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下一个市场机遇在哪里?他们说依然“在中国”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下一个市场机遇在哪里?他们说依然“在中国”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9-16 10:02

  “中国的任何潮流都会带来商机。泰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榴莲出口国,目睹了在中国掀起的消费热潮是如何推动全球需求短时间内迅猛增长的。”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近日的报道援引经济学家报告指出,过去两年,中国进口的榴莲占全球需求的91%。

  中国官方15日发布的8月经济数据,佐证了中国消费市场对世界的巨大吸引力。8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2.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数据改善”“中国零售额超出预期”……外媒纷纷对中国经济恢复向好予以关注。

  在这些数据背后,是外界渴求的商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主要发达经济体政策收缩外溢效应显现。中国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以中国大市场机遇为世界提供新的发展动力”——这也是为何很多跨国企业家被问及“下一个类似于中国这样的市场机遇在哪里”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

  那么,他们能从中国大市场得到什么?不妨结合8月中国经济数据来看。

  中国大市场是流动的、不断转型升级的,将给跨国企业带来持续稳定的回报。8月份,中国居民出行旅游增多,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消费持续扩大。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12.4%,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等行业的商务活动指数,都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与此同时,数字消费、绿色消费渐成中国消费升级新趋势。不仅是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等线上消费红红火火,线下商场中的智慧导购、AR试妆、裸眼3D屏体验等也吸引了大量顾客。此外,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8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同比增长29.7%。

  据中国外汇局测算,近五年中国外商投资收益率9.1%,远高于欧美的3%左右,也高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的4%-8%。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去年交付量占全球一半,每40秒生产一辆电动车;星巴克在华开设6500家门店,每9小时新增一家……有分析指出,中国拥有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这意味着汽车、医药等消费领域有巨大的潜在机遇,跨国企业仍然会对这些领域持续进行投资和布局。

  中国消费转型升级,相对应的是供给转型升级。而中国科技创新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研发方面的便利。全球投资管理公司富兰克林-坦普尔顿的负责人近日在新加坡一场会议上说,“中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因此我认为创新会带来机遇”。

  赛莱默中国研发中心、施耐德电气中国自动化研发中心、沃尔沃汽车上海设计中心……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外资企业将研发中心落户中国。在这背后,中国庞大的市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人才储备是重要因素。

  对跨国企业来说,在国际市场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情况下,稳定的预期非常重要。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目标为5%左右。世界银行、经合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别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6%、5.4%和5.2%。同时,在政策方面,与一些西方国家动辄搞“急转弯”不同,中国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了跨国企业“定心丸”。而包括外资企业圆桌会议制度等建立,则有助于及时回应解决企业关切,便利它们发展。麦肯锡认为,中国是全球范围内为跨国企业提供重要发展机遇的最大土壤之一。

  当然,疫后经济复苏是一个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过程。近期,中方出台了恢复和扩大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等一系列举措。随着中国迎来传统节日中秋以及国庆,长假对消费和经济的带动作用将会继续显现,“流动的中国”也会给世界带来更多发展动力。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