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爱情事业双丰收 看土耳其哈肯从“洋景漂”到“新景人”的这十年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爱情事业双丰收 看土耳其哈肯从“洋景漂”到“新景人”的这十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10-04 12:35

  景德镇以陶瓷闻名于世,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吸引着很多国家的陶瓷爱好者、商人、艺术家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他们中有一位中文名字叫哈肯的土耳其贸易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间,哈肯也从一个“洋景漂”成了“新景人”。

  直播推荐、现场解答,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哈肯正在景德镇陶瓷产业园区,给海外朋友介绍新产品。

  景德镇某陶瓷店负责人 李辉丰:哈肯来了之后,他不光是给我们打通这个渠道,(同时)根据客户的一些生活习惯,功能性、审美性,给我们下的订单就更准确点,我觉得这样我们双方合作就很合适。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每次有新的产品,来看它的质量,看它手工的感觉。我从小到现在一直喜欢景德镇的陶瓷。

  对于中国瓷器和文化的热爱,要追溯到哈肯13岁。那一年,他在家乡伊斯坦布尔参观托普卡帕皇宫,第一次见到了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就被深深吸引,再也无法忘记。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好漂亮,再问我爸爸(这些瓷器)从哪里来的,我的爸爸说从中国来的,然后我一直想来中国看陶瓷。

  带着从小扎根心底的梦想和热爱,哈肯来到了中国。2013年,正在北京语言大学读中文的哈肯第一次知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打算。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我觉得我和我热爱的陶瓷都遇到了好时候,应该留在中国做陶瓷生意。中国文化教人要乐观,为人要中肯,我很喜欢这个文化,就(给)自己取了哈肯这个中文名。

  2014年,留在中国的哈肯还收获了爱情,认识了来自景德镇的青花瓷非遗传承人程林曜。在喜欢的地方遇到了喜欢的人,又有着共同热爱的事业,哈肯开始了北京、景德镇之间的浪漫双城生活,但自己的陶瓷生意却难见起色。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我当时来景德镇的时候找不到订单的,客户需要的产品时间短(周期短),差不多两个星期左右。可是景德镇那边的产品差不多(要)两三个月,区别好大,客户接(受)不了这个产品。

  到景德镇快一年,哈肯没赚到钱,这种辛苦的漂泊让他心情很矛盾。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跑过去跑过来好累,单子也没有,没有赚钱。脑子想放弃,算了吧,回去,心(又)不让我回去,很犹豫的。

  就在哈肯苦苦坚持的时候,每年一届的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上,哈肯发现国际面孔越来越多,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景德镇打拼的哈肯在2015年成功拿下了第一笔中国瓷器出口订单。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非常开心,非常开心,一年了终于赚钱了,我感觉我的付出终于有回报了。

  多年坚持有了结果,而更让哈肯欣慰的是,自己的客户也从土耳其,到现在的意大利、俄罗斯等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

  而中欧班列的开通,也让哈肯订单上的产品走得更远更快。他出口的商品,也从瓷器餐具扩展到装饰品、艺术品,从传统的青花瓷到现代与传统结合的创意瓷。

  眼下,哈肯和景德镇陶瓷大学的留学生朋友又有了一个新创意。他们打算设计制作一批瓷盘,瓷杯等系列产品,把青花瓷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各自文化融合在一起。一个多月来,和陶瓷专家商量材料搭配,和陶瓷艺术家研究元素取舍,和陶瓷大师请教炉温火候……大家都充满了期待。

  土耳其贸易商 哈肯:我们很为这个想法而高兴,我们想用这个作品来表(展)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之间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的美美与共。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丛威娜 易文韬 江西台 浙江台)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返京途中在江苏盐城考察

  • 高质量发展“点亮”三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1年,加州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使用功能性超声读取大脑活动的方法,这是一种侵入性小得多的技术。
2023-12-04 10:21
12月1日晚,我国北方多地出现绚丽极光,让人大饱眼福,但也有人遗憾错过。
2023-12-04 10:20
相比已经在材料科学领域应用的X射线三维表征技术,透射电镜三维取向重构技术将空间分辨率从微米级提高到纳米级。
2023-12-04 10:20
近日,上海重磅发布生物医药产业三大行动方案,推动合成生物、基因治疗、医疗机器人三大前沿赛道发展,找好动力源、下好先手棋、释放新动能、培育“核爆点”。
2023-12-04 10:19
去年,艾超带领团队在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发现了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增进了人们对玉米和微生物相互关系的理解。
2023-12-04 10:18
设立于1994年的杰青项目重点支持基础研究优秀人才,五年内给予稳定的经费资助,在科技界广受好评。
2023-12-04 10:18
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闭幕。”  “链博会为国际工商界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交流合作搭建全新开放平台,是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2023-12-04 10:16
国际人士普遍认为,首届链博会具有开创意义,传递出中国将更深层次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的信号。
2023-12-04 10:16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2023年5G工厂名录》,遴选产生了300家已建成的5G工厂,覆盖24个国民经济大类。
2023-12-04 10:15
碳材料家族又添两位新成员:通过对两种分子实施“麻醉”和“手术”,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许维教授团队首次成功合成分别由10个或14个碳原子组成的环型纯碳分子材料。
2023-12-04 10:14
这项基于中国子午工程拓展的“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实现对地球空间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推动人类社会解开更多空间奥秘。
2023-12-01 08:26
在十一大学科领域的110个热点前沿和18个新兴前沿中,中国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排名第一的前沿数为31个,约占1/4。
2023-12-01 08:24
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浪潮中,中国企业正在全力加码前瞻性布局,储备大量核心技术,助力推动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12-01 08:19
数字化转型和创新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答题,惠普与20多万家中小企业开展深入合作,中国市场是惠普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关键一环。
2023-12-01 08:15
“三北”工程,是1978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在我国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的重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的序幕。
2023-12-01 04:40
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2023-12-01 04:40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开启战略合作,中科星图将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项目落地合肥。
2023-11-30 07:29
浪潮信息高级副总裁刘军说,模型的大小、训练所需参数量的规模等因素直接影响智能涌现的质量。
2023-11-30 07:27
当癌细胞缺少一种重要蛋白时,能激活免疫系统的“备用机制”来对抗癌细胞。
2023-11-30 07:26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11-30 05: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