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综述:推动建设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多国人士评价非盟受邀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综述:推动建设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多国人士评价非盟受邀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

来源:新华网2023-09-11 14:43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综述:推动建设更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多国人士评价非盟受邀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

  新华社记者

  二十国集团成员在9日举行的峰会上达成一致,邀请非洲联盟(非盟)成为正式成员。多国人士表示,此举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将有助于非洲国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合作应对全球性挑战、弘扬真正的多边主义、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产生积极作用。

  为非洲繁荣发展铺就更广阔道路

  “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正式成员是适时之举。”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学研究员塞巴斯蒂安·舒尔茨表示,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有助于提升二十国集团在全球范围的代表性,也有利于促进非洲和全球的更好发展。

  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表示,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将使非洲国家在全球问题上拥有更加广泛发言权,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有力作用,为非洲繁荣发展铺就更广阔道路。

  “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后,非洲的呼声将受到更广泛关注,有助于进一步缩小南北差距。”土耳其土中文化协会会长伊凡·卡斯勒表示。

  “非洲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大陆,那里有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英国国际关系顾问基思·贝内特认为,非洲地区有着独一无二的发展优势,二十国集团要真正体现代表性,非洲的智慧、潜力和贡献不应被忽略。

  增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合作力量

  “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合作力量越来越大。”巴西ABC联邦大学“外交政策观察站”研究员费利佩·波尔图表示,二十国集团应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饥饿和贫困等挑战,而这些挑战也是非洲国家正在面对的。

  “相信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将为全球贸易带来更多稳定性,为非洲和‘全球南方’国家未来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塞内加尔社会学家马马杜·迪乌夫认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应团结起来,共同探索群体崛起、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等课题,“我们需要区域和全球共同发展,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实现全面和平与稳定”。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贝尔胡特斯法指出,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将有助于非洲国家协调立场,在国际舞台发出统一的声音,维护非洲利益,抵御外界势力对非洲的干涉。“这彰显出发展中国家实力的提升,期待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充分参与国际发展合作主要议题的讨论。”

  印度尼西亚国立帕查查兰大学国际关系专家特库·礼萨夏表示,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体现“全球南方”国家利益受到重视,各成员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支持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使用,以及如何更好应对未来经济动荡等领域的探索,将惠及非洲国家。

  埃及阿拉伯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副主席穆赫塔尔·戈巴希表示,非洲国家大多属于受到气候变化影响较为严重的脆弱群体,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有助于非洲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发出更强声音。

  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非盟受邀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是历史性、结构性转变的积极进步。”德国智库席勒研究所创始人兼主席黑尔佳·策普·拉鲁什指出,此举将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实现优化。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欧洲与国际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亚历山大·科罗廖夫同样认为,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将对世界格局多极化与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产生重要积极作用”。

  “非洲是全球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非洲发展繁荣是全球治理的重要一环。”沙特国际问题专家阿卜杜勒·阿齐兹·沙巴尼指出,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将使全球多边合作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使普惠包容的全球化和真正的多边主义向前推进一步。

  尼日利亚阿布贾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谢里夫·加利认为,非盟成为二十国集团成员有利于实现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全球发展。“多边主义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发展中国家通过积极参与多边体系,可有效促进国际合作和协调,推动建设更公平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增长潜力。”

  中国是第一个明确表态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国集团的国家,并支持非盟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中国多年来对非盟以及非洲地区国家的坚定支持,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感受颇深:“中国一直是非洲的合作伙伴,不仅愿意与非洲分享发展机遇,而且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的集体利益。”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这些重要理念和倡议都充分表明中国助推世界包容、稳定、和平、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我们期待,中国携手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发出更强有力声音。”阿德希尔说。(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执笔记者:王雅楠)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