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漫评|中欧班列: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首页> 国际频道> 大千世界 > 正文

漫评|中欧班列: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来源:环球网2023-09-25 23:12

漫评|中欧班列: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漫画作者:李奕琨

  十年前,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中欧班列作为跨大洲、长距离、大运量、全天候、绿色低碳的新型运输方式,成为中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载体。10年间,中欧班列这个新时代的“钢铁驼队”驰骋在欧亚大陆上,不断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钢铁驼队”续写丝路传奇。两千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中国与中亚地区的联系,开辟了连接中西方世界的重要通道,从此,商队不绝于途。两千年后,中欧班列顺应历史潮流发展,一列列“钢铁驼队”在古丝绸之路上延续着新辉煌,驶向世界各地,促进着中西方文明和人员的交流。

  “钢铁驼队” 增进运输效能。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和实践,以稳定、高效的物流服务,拉近了企业与海外市场的距离,联通起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10年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7万列,发送货物730.8万标准箱,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7个城市,为地方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和机遇,开创了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成为连接“一带一路”的重要纽带。

  “钢铁驼队”联通欧亚大陆。过去的十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同心协力、共赢发展的十年,也是中欧班列不断探索创新、破茧成蝶的十年。目前,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站的西安国际港站,平均每1小时40分就有一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这里驶出。西安国际港中欧班列长安号,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全国最先开行的中欧班列,十年间,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持续稳步提升,今年截至8月底已开行3477列。未来,西安国际港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围绕高质量开行中欧班列,跑出丝路贸易"加速度",助力更多国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10年来,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大家庭,这条路上的朋友圈还在不断扩大。正所谓,百花齐放才是春,中欧班列作为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互联、互通、互惠的重要载体,必将持续加强不同国家间的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吕楠)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南五指山:民族风“村秀”秀出乡村振兴新风貌

  • 弄潮搏浪正当时——探寻县域经济的活力与韧性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在数字化时代,市场对云的需求进入到深度用云的阶段。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上云场景越来越复杂,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大量应用场景需要各专业协同去落地,共建生态是各行各业的诉求。
2024-12-27 10:24
董泽故居始建于明代,是著名教育家董泽先生出生和童年生活的地方。董泽先生1925年当选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是云南大学首任校长。
2024-12-27 10:22
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生产同位素装置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基地正式投运,在此生产的首批镥-177医用同位素同步出堆。
2024-12-27 02:00
朱光亚院士是老一辈科学家中才识与品行双馨的杰出代表,对朱光亚院士最好的纪念,就是要努力继承朱光亚院士为中国工程院奠定的优良传统,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4-12-27 09:46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2024年12月2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修订)
2024-12-26 10:37
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该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其中规定,每年9月为全国科普月。
2024-12-26 09: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