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一带一路”十周年 埃中合作切实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观察:“一带一路”十周年 埃中合作切实铺就共同发展繁荣之路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3-10-12 20:18

哈桑·拉杰布。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

  哈桑·拉杰布。人民网记者 黄培昭摄

  埃及与中国同为世界文明古国,两国之间的交流始于古代丝绸之路,且一直延续至今。2013年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加深了两国在各个方面的交流。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埃及是最早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一带一路”倡议也与埃及政府提出的“2030愿景”深入对接,倡议为共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两国在诸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政治合作紧密——埃中双方保持着高水平的政治互信,积极开展高层交往与对话,在核心利益上相互支持,双边关系达到历史新高度。

  2014年12月,埃中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两国元首外交交往频繁,十年来,塞西总统与习近平主席多次会晤,双方同意朝着新时代构建埃中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提升两国关系水平,为两国关系的发展擘画了蓝图。

  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埃及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的正义立场,对埃及推动非洲发展和实现中东和平所做出的贡献表达了高度赞赏。同时,埃及也积极支持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立场,在涉及中国相关问题上提供了坚定的支持。

  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埃中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双边贸易、投资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共同推动了两国经济的繁荣。

  十年来,埃及通过扩大国际合作加快国内基础设施建设,埃中积极深化相关领域合作。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期间,与埃及总统塞西共同为合作区二期揭牌。在埃中两国元首共同关心下,合作区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和“苏伊士运河走廊经济带”对接的示范项目,成为埃及和红海两岸工业现代化的一张崭新名片。中航国际—中铁二院承建的“斋月十日城”轻轨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通车,极大便利了沿线近500万名居民的出行,为埃及发展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提供了经验。

  十年来,两国政府积极鼓励和推动双方企业扩大经贸合作,双边贸易持续发展。过去的十年,埃中贸易额由约100亿美元增至约200亿美元。目前,在埃中资项目有360多个,在埃中资企业160余家。中国已连续9年为埃及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同时埃及已成为中国在非洲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十年来,中国对埃投资存量增长近3倍。中国企业参与了埃及的能源项目、港口和工业园区建设,推动了埃及经济的发展。另外,中国企业与埃及政府合作在埃及境内设立生产基地,进一步促进了就业和技术转移。双方共建的苏伊士(泰达)经贸合作区为5万多埃民众直接或间接提供就业机会,成为促进两国投资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

  文化合作丰富多样——埃中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不断加强,深化了人文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2016年,塞西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在古老的卢克索神庙广场共同出席埃中建交60周年庆祝活动暨2016中埃文化年开幕式。中埃文化年的成功举办,书写了两国文化交流史上恢弘的一页。

  2022年,在首届中阿峰会上,埃及与中国主张加强文明对话,尊重不同文化,杜绝在不同宗教、文化背景人群中宣扬仇恨、极端思想和文明冲突。愿继续倡导文明对话交流,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摒弃对特定文明的歧视与偏见,反对“文明冲突论”。

  与此同时,埃及与中国政治经济合作的稳步推进,推动了埃及国际中文教育的迅猛发展。截至目前埃及已建成23个中文系、3所孔子学院和4所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学习人数高达5万人。埃及大学的中文系以开罗为核心,沿尼罗河两岸,向南北呈条带状分布,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的中文教学网络。

  2020年9月7日,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与埃及教育与技术教育部长塔里克·舒基在开罗签署《关于将汉语纳入埃及中小学作为选修第二外语的谅解备忘录》,将埃及的中文教育事业推上了新的台阶,这意味着汉语教学正式纳入埃及中小学教育大纲和国民教育体系。国际中文教育在埃及的蓬勃发展为埃及与中国未来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随着埃及正式成为“金砖国家”的一员以及非盟正式成为G20的正式成员,展望未来,埃及与中国可以在这两个合作机制下,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和埃及“2030愿景”深度对接,不断创新合作形式,积极推动两个文明古国的文明互鉴,携手共建更加紧密的埃中命运共同体!携手共创埃中美好的未来!(编译:黄培昭)

  (作者哈桑·拉杰布是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中国问题教授、孔子学院埃方院长)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各地迎来“五一”假期出行高峰

  • 坚守岗位的劳动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