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在合作共赢中紧密相“链”——“组团出海”追访记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在合作共赢中紧密相“链”——“组团出海”追访记

来源:新华社2023-09-11 10:14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需求疲弱等压力挑战,中国多地政府部门自去年底以来积极“组团出海”,组织企业“走出去”,将海外客户“请进来”,政企协力,主动出击,拓展市场。

  随着一份份订单交付完成,一个个项目落地开花,中外企业跨越山海,在合作共赢中紧密相“链”。近日,新华社记者联动国内国外,追踪采访“出海”进展,从中挖掘更多迎难而上、合作共赢的故事。

  承压前行:“出海”收获订单,也扩大了朋友圈

  8月20日6时38分,荷兰鹿特丹港。一艘满载货物的渡轮缓缓靠岸,船上装有11台高空作业车的集装箱经历约一个月的“漂洋过海”,终于抵达。

  2天后,在荷兰阿尔布起重设备有限公司园区里,公司所有人兼首席执行官雅各布·博尔赫修斯见到了这批货物。这已经是这家企业今年第五次收到来自同一家中国供应商的产品了。“质量可靠,供应及时,我们的选择没错!”他说。

  博尔赫修斯口中的中国供应商正是江苏宸力(苏州)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一个月前,这批货物走下产线并完成检测包装,经由上海港出发,抵达荷兰后将由此进入更多欧洲国家。

  半年内5次发货,而且多次追加订单,两家企业背后有一段彼此津津乐道的故事。

  宸力(苏州)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爱钧告诉记者,与荷兰客户是认识四五年的老朋友了,但几乎以线上联系为主,直到去年底,在当地政府组织的“组团出海”中,双方才得以见面。

  “我们聊得很愉快,一拍即合,荷兰客户当场便与我们签下53万美元的订单。”刘爱钧说,后来荷兰客户又陆续追加了价值36万美元的订单,“到7月底我们已全部交付完毕”。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外需持续减弱,我国外贸出口面临不小挑战。承压前行下,从政府“组团出海”,到企业主动“走出去”,各方都在发力出实招、想办法,靠前走进市场。

  佛山聚阳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国内深耕太阳能及空气能热水器行业的“老手”,但也是外贸领域的“新手”。靠着“走出去”开拓朋友圈,这家企业从2022年年中才开始试水海外,现在外贸领域已做得风生水起。

  “自去年11月‘出海’至今,公司已向波兰客户交付三批订单,向德国客户交付两批订单。”聚阳董事长李陈道说,“虽然每次交付只有几百台,但我们和客户间的信任不断加深,现在客户往往还没确定型号,就会预付几万元定金敲定合作意向,还有的客户甚至有合作开厂的想法。”

  “面对外部压力,坐在家里是等不来机会的。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积极应变。”李陈道的话道出广大外贸企业的心声。

  顶住压力,我国外贸展现了较强韧性。二季度以来,我国月度进出口规模稳定在3.4万亿元以上。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7.08万亿元,同比微降0.1%。8月当月,进出口3.59万亿元,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3.9%。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上半年合计出口增长超6成,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新三样”。

  走出去,不仅巩固了老客户,也结交了新朋友,不仅收获了新订单,也了解了新形势。

  就在近期,刘爱钧又飞到新加坡,既见了从印度赶来的老客户,也拜访了当地四家新客户。“不仅形成约30万美金的意向,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当地市场的最新需求和产品趋势,这是任何线上见面都替代不了的。”他说。

  主动牵手:布局市场,也发掘了新机遇

  “出海”拓展订单和市场,“走出去”的同时也有“引进来”。

  3月下旬在日本签约,8月上旬在中国开工新项目,项目参与方纷纷感慨:“没想到速度这么快!”

  江苏苏州高新区,岛津仪器四期项目建设如火如荼。这个8月初开工的日资新项目,意味着全球科学分析仪器龙头企业“加码”布局中国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5个月前,苏州市组织招商团队赴日本招商。在东京举办的苏州高新区对日合作交流会上,岛津仪器与苏州高新区现场完成签约。

  “参加的日本企业超过700家,气氛很热烈。”苏州市副市长唐晓东回忆说,岛津在中国已有多年的投资项目,基于自身发展需求,有较强烈意愿继续扩大投资。“而且引入高端医疗器械相关项目,对我们打造产业创新集群也将发挥积极作用。”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青山功基说,中国已成为岛津制作所最大的海外生产基地,也是在中国投资最大、发展最好的生产基地。

  招商引资,除了营商环境“留得住”,也要积极伸出橄榄枝,把新技术新项目高水平“引进来”。

  在四川,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建设已进入收尾,预计于9月底封顶,明年初投入运营。

  这是空客在欧洲之外建立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投运后将向全球市场提供飞机从停放、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和回收的一站式服务。

  2022年1月项目决定落地成都。后来面对疫情冲击和国际变局,项目各方依然保持密切联系,推动合作进展。今年4月正式成立合资公司,着手运营准备。

  “布局中国市场,也让我们发掘了更多新机遇。”空中客车(成都)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布瑞恩·阿格纽说,空客依托成都项目正加快开发面向全球的本地化服务,立足中国的同时也向亚洲、欧洲、美洲等全球市场开放。

  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博世集团负责人表示,今年初无锡招商团赴欧洲考察释放的积极信号,进一步增强了博世在华投资和长期发展的信心。3月份,博世与无锡签署战略协议,推动车用氢燃料电池本土化开发,如今博世无锡工厂的部件已用于在华量产氢能力模块。

  “走出去”,围绕重点领域和产业链加快“招大引强”;主动“引进来”,邀请跨国公司高管来华考察,为其在华投资扩建提供更好平台;深化与相关国家外资商会沟通交流,优化和推介当地营商环境……为了更好招商引资,各地纷纷出实招。

  商务部数据显示,前7个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96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1%。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25.3%。

  2023年5月12日,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总装车间,工人对车辆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 马宁 摄

  今年以来,包括苹果、特斯拉、通用、阿斯利康、西门子等众多知名大型跨国公司高管纷纷将“到访中国”摆上日程,表达出持续深耕中国市场的诚意与决心。

  紧密相“链”:开放合作,拥抱互利共赢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跨越山海的相见,正是一场互相需要、互利共赢的紧密相“链”。

  2023年8月3日,中欧班列(西安-塔什干)陕乌经贸合作隆基绿能光伏组件出口专列在西安国际港站准备发车。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摄

  “中国客户及时交付货物,保证了疫情期间供应链顺畅,让我们得以正常运转。”博尔赫修斯说,“不仅如此,他们的生产具有创新和灵活性,让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及时调整设计。”

  为了更高效、保质保量地交货,宸力机械对产线进行调整,并于6月底启用了新的组装车间和研发基地。“产能提升了3倍左右。”刘爱钧说,“我们产品研发还要进一步加快,这样才能迅速跟上市场需求的节奏。”

  浙江小轩窗家居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轩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陆续参加了法兰克福、土耳其等地展会,订单基本完成交付。为更好应对后期订单,企业正着手建设智能化新厂房,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正式建成。

  何以紧密相“链”?中国德国商会华北及东北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晏思这样回答:中国依然是关键的市场和创新驱动力之一,德国企业将继续致力于深耕中国市场,因为“中国是全球市场和供应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互利共赢,开放合作,中国从未止步——

  近期,国务院先后出台稳外贸稳外资文件,从强化贸易促进拓展市场、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进出口规模等5方面提出18条政策措施;从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等6方面提出24条政策措施;商务部召开多场外资企业圆桌会,倾听外资问题诉求;9月举办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11月将举办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开放合作平台进一步拥抱海内外客商……

  地方也在持续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广东推出“粤贸全球”系列展会,组织经贸代表团前往世界各地参展推介;浙江持续加大对境外参展、海外营销、来浙采购、境外投资等商务人员出入境的支持力度……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认为,面对一些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中国依然以更高水平开放的姿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主动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为全球经济实现开放、包容、均衡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政府发力,企业自己也要努力。”李陈道说,目前企业在欧洲已设立50多个代理点,“我们将继续扩大布局,选择波兰、德国、匈牙利等国家做成样板市场,再辐射其他更多欧洲客户。”

  展望未来,刘爱钧充满信心:“下半年我们计划在意大利设立仓库和售后服务中心,把国际化销售网络搭建起来,相信未来发展会更好!”

  文字记者:于佳欣、谢希瑶、杨绍功、王湘江、丁乐、单玮怡

  海报设计:孙瑶、周咏缗

  编辑:杜宇、储兴华、刘莲芬、姜子炜、郭洁宇

  统筹:郜新鑫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