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瓜达尔港,带动地区融合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瓜达尔港,带动地区融合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第一现场)

来源:人民日报2023-10-05 08:01

  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龙头项目和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节点。今年上半年,瓜达尔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2标准箱、散货吞吐量50.68万吨。图为瓜达尔港码头。王瑞磊摄

  目前,瓜达尔港和自由区运转顺畅,瓜达尔展览中心、商务中心拔地而起。图为瓜达尔商务中心。胡耀宗摄

  巴基斯坦西南部的瓜达尔港,海风吹拂,汽笛声声,港内货物装卸忙碌;与港口连接的东湾快速路上,一辆辆卡车从瓜达尔港驶向全国各地;自由区建设加快推进,与港口发展相配套的道路、机场、供水项目已陆续建成或即将完工……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于2013年启动。2015年,习近平主席明确了中巴经济走廊对两国务实合作的引领作用,形成以走廊建设为中心,以瓜达尔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为重点的“1+4”合作布局。迎来历史机遇期的瓜达尔港走上发展快车道,瓜达尔也从昔日偏远的小渔村逐渐发展成为重要的地区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

  物流枢纽——

  “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瓜达尔港是天然的深水不冻港,地处中东、南亚交会之地,靠近重要的国际航线。10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带动下,瓜达尔朝着地区物流枢纽和产业基地方向稳步迈进,当地民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通过海上、陆地和空中互联互通,瓜达尔港正日益成为地区物流枢纽,与中东、中亚国家和中国实现了有效连接,为巴基斯坦和地区国家融合发展创造机遇。”巴基斯坦智库全球丝绸之路研究联盟创始主席泽米尔·阿万说。

  “瓜达尔港建设是带动巴基斯坦西南部发展的一个抓手。”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一带一路”和全球治理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达乌德表示,瓜达尔港建设体现出巴基斯坦西南部地区在国家发展布局中得到了足够的重视。

  10年间,瓜达尔港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新增装卸设备到升级电力设施、完善供水系统,再到扩建配套工程,瓜达尔港如今已成为拥有3个多用途泊位、可同时停靠两艘5万吨级货轮的多用途码头,具备全作业能力。

  “瓜达尔港口物流通道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负责运营瓜达尔港的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博说。随着港口设施日益完善,停靠瓜达尔港的船只数量不断增加,港口经营的业务种类也不断增长。从农产品散货业务,到化肥、民生物资等集装箱业务,再到滚装货物、液化石油气等大宗业务,瓜达尔港近年来变得更加繁忙。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瓜达尔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62标准箱、散货吞吐量50.68万吨,增长势头良好。在瓜达尔港工作的装卸工人艾哈迈德对此深有感受:“今年以来,瓜达尔港业务量明显增加,我们比以前更忙碌了。”

  贯通南北,福泽四方。2022年6月,中国援建的瓜达尔东湾快速路正式通车。这条路连接起了瓜达尔港与巴10号国道,打通了瓜达尔港和南部重要城市卡拉奇之间的运输通道,加强了瓜达尔港与巴经济腹地的互联互通,让货物集散更加通畅便捷。瓜达尔渔业协会主席阿克巴·雷伊斯表示,东湾快速路的开通为瓜达尔港港口贸易提供了重要的物流通道,让广大渔民从中受益。

  2022年11月,瓜达尔新国际机场跑道混凝土路面全线贯通,跑道全长3658米,铺筑宽度60米,摊铺厚度40厘米,飞行区等级达到最高标准4F级别。新机场建成后,将和瓜达尔港海运线路、东湾快速路等共同组成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改善瓜达尔地区交通状况,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推动瓜达尔港所在地区及整个巴基斯坦的经济社会发展。

  瓜达尔发展局前主席穆吉卜·卡姆布拉尼说,伴随着港口作业能力和配套设施升级,瓜达尔港的国际连通性日益凸显,在巴基斯坦和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也将愈加重要。

  产业基地——

  “注重引进符合巴方需求的产业链”

  在瓜达尔港的发展布局中,自由区建设主要依托港口的地理区位、物流交通、减税政策等优势,聚焦商贸和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2018年1月,瓜达尔自由区正式开园。按照规划设计,自由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区是占地25公顷的起步区,主要以现有码头为依托,以商品展销、中转、贸易、渔产品加工为主导功能,促进商贸物流发展。

  起步区就建在当年的一片荒芜戈壁滩上。如今,一间间工业厂房、仓库顺利落成,瓜达尔商务中心、展览中心拔地而起。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巴基斯坦分公司总经理胡耀宗曾参与自由区的建设,“当年的工作开展困难重重。当地安全局势紧张,水电严重短缺,工作条件恶劣,建设者们通常要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作业。手机信号一断就是一星期,经常无法与外界联系。项目伊始,瓜达尔港只有3名中方工作人员,任务繁重。后来条件逐步改善,使领馆想方设法为我们提供淡化水,中国移动完善设备让手机有了信号,红十字医疗队解决了我们的看病难,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团队也开始参与到港区建设中来。”

  “瓜达尔自由区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巴基斯坦临海产业的发展。”瓜达尔自由区后勤基地项目主管纳西尔说。目前,瓜达尔自由区第一阶段建设以及起步区的招商引资已经完成,已有包括酒店、银行、保险、物流、海外仓储、粮油加工、渔业加工、农业育种种植等35家企业入驻,其中8家企业投入生产,总投资额超过30亿元人民币。企业全部入驻后将为当地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

  “我们在瓜达尔自由区建设中,注重引进符合巴方需求的产业链,如从事海鲜冷冻储存、运输的相关企业。以往瓜达尔的海鲜产品出口,要先将货物运至卡拉奇,然后再转运出口。在自由区建立冷链产业,大大减少了海鲜物流和储存成本。想巴方之所想、急巴方之所急是自由区发展的重要导向。”于博说。

  在瓜达尔自由区未来发展中,北区将成为重点。目前,北区内的化肥、畜牧业工厂厂房施工接近完成,即将投产运营。据介绍,未来北区开发将结合中巴两国以及周边国家的产业和贸易需求,将瓜达尔港打造成为中巴经济走廊、南亚及中亚地区的重要产业合作基地。针对目前巴基斯坦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出口创汇的经济需求,自由区将重点引入大型工业企业,以实现港口吞吐量、地区收入以及工业品供给的有效提升。

  “现在的瓜达尔港绿树成荫、欣欣向荣。常有巴基斯坦朋友对我说,是中国兄弟给这片土地带来了发展的希望。”胡耀宗感叹。

  民生项目——

  “中方为瓜达尔地区民生改善作出巨大贡献”

  伴随瓜达尔港的快速发展,瓜达尔地区逐步成为深受民众关注的新兴发展区域。据统计,在过去5年间,瓜达尔的商铺数量由5925家增加到9023家,通信基站由18个增加到38个,冷库由15家增加到23家,餐馆从28家增长到70家,人口从26.3万增加到44.5万。

  为满足当地逐步增长的用人需求,2021年10月,由中国援建的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竣工,着重开展对当地劳动力的短期专业培训,帮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找到合适工作。

  为了改善瓜达尔地区的教育条件,2016年9月,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捐建的法曲尔小学正式交付使用。良好的环境和教学条件吸引了方圆几公里的孩子,设计容纳150名学生的校舍最终有400多名学生报名入学。

  2020年6月,法曲尔小学完成新一轮扩建,占地面积扩大到13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1000名学生。由于新增了中学部,法曲尔小学更名为法曲尔学校,并针对新的教学需要,配备了多功能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法曲尔学校一名教师表示,今天的瓜达尔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小渔村,孩子们的眼界在这里大大拓宽。

  针对当地荒漠化严重、绿色植被难以成活,以及多数居民从事传统渔业、产业过于单一的局面,2018年10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倡议成立的“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瓜达尔自由区成立。从发掘培育优质耐旱、耐盐碱种源,到大棚苗木繁育,再到移种至室外造就一片片“绿洲”……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瓜达尔地区植被覆盖率不断提高,过去经常肆虐的沙尘天气显著减少。科研团队还选育了椰枣、无花果、大花田菁等植物进行栽培,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当地提供食物来源或动物饲料,增加了民众的经济收益。

  为缓解瓜达尔当地淡水短缺的状况,中国援建的巴基斯坦瓜达尔海水淡化厂项目于2022年6月开工,目前已完成施工作业,正在进行调试和试运行。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投产后可日产淡水约5000吨。

  “中方为瓜达尔地区民生改善作出巨大贡献。”巴基斯坦前总理夏巴兹·谢里夫表示,瓜达尔港的发展推动了当地民生改善,也为瓜达尔地区未来发展打下了基础。

  瓜达尔在乌尔都语中的意思是“风之门”。10年来,共建“一带一路”为瓜达尔打开了发展的大门。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表示,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里的一颗明珠,对推动巴实现经济转型至关重要。如今,在中巴两国共同努力下,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瓜达尔也必将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本报记者 程是颉 杨 迅 牟宗琮 任 彦)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137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幕

  • 无人驾驶插秧机助力春耕生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老人登山有了“赛博外挂”,到“养老机器人”成为热词,今年以来,机器人相关话题持续升温。
2025-04-24 09:40
航天诱变紫云英新品种,固氮效能更高了,综合生态效应也非常大
2025-04-24 09:34
这项研究不依赖直接改变作物的遗传背景,而是通过调控根际的微生物组来优化作物在田间的生长表现。
2025-04-24 09:26
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作为研究对象开展生命科学实验
2025-04-24 09:24
涅槃重生的AI开口说话了——一面是口若悬河,一鸣惊人;另一面却是信口雌黄,“鬼话”连篇。
2025-04-24 09:22
春日的北京,一场充满未来感的马拉松赛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在21.0975公里的赛道上展开角逐,20支机器人队伍参赛。 在制造业,目前人形机器人承担的是繁重、泛化性强、高度重复的工作,例如搬运颜色、重量、尺寸各不相同的箱子,分拣不同形状的零配件。
2025-04-24 09:19
数字技术带给阅读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
2025-04-23 10:34
农民种粮能挣钱,粮食生产才有保障。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中,农业保险是重要方面。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支持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2025-04-23 10:31
身高172厘米,通体银色,一台台人形机器人在产线上分拣物料、搬运料箱、安装零件……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照进现实。
2025-04-23 10:26
再接再厉、乘势而上,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建设航天强国的目标迈进,中国的航天事业必将开拓更高境界,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书写崭新篇章。
2025-04-23 09:24
天地图是自然资源部门向社会提供各类在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推动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的政府网站。
2025-04-23 09:22
4月22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调度下,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任务各测控点实施联调联控,全面模拟发射准备、发射以及飞行过程中的各种技术状态和工作过程。
2025-04-23 09:21
让人形机器人跑马拉松,与其说是人机竞技,不如说是机器的自我迭代。
2025-04-23 09:15
当今,百年变局中的全球价值链重构,既考验着中国的战略定力,也孕育着我国从“跟跑”到“领跑”的跃迁机遇。
2025-04-23 09:13
废旧电器回收不仅能化解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风险,还推进了数据安全治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双重突破,为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025-04-22 10:05
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重塑“三农”发展新优势,我们才能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道路上展翅翱翔。
2025-04-22 10:04
最新一期《自然》发表了两项独立临床试验研究,验证了干细胞疗法对帕金森病的安全性。为检验帕金森病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潜在副作用,日本京都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项Ⅰ/Ⅱ期临床试验。
2025-04-22 10:03
转型不是丢掉已有禀赋和基础,而要依托技术,在推进资源精深加工、资源产业向下游延伸上下功夫
2025-04-22 09:23
空间站徜徉在浪漫星辰中,书中文字仿佛随之流淌,飘入心间。在空间站里过大年,除了欢乐祥和,更多的是一份守望——守望万家灯火团圆,守望壮美山河辽阔,守望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2025-04-22 09:21
山水工程交出厚厚的生态账本:截至2024年底,52个山水工程累计完成治理面积超830万公顷,其中包括255万公顷森林草原、130万公顷水土流失地、10.7万公顷矿山修复地等,累计完成生态修复面积超1.2亿亩。
2025-04-22 09:1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