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导读:在“一带一路”十周年之际,9月16日,由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观察者网联合主办、上海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和《东方学刊》共同协办、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支持的2023思想者论坛在上海举行。本届思想者论坛以“回顾与展望:‘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为主题,汇聚了海内外6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会上,巴基斯坦议会国防委员会主席、巴中学会主席穆沙希德·赛义德强调了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巴合作取得的成果,并将一带一路代表的中国“互联互通”价值与美国的“冲突对立”价值进行了比较。 以下为他在会上的发言稿,经轻微的删减后发布,以飨读者。
穆沙希德:接下来将是动荡的十年,但也将是变革的十年,多国领导人们近日发言中重点了这一点。
习近平主席强调,我们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俄罗斯总统普京称,未来将是最危险的十年。美国总统拜登称,未来将是决定性的十年。而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近日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中写道,世界正在经历“时代转折点”。
其中,也许最重要的声明之一来自法国总统马克龙。他去年曾表示,“西方300年来的霸权正在终结”。
这是变化的根本:全球力量平衡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21世纪被称为亚洲世纪,一方面有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崛起,与此同时则是西方的衰落。
这这一风云变幻的国际大环境中,我们迎来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周年。该倡议由习近平主席发起,是21世纪最重要的发展和外交倡议,现在已经吸引了152个国家和无数个组织签约。
令巴基斯坦很自豪的是,中巴走廊已成为一带一路的轴心,是其过去十年间的顶梁柱和成功案例,在巴基斯坦创造8.5万就业岗位,包容女性,给年轻人带来希望,给穷人带来就业,并通过推动巴基斯坦各省份以人为本的发展而加强我们的国家统一。
此外,中巴走廊还推动巴基斯坦能源、基建、农业、工业和教育事业发展。巴基斯坦认为,中国投资的大约260亿美元十分重要,帮助我们在阿拉伯海建成了新的瓜达港,推动着地区互联互通,因为中亚国家也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出海,使我们与他们建立了更紧密的关系。
中国还在跟进一带一路取得的成果:习近平主席发起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补充了一带一路。我本人就曾于3月16日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目睹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这些倡议的背后,是一个基于平等、多元、包容,连接文化、商业、各大州、国家和文明的世界观,正是人类社会走出疫情和应对气候变化所需的世界观,因为全人类集体的挑战就需要我们采取共同的解决方法,而非基于冲突与对抗的方式。
中国的现代化和全球化道路基于自己的战略文化和历史,包括2000年前首次建立文化与经贸全球化的丝绸之路,以及用于抵御外敌的长城。在近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征中幸存下来,并最终战胜了敌人,表现出中国的耐心、恒心和毅力,而中国在1840年鸦片战争后遭遇的百年国耻,加强了中国拒绝就尊严、统一、领土完整和主权问题妥协的决心。这些也是全球南方的共同价值。
但我们对当今社会倍感担忧。当前,世界上存在两个对立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制度观。中国强调现代化,西方,尤其是美国,则强调军事化,不论是所谓“亚洲北约”,拉拢日韩的“新戴维营”,还是美日印澳四国联盟和澳英美联盟,西方在搭建制裁、关税和保护主义壁垒的架构,强调冲突、对立和围堵。
中国则在搭建沟通的桥梁,不论是调停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还是近日的约翰内斯堡金砖峰会(我也参加了),特别是在其中关于全球治理和人际往来的研讨会上,中国提倡的一直是互联合作。
巴基斯坦坚决反对任何新的世界大战或围堵,这些概念不属于21世纪,现在应是互联互通、和平和合作的年代,我们应共建一个既没有霸主和也没有受压迫者的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