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揭露“恶魔”真相 守护人类良知(环球走笔)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揭露“恶魔”真相 守护人类良知(环球走笔)

来源:人民日报2023-08-15 07:45

  8月的日本埼玉县熊谷市,烈日持续炙烤。这座东京附近的小城,就是不久前去世的日本知名反战作家森村诚一的故乡。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前夕,熊谷市遭到美军空袭,街区化为焦土,大量民众伤亡,12岁的森村诚一和父亲侥幸逃生。儿时的遭遇成为森村诚一终生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的起点。上世纪80年代,森村诚一在对侵华日军731部队原队员采访的基础上,结合从中国、美国搜集的731部队相关历史照片、档案及资料,完成长篇报告文学《恶魔的饱食》,揭露了侵华日军731部队为制造细菌、瓦斯等违禁武器对约3000名俘虏进行人体实验的惨无人道行为。《恶魔的饱食》1981年发表后在日本国内外引发巨大反响,累计发行量约300万册。

  森村诚一用作品告诉世人,日本军国主义者使用残忍手段,大肆进行战争屠杀,具有“恶魔本性”。受《恶魔的饱食》的影响,许多日本人到访哈尔滨等地,了解日本侵略历史。他们认识到,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铁证如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深重伤害。

  森村诚一去世后,日本多地的图书馆和书店开设其作品专区,追思这位守护人类良知的作家。作为《恶魔的饱食》系列作品的出版商之一,角川书店也在其位于埼玉县的角川武藏野博物馆开设了森村诚一作品专区,将馆藏的相关图书向公众展出。熊谷市立图书馆内专门设立“森村诚一文艺馆”,多个版本的《恶魔的饱食》摆在展区书架最醒目的位置,其中还包括多个中文译本。图书馆副馆长大井教宽告诉笔者,自森村诚一去世后,不少普通民众专程前来参观,缅怀他一生坚持反对战争、守护和平宪法的不懈努力。

  《恶魔的饱食》也让森村诚一承受着巨大压力。日本右翼势力向他发抗议信、打威胁电话,右翼宣传车还将扩音器调到最高音量在他家门口谩骂,甚至向他的住处扔石块、往他家大门上泼油漆,一些人甚至要求他退出文坛。尽管面临重重压力,但森村诚一没有退缩。他穿上自购的防弹背心,义无反顾地前往日本各地公开演讲,讲述历史真相。他说:“如果害怕被批评而退缩,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动笔。”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78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始终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认知,一直试图为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翻案。近年来,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日本政府不断违背和平宪法宗旨和“专守防卫”原则,持续渲染周边国家威胁,连年增加防卫开支,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晚年的森村诚一对日本社会右倾化深感忧虑,他坚持为反对战争、维护和平宪法奋力疾呼。“战争是人类的天敌,不仅导致人类相互残杀,还会荒废精神、破坏文化。”他多次在日本媒体发表评论,谴责日本政府推动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通过修改教科书掩盖日本侵略历史。

  “有人说这是在全世界让日本丢脸的自虐行为,但真正让日本丢脸的是将自己犯下的非人道的战争罪行掩盖起来的做法。”谈到《恶魔的饱食》引发广泛关注,森村诚一曾这样鲜明地表示。他用自己的作品鞭挞日本军国主义者的恶行,也用毕生的坚持警示日本右翼势力,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岳林炜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