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透视】美媒: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政府功能失调已经成为新常态!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透视】美媒: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政府功能失调已经成为新常态!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10-04 16:30

  中国日报网10月4日电(党超峰)美国国会9月30日通过临时拨款法案,暂时避免联邦政府又一次“关门”,不过对许多美国人来说,政府功能失调是新常态。

  《纽约时报》网站10月1日撰文称,在一个政治分裂和两极化的时代,美国人已经习惯了国内乱局。

  密苏里州前民主党籍参议员麦卡斯基尔说:“政府功能失调和混乱已经融入政治血液,因此人们不会打电话或发电子邮件到华盛顿向他们的代表表达反对意见。 "“他们认为这是华盛顿两极分化的党派政治的一部分"。

  佛罗里达州前共和党籍众议员卡洛斯·库贝罗表示,他所在政党的“一小部分人”在试图捣乱,除非为此付出政治代价,否则他们会继续这样做。金融市场和大多数美国人已经对这场“关门”闹剧麻木了,然而,摇摆不定的选民倾向于惩罚始作俑者。

  蒙莫斯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公众(64%)希望最能代表自己对开支优先顺序看法的国会议员在这些原则上做出妥协,以避免政府停摆。只有31%的人表示,观点一致的议员应该坚持自己的开支原则,即使这会导致政府停摆。蒙莫斯民意调查负责人帕特里克·默里:“当你问美国公众是否想要妥协时,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但当你问他们会支持谁时,他们站在自己所属的政党一边,认为是另一方不妥协”。

  英国民治调查公司(YouGov)进行的另一项调查显示,29%的美国人将这场僵局归咎于众议院共和党人,14%的美国人将责任归咎于众议院民主党人,13%的美国人将责任归咎于拜登。近三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三方都有错。

  北卡罗来纳州罗利梅雷迪思学院的政治学教授戴维·麦克伦南说,政府关门、弹劾、刑事审判、内部叛乱等一系列曾经罕见发生的事件,都出现了,这已经引发了一种更广泛的对国家方向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已经渗透到州一级。他称之为“传染效应”。

  他说:“没有哪个人口统计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国家的情况正在好转。”“民主党人、共和党人和无党派选民都认为情况很糟糕。”

  跨党派的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主席玛雅·麦克金尼斯表示,公众已经对华盛顿的混乱习以为常,以至于降低了他们能接受的标准。她说:“我们的期望急剧下降,对政府的失灵变得麻木。”“越来越难以看到我们如何扭转这种局面并保持我们在世界上的角色。改变这种状况的唯一方法是,我们向领导人提出的要求不是出于更多的愤怒,而是出于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加团结的愿望。”

  自美国国会预算程序于1976年正式执行以来,美国政府停摆次数超过20次。按美联社说法,自1976年以来,美国联邦政府已经出现了22次资金缺口,其中10次导致政府员工被迫休假。美国上次、也是最长的一次联邦政府关门发生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特朗普执政期间,持续了35天,缘由是共和党与民主党在建造美墨边境“隔离墙”问题上分歧巨大,拨款法案无法通过。

  另外,CNN报道,很难看出华盛顿将如何帮助对通胀感到厌倦的美国人树立信心,更不用说商界领袖和投资者了。

  首席执行官们已经拉响了警报。美国审计和税务公司罗申美(RSM)首席美国经济学家乔·布鲁苏拉斯表示:“政府关门将进一步削弱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因为一系列风险可能会导致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经济增长远低于1%,并可能导致经济增长的净下降。”

  高盛集团估计,政府停摆每持续一周,GDP就会下降0.2个百分点。高盛经济学家警告客户:“很有可能出现多次停摆。”“未来几个月,联邦政府行动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持续下去。”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甚至提出了政府停摆可能损害美国信用评级的担忧。穆迪是唯一一家对美国保持完美信用评级的主要评级公司,该公司表示,停摆将 "凸显出美国的体制和治理相对于其他AAA级主权国家的弱点,而这正是我们近年来所强调的。"换句话说,拥有完美信用评级的国家不会经常经历政治混乱。

  穆迪公司说:"尤其是,(停摆)将表明,在财政实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政治两极分化的加剧对财政政策制定者造成了重大制约。”

  CNN称,当下,如果政府停摆恐会令本已面临多重困难的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今日腊八,来一碗家乡的腊八粥

  • 多彩活动迎腊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褚智勤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林原、北京大学教授王琦、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李携曦,开创了一种金刚石剥离技术,可获得超薄且超柔韧的金刚石膜——它就像一张纸一样可以卷起来。
2025-01-07 09:56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唯有高效、顺畅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才能让知识资本真正成为发展的不竭动力。
2025-01-07 09:51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6日发布消息,该校研究人员领衔编撰的《2024年全球水监测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气温再创纪录,全球水循环出现变化,导致更多极端天气、严重洪水与干旱。
2025-01-07 09:50
安徽工业大学教授曾杰、教授刘明凯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洪良合作,验证了一种通过界面锚定策略精准调控单原子之间距离的通用方法。
2025-01-07 09:47
全球质量最高的现代栽培种甘蔗高度复杂基因组被绘制,为今后甘蔗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重要基础性支撑。
2025-01-07 09:46
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所掀起的澎湃汹涌浪潮,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
2025-01-06 02:50
在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怎样让领先的科技成果及早被市场了解?怎样让实验室成果实现大规模量产?怎样让成熟的成果匹配到合适的企业?连接科研与市场两端的技术经理人被列入“十四五”紧缺人才开发目录,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尤其令人关注。
2025-01-06 02:15
受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影响,2025年新年第一天,即北京时间1月1日11时开始,到1月2日2时,地球出现明显地磁活动,其中1月1日23时至2日2时发生了全球地磁指数(Kp指数)为8的特大地磁暴。
2025-01-06 09:49
中国水稻研究所稻米质量安全评估创新团队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十几年来稻米食味数据后发现,育种遗传改良、田间管理优化等措施不断改善提升我国稻米食味品质。
2025-01-06 09:48
聚变工程堆中心螺管系统的建成,不仅能为未来聚变堆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同时也为低温、材料、凝聚态物理、超导应用等其他领域提供一流的大型测试平台。
2025-01-06 09:47
经过168小时满功率连续运行考核,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由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标志着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25-01-03 09:31
社交网络的去中心化推动着信息平权,使人人都有麦克风。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发布虚假错误的信息。科普信息的发布与传播不能被流量为王和眼球效应所裹挟,而应坚持科学性、合法性。
2025-01-03 09:27
记者2日从中铁(上海)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上投”)了解到,全球首台高压射流—机械联合破岩盾构机“山大号”于近日在济南轨道交通6号线东仓站始发。
2025-01-03 09:22
当下,人工智能的火热让人们对其有了深刻的体会。尽管许多人并不完全了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但一提起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智能交互机器人、机器狗、无人机等已广为人知的应用便浮现在人们脑海中。
2025-01-03 09:19
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2025-01-03 09:18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