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毛伊岛大火能否警醒美国政客?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锐评丨毛伊岛大火能否警醒美国政客?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8-18 10:45

  上百人遇难、上千人失踪、数千幢房屋被毁……截至当地时间17日,夏威夷毛伊岛上的火势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控制。“周围一切都被摧毁了,看起来就像一个战区”“我们的家乡从天堂变成了地狱”“我们没有收到任何火灾警报或避难指南”“如果不是救援不力,很多人本来可以活下来”……在媒体镜头前、在社交平台上,美国人纷纷发出愤怒的控诉。

  这是美国一百多年来发生的最惨重的野火事故。它究竟是怎么酿成的?有自然条件的原因,包括强风、气候干旱、植被易燃等。但随着越来越多细节的披露,人们发现,就像美国以往发生的多起事故一样,毛伊岛野火事故是天灾,更是人祸。

  作为全球超级大国,美国既不缺钱也不缺技术,但它的救灾能力广受诟病。从2021年佛罗里达州塌楼事件,到2023年俄亥俄州火车脱轨事故,再到正在发生的毛伊岛野火悲剧,一次又一次,美国民众体会到何为“美式救援的绝望”。

  据美媒报道,夏威夷有强大的公共安全预警系统,部署约 400个警报器,其中毛伊岛有80个。然而,大火席卷毛伊岛时,这些警报器并没响。当地时间15日,毛伊岛一位居民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段视频,显示公共电线被风吹倒后点燃了干枯的草地,火势迅速蔓延。人们批评说,政府没有及时切断电力加剧了火灾。此外,当地一位名叫凯莉·谢尔的餐厅业主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毛伊岛离当地军队只有100英里,然而火灾发生72小时后,美国海军、医疗船、直升机、陆军、自然灾害救援设备才到达灾区。《华盛顿邮报》指出,灾后高效的救援行动不是由美国政府组织的,而是来自当地居民。

  发达的警报系统失灵、救援队伍姗姗来迟、庞大的美军无所作为……美国救灾能力低下的背后,反映出政客们对民众疾苦漠不关心。

  在夏威夷,野火并不罕见。2022年,夏威夷曾公布过一份报告,列举了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包括海啸、地震、火山喷发、野火等,但对野火的风险判断却是“低”。这被媒体批评为防灾意识淡薄。而在毛伊岛火灾发生后,美国政府的表现更是令人瞠目。

  不知是不是巧合,2021年美军在喀布尔狼狈撤退时,美国总统拜登在度假;2023年毛伊岛被火焰吞没的时候,拜登也在度假。当记者问到有关毛伊岛伤亡情况时,他笑着回答说“无可奉告”,引发舆论广泛批评。许多网友指责说,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美国总统怎么还笑得出来?法新社15日指出,美国一个多世纪以来最致命的野火,激起了人们对政府不作为的怒火。

  为什么美国政客放心度假而对毛伊岛灾情毫不关心?这种冷漠,根植于美国竞争性的政党政治,而这种政治的硬通货是选票。夏威夷属于美国海外领土,毛伊岛上大多数居民是原住民。美国政客历来忽视这个群体的利益诉求,没有动力去关心他们。有美媒指出,拜登也许认为,他在下届大选中无论如何都会拿下夏威夷州的选票,因为夏威夷是民主党的票仓。这种一切围着选票转的选举游戏,进一步放大了美国政客的私心,最终导致天灾演变成人祸,并造成重大伤亡。

  据初步估计,毛伊岛野火导致当地数百个家庭流离失所,仅房屋一项预计损失60亿美元。截至15日,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批准了约230万美元的救灾援助。而在前一天,拜登政府宣布再向乌克兰提供2亿美元军事援助。如此强烈的对比,令不少美国网友嘲讽:“是不是只要夏威夷改名乌克兰,灾民们就能得到更多援助?”“为什么乌克兰比夏威夷重要?因为前者能给美国大选加分,而后者不行。”

  现在,毛伊岛的野火还在蔓延。它不仅烧毁了众多美国人的家园,也“烧出”了政客的不作为与美国制度的弊病。面对受灾民众的痛苦呼号,面对外界的强烈批评,度假归来的美国政客能否警醒:停止在国际上拱火、专心在国内灭火,救民众于水火?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李昱莹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无废城市”也需因地制宜,但认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干下去,直到干出成效、达到既定目标。
2025-09-26 09:39
黄芪五仁月饼、茯苓陈皮豆沙月饼、“五行月饼”……中秋将至,主打“药食同源”的药膳月饼受到许多人青睐,成为节日消费新亮点。药膳月饼选用的食材,如茯苓健脾宁心、莲子益肾固涩、薏仁利水渗湿,都是常见食疗材料,适量食用有一定调理效果。
2025-09-26 09:38
国家疾控局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该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一级巡视员熊煌介绍,目前,病媒生物传染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风险处于较高水平,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肠道传染病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加,流感等其他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处于低水平。
2025-09-26 09:3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品管理和展览部副主任黄海荣介绍,广西素有“铜鼓之乡”的美誉,2006年,壮族铜鼓习俗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科普月期间,重庆邮电大学空间通信研究院科普基地展台前,一场趣味十足的“芯片探秘”正在上演。
2025-09-26 09:35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23日在湖南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
2025-09-26 04:30
“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科技在全产业链取得新成效,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数智技术不断助力能源创新升级,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能力不断增强。
2025-09-26 04:3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强工作部署,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9-26 04:30
眼下正值全国科普月,25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走进成都炭材公司,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功率脉冲技术及应用专家邱爱慈作题为《马兰精神与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技术》的主题报告。
2025-09-26 04:30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