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英媒:美国民众对政府控枪前景绝望 少数族裔在生存和死亡中无奈选择持枪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世界说】英媒:美国民众对政府控枪前景绝望 少数族裔在生存和死亡中无奈选择持枪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08-10 22:04

  中国日报网8月10日电由于美国政府在控枪问题上长期无力改变,使得该国死于枪支暴力的人数逐年增长。尽管对一些更严格的枪支立法得到了社会上的大量支持,但这些提案都没有在美国国会取得重大进展。日前,科罗拉多州计划执行一项新法律,希望将购枪限制年龄提高到21岁,但这项提案被一名联邦法官驳回……这生动地展现了美国的“控枪”现状。

  美国专注枪支新闻的非盈利机构The Trace网站在日前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福克斯新闻的一项数据显示,87%的美国人支持普遍的背景调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研究发现,80%的人支持将购买任何枪支的年龄提高到21岁。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全美调查发现,76%的美国人支持红旗法……诸如此类的更严格控枪立法的呼声,充斥在美国社会的各个角落。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拉丁裔居民:如果不用担心被枪击,永远不会携带枪支!

  据英国《卫报》网站7日报道,住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罗伊斯城32岁的哥伦比亚裔美国人塞萨尔·乌尔塔多(Cesar Hurtado)拉开了一个硬壳箱子,里面是一支定制的AR-15式步枪。乌尔塔多对枪支态度的转变始于2019年8月在美国得州埃尔帕索沃尔玛超市发生枪击惨案,共造成20人死亡26人伤,他认为自己必须接受枪支来保护自己。他说:“对于白人持枪者来说,他们觉得是自己的权利,但对于拉丁裔来说,这是生存和安全问题。”

  据报道,得州几乎是枪支法律宽松和美国枪支销售量最大的州的代名词。乌尔塔多说:“如果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如果他们认为没有合法的威胁,大多数人就不会费心使用枪支。如果我永远不用担心被枪击,我就永远不会携带枪支!”

  由于曾经历哥伦比亚造成约 30 万平民死亡的政治冲突,乌尔塔多的母亲和姐姐对枪支深恶痛绝,他也从未告诉家人自己拥有枪支,更不用说他还定制了一支步枪。他说,他理解母亲对枪支的反对,但他认为在这个仇外情绪高涨的时代,拥有一支枪是必要的。

  得州拉丁裔群体购枪数量猛增近50%

  文章指出,拉丁裔仍然是美国仇恨犯罪的最大目标群体之一。2022年,得州的白人至上主义宣传增加了 61%,让人担心极右极端主义正在美国第二大州加速发展。

  据美国全国射击运动基金会(National Shooting Sports Foundation)的数据,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拉丁裔购买枪支的数量增长了近50%。尽管得州没有拉丁裔持枪者的数据,但有色人种占该州新持枪证持有者的20%。负责统计该州手枪执照的得克萨斯州公共安全部记录了白人、黑人和亚裔持枪者的数量,但不包括拉丁裔或西班牙裔持枪者(该部门按种族而非民族进行记录)。

  此前美国发生的10起最致命的大规模枪击案中,有3起发生在得州,且这些枪击案发生在拉丁裔人口众多的地区。该州也是美国第二大校园枪击案发生地,这促使一些拉丁裔教师接受枪支培训,以保护学生和他们自己。

  文章指出,即使拉丁裔正在利用他们的第二修正案权利,一些人对枪支的态度仍然很矛盾。他们经常要面对使用枪支保护自己时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根据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最近一项研究表明,在全美范围内,非裔和拉丁裔青少年每年在家附近发生持枪杀人案的几率要高于白人同龄人。

  去年,得州成为全美少数几个通过了在不需要许可证的情况下就能公开持枪的法案的州之一,但乌尔塔多表示,他作为拉丁裔男子的身份影响了他自如地携带枪支的能力。据皮尤研究中心 2022 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1% 的拉丁裔移民认为限制持枪比保护枪支权利更重要。但对于在美国出生的拉丁裔来说,这一数字下降到 65%。最支持枪支管制的是那些以西班牙语为主要语言的人,而不是说英语的拉丁裔人,这表明新移民尚未接受美国人的持枪观念。

  少数族裔对持枪感到焦虑和矛盾 担心因种族遭到警察暴行

  35岁的健康保险工作人员保罗·佩雷斯(Paul Perez)是生活在美墨边境的墨西哥裔美国人。由于工作需要接触很多人,促使他在车里的锁箱里藏着一把枪。但他表示,购买枪支的决定是“苦乐参半”的。佩雷斯不确定美国执法部门如何看待他作为一名拉丁裔男子持枪的行为。在美国,平均每年有 200 名拉美裔人被警察打死,拉丁裔比白人“更容易“被警察开枪打死。

  对于佩雷斯来说,拥有枪支本身就充满了焦虑。尽管他认为枪支教育对他的安全至关重要,但仍然担心有一天他可能会被要求使用枪支。每当他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新枪照片,并贴上“新玩具”标签时,佩雷斯就会斥责他们:“这不是一个玩具……这是最糟糕的看待它的方式。”他说:“(我们)生活的世界很可怕,”一把枪至少让他觉得觉得自己可以控制一个通常是不可预测的、计划外的和不公平的情况。

  莱蒂西亚·埃里苏里斯 (Leticia Errisuriz)是周末聚集在边境城市洛斯弗雷斯诺斯射击场的少数拉丁裔教师之一。埃里苏里斯说,她参加射击场的活动动机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学区的儿童。

  (编译:马芮)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理响中国】开大门走大路,发展自己惠及他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过不懈努力,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建成粮食储运等5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基地,26个部级粮食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以及百余个地方研发创新平台。
2025-10-15 10:49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正展现出广阔应用前景,逐步从实验室走进工厂生产线和各国百姓家。林剑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在役工业机器人存量突破200万台,居全球首位。
2025-10-15 10:45
约两年前,谷歌旗下深度思维公司宣布,借深度学习技术发现220万种新型晶体材料。科学家期待借助AI,设计出可规模化生产、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让AI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真正落地。
2025-10-15 10:44
盼望北极熊出现,是中国第15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进入北极圈后的心愿。午后,按照防熊预案部署,考察队决定使用直升机对其驱离,以保证冰面作业人员安全,快速完成冰上作业任务。
2025-10-15 10:40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6000台无人配送车投入规模化应用,为100多个细分场景用户交付上亿件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深度融合,在城乡经济循环中,无人配送车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2025-10-15 10:20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