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第一现场)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第一现场)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9-18 11:06

  日本广岛县竹原市大久野岛上,现存最大的毒剂储存仓库遗址。

  日本“毒气岛历史研究所”事务局长山内正之(右一)向大家展示当年侵华日军在大久野岛上生产毒气弹的图片资料。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朱玥颖摄

  位于日本广岛县竹原市的大久野岛曾是日军毒气工厂所在地。在这里生产的大量毒气弹,被侵华日军用来戕害中国军民。为了隐瞒制造、使用化学武器的事实,日本当局甚至曾把该岛从地图上抹去。

  近日,本报记者随同日本反战和平人士、友好团体等探访了被称为“毒气岛”的大久野岛,深入了解这段日方讳莫如深的历史。探访的人们谴责日本侵略战争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巨大伤害,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

  “需要更多的人正视历史”

  上午8时,阴雨霏霏,大家在日本竹原市忠海港码头汇合,乘坐轮渡15分钟后即抵达大久野岛码头。越过栈桥,左侧牌匾上“濑户内海国立公园大久野岛”几个字映入眼帘。岛上大部分建筑空空荡荡,墙体上爬满绿色植物。

  据史料记载,1927年,日本陆军在大久野岛开建毒剂工厂。从1929年正式投产到1945年日本战败,6000多人在毒剂工厂工作,生产的毒剂装填入炮弹后,被源源不断运往中国。仅记录在案的日军在华发动的毒气战就多达1241次,造成中国军民伤亡高达20余万人。侵略战争期间,日本军方为了保守机密,将大久野岛从濑户内海的地图上抹去,并且规定,没有陆军大臣的允许,任何人不能登岛。直到1947年,毒剂工厂的罪恶面目才得以示人。

  “这是岛上最大的一座毒剂储存仓库。毒剂库加上底座高11米,储存着剧烈的毒药。你们看,墙上焦黑色的痕迹,就是当年火焰喷射器留下的。”在一处遗迹前,78岁的山内正之向大家讲述毒气弹制造、储存、运输和最后处理的历史。

  山内正之是日本民间团体“毒气岛历史研究所”事务局长,他在大久野岛上讲解已有25年。与山内正之交换名片时,记者看到,他的名片上不仅写有名字和头衔,还用汉字写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山内正之表示:“人们有必要好好学习这段历史。”

  在广岛大学教授本田义央看来,日本有关这段历史的教育存在问题,绝大多数日本人并不了解“毒气岛”的历史。他表示:“日本教科书一直在有意淡化、否认甚至篡改侵略历史,我认为需要更多的人正视历史。”

  “我对日本使用毒气的非人道行为感到羞耻”

  在大久野岛成为秘密制造化学武器的地点后,由于大批日本成年男子都被送上了战场,日本军方就把一些十几岁的孩子送到岛上,充当生产毒剂的劳动力。

  今年8月15日,日本《每日新闻》发表题为《在“消失的岛屿”制造毒剂被告诉“什么都不要说” 无法消失的工作者的痛苦》的文章,讲述了一段发人深思的故事:1944年11月,正就读于忠海高等女子学校的年仅15岁的冈田黎子被动员到大久野岛,与许多孩子一起参与毒剂工厂的工作。1989年,她把这段经历绘成了连环画,希望将这段历史告知公众并警醒下一代。这本连环画包含31幅画作,并附有说明和英文翻译。连环画中,她描绘了烈日下用车运送毒剂桶的亲身经历。此后,她多次向中国的战争纪念馆等致信表达歉意:“我对日本使用毒气的非人道行为感到羞耻,并真诚地道歉”。现已93岁的冈田黎子表示:“尽管我当时还是个孩子,但我也是加害者。”

  大久野岛距离广岛市仅数十公里。山内正之表示,广岛遭受原子弹轰炸的事情很多人都知道,但日本在大久野岛制造毒剂的事实不为人所熟知。“日本是战争的受害者,更是战争的加害者,这才是战争的真相。”山内正之表示,通过他的讲解,一些日本民众了解到日本曾经使用毒气让中国许多普通民众失去生命的事实,“25年的坚持总算没有白费”。

  福山市立大学理事长佐藤利行表示:“我是广岛人,一直以来都是从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受害者视角来看待问题的,但实际上日本还是战争的加害者。在大久野岛上生产的毒气弹,被运往中国并在战场上使用,我感到非常震惊。日本人不应只知道被原子弹轰炸的受害历史,类似‘毒气岛’的加害历史,切切不可忘记。”

  “日本政府应尽早承认历史事实,并就此进行道歉和赔偿”

  大久野岛上有一座毒气资料馆,建成于1988年,为民间和平人士自发收集资料、筹集资金所建。馆内陈设着毒剂制造装置、残余毒气弹、防毒服和面具、日军下令在中国使用毒气的文书等资料。自1988年开馆以来,这个资料馆的访客超过150万人次。

  资料馆专门设立了“遗弃在中国的毒气问题”展区,并展出了《侵华日军遗弃毒气伤人事件图集》等媒体报道。该展区的文字说明介绍道:“在修路、建筑、修下水道等施工过程中,日军遗弃的毒气弹或毒气罐被挖出,给当地人带来伤害……日本必须妥善处理日军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对于给普通民众造成的伤害,必须向受害者赔偿。”

  有关资料显示,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侵华日军为掩盖罪行、逃避追责,将大量未使用的化学武器就地掩埋或遗弃,中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200多个点位都曾发现这些化学武器。战后很长一段时期,日本政府对解决在华遗弃化学武器问题始终回避敷衍。1997年生效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规定,遗弃化学武器的《公约》缔约国应为销毁遗弃化武提供一切必要的财政、技术、专家、设施及其他资源,这为日本承担遗弃化学武器销毁责任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日本承认在华遗弃化学武器的事实,同意《公约》有关遗弃国承担销毁遗弃化学武器责任的内容,并同中方签署了销毁日本遗弃化学武器的备忘录。但由于日方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相关工作进展迟缓,日遗化武销毁计划先后4次逾期。2022年10月,禁化武组织执理会审议通过中日双方磋商达成一致的2022年以后日遗化武销毁计划,该计划规定日方需于2027年完成吉林哈尔巴岭等地日遗化武销毁。

  “我们再次强烈敦促日方切实履行责任义务,全面加大投入力度,全链条加快工作,早日干净彻底消除日遗化武毒害,还给中国人民一片净土,抚平中国人民的战争伤痛。”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坚守和平之道,就要守护历史真相。”

  山内正之表示:“日军制造的化学武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政府没有向受害者道歉和赔偿。日本政府应尽早承认历史事实,并就此进行道歉和赔偿。只有这样,日本政府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

  广岛县日本中国友好协会事务局长大谷育平表示:“现在日本的学生们应该了解日本过去做过的事情,‘毒气岛’应作为日本反省历史的史实材料,让人们思考未来日本要成为什么样的国家。”

  (本报日本广岛电 朱玥颖)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