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构筑“小院高墙”终将反噬自身(钟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构筑“小院高墙”终将反噬自身(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2023-09-12 07:04

  美方企图通过“科技脱钩”封堵中国科技上升路径,阻滞中国发展进步。这种做法既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中国实现科技创新的决心

  华为公司新款智能手机在国内外引发持续关注。人们从中看到,美国制裁无法阻止中国技术进步。然而,美方却执迷不悟,声称“无论如何,美国应继续实施‘小院高墙’技术限制措施”。美方不择手段打压中国科技发展,妄图剥夺中国发展权利,是典型的霸凌行径。事实已经而且必将继续证明,“科技铁幕”和“小院高墙”维护不了科技霸权,破坏全球科技合作和产业链供应链者,只会自食苦果。

  近年来,美国政府打着维护国家安全的幌子,接连出台对华限制措施,在科技领域打压中国。美方多次声称,“小院高墙”不是为了实现更广泛的“脱钩”,“小院”之外的领域会对华开放,但管制措施的范围却在不断扩大,程度在不断收紧。动用国家力量推出所谓《芯片与科学法》,拼凑所谓“半导体产业联盟”“芯片四方联盟”,发布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美方一再升级遏制打压,迄今已将1300多个中国企业、机构和个人列入各类制裁清单,甚至连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都不放过。美方的真实目的,就是通过“科技脱钩”封堵中国科技上升路径,阻滞中国发展进步。

  美方这种做法悖逆科技开放合作大势,既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低估了中国实现科技创新的决心。回顾历史,中国的发展始终建立在自身力量的基点上,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量子通信、北斗导航,再到在芯片领域攻坚克难,无数事实早已证明,限制打压阻挡不了中国的发展,只会增强中国自立自强、科技创新的决心和能力。当前,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大幅增强,新兴前沿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面对封锁打压,中国不搞自我封闭、自我隔绝,而是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在开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不少国际观察人士指出,“脱钩”逆流无法阻挡中国创新驱动步伐。

  肆意打压中国科技发展不会让美国变得更好,只会极大削弱其全球竞争力。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芯片销售规模约占全球的1/3,这是中国企业与各国企业互利共赢合作的结果。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总裁约翰·诺伊弗近日坦言,中国对美国半导体行业非常重要,是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非常大的客户群。美方强迫本国企业远离中国市场,不仅损害中国企业正当权益,也会反噬自身。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预测,如果对华完全“脱钩”,美国的半导体行业将失去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减少1.5万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指出,美国收紧对华技术出口限制减少了美国半导体企业的收入,危及其研发预算。

  美国希望在高科技行业保持全球领先,必须接受和面对公平竞争。美方不应为了维护科技霸权不择手段,不应剥夺其他国家的发展权利,更不应为了一己私利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国不回避竞争,也不惧怕竞争,但认为竞争应有助于相互促进和共同提升,符合双方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和期待。中方坚决反对以竞争之名行围堵遏制打压之实。中国发展的目标是不断提升自我,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谁也不能剥夺中国人民享有的正当发展权利。

  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理应服务于国际社会。要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对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作用,各方必须展现大格局、大担当。美方执意拉起“科技铁幕”,只会蒙蔽自己的双眼;美方执意构筑“小院高墙”,终将发现被围困的是自己。中国将继续顺应开放合作大势,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惠民:着力培育发展风电装备产业

  • 西藏林芝:探秘措木及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塞尔维亚与金砖国家合作组织创始人左兰·约万诺维奇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高度评价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的发展成就,并表示中国的先进技术让塞尔维亚获益匪浅,
2024-10-09 04:20
细胞衰老在胚胎发育、损伤再生、癌症和机体衰老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10-09 04:5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周宗权、柳必恒等人,基于多模式固态量子存储和量子门隐形传送协议,在安徽合肥市区实现跨越7公里的非局域量子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自然·通讯》上。
2024-10-09 04:55
当前,各地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注重发挥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切实推动各类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让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引导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康有序构建。
2024-10-09 04:55
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左)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右),因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获得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约翰·霍普菲尔德和英裔加拿大科学家杰弗里·辛顿,以表彰他们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而作出的基础性发现和发明。
2024-10-09 09:25
记者8日从宁夏农林科学院获悉,福建、宁夏两省区农业科研人员经过共同努力,成功培育出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闽宁1号”。2018年,福建、宁夏农业科技专家针对宁夏引黄灌区水稻抗病品种不足、种质资源遗传基础狭窄等问题,着手水稻新品系育种技术合作。
2024-10-09 09:25
此后,胡志晋开始研究中尺度数值模式,类似天气预报,不久后,创建了中尺度大气云分辨及催化模式,形成了CAMS云降水模式系列。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人工影响天气事业的发展,胡志晋也因此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气象局科学奖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
2024-10-08 09:29
维克托·安布罗斯(左)和加里·鲁夫坎(右)因发现微小核糖核酸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而获得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10月7日宣布,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和加里·鲁夫坎,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2024-10-08 09:26
绿色低碳发展是国际潮流、大势所趋。在我国,一场关于建筑的绿色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北国的冰封之城到南方的热带岛屿,绿色建筑的身影随处可见,
2024-10-08 05:05
北斗产业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我国实现高精尖技术突破和国产化替代的奋斗史,也是推进全面自主创新和原创性产业发展的探索史。
2024-10-08 04:00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也在不断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2024-10-08 04:00
经过为期10个月的发掘,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了漆器、木器、竹器、铜器、玉器等多种质地类别的文物680余件套,考古专家还在其中发现了国内迄今为止最早的告地下书和木板船模型。
2024-10-08 04:00
坚持因地制宜,理清思路、完善规划,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把自身比较优势发挥好。
2024-09-30 10:00
作为信息通信业“风向标、晴雨表”,2024国际信息通信展日前在京落下帷幕。
2024-09-30 09:58
相信随着各项改革举措落细落实,全社会尊重和关爱妇女儿童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广大妇女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将不断提升。
2024-09-30 09:57
大规模设备更新关系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既稳增长又促转型,既利企业又惠民生,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
2024-09-30 09:56
天峨龙滩特大桥主孔将世界混凝土拱桥跨径世界纪录一次性提高155米,比国外最大跨径混凝土拱桥大210米,建造风险大。
2024-09-30 09:55
除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推出的《唐宫夜宴》,河南台的另一部大空间沉浸展《隐秘的秦陵》也在上海获得广泛关注。
2024-09-30 09:54
接下来,释放出的氢气可能与水中的二氧化碳结合形成甲烷(一种可以在火星黏土表面储存数十亿年的碳形态)。科学家提出,这些被封存的火星碳或许有一天能被回收并转化为推进剂,为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未来任务提供动力。
2024-09-29 09:50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地球外核存在一个与赤道平行的环状区域。液态外核内探索到的低速地震波暗示,这些轻化学元素浓度较高,可减缓地震波的速度。
2024-09-29 09:4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