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专家:美中应和平共存 携手打造美好未来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专家:美中应和平共存 携手打造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7-21 11:07

  中新网北京7月20日电(陈天浩)近期,美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Blinken)、美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Yellen)、以及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John Kerry)等美国高官密集访华,美中高层互动频密。眼下,全球经济复苏依然步履蹒跚,而中国庞大市场活力加速凸显,意味着与中国建立更牢固的联系,将带来新的机遇。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耶伦也重申,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对此,中新网独家专访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杰出研究员包道格(Douglas Paal)和美国中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苏拉布·古普塔(Sourabh Gupta),邀请两位资深专业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做出解读。

  耶伦访华释放积极信号:为解决问题而来

  在结束四天访华行程后,耶伦也成为继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AntonyBlinken)后,一个月内第二位访华的拜登政府高层官员。包道格认为,耶伦此次访华“既是为了解决一些全球关切,同时也为了解决美中双边关系相关的问题。”在这两个领域,“美中两国有很大的积极作为空间。”

  “此次耶伦访华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包道格补充道,“美中两国并非冲突对立的两方,双方能找到和平、有效的共存方式。”古普塔同样认为,“无论在‘印太地区’、亚太地区还是全球范围内,美中合作至关重要。”

  “富有稳定性、建设性和明确性的美中关系,才是美中应该努力的方向,”古普塔指出。

  经济“脱钩”不现实美中应保持良性竞争

  在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时,耶伦表示,美方不寻求“脱钩断链”,无意阻碍中国现代化进程,愿同中方落实两国元首巴厘岛会晤达成的共识,加强沟通,避免因分歧导致误解,在稳定宏观经济、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加强合作,寻求美中经济互利双赢。

  古普塔认为,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美中两国必然会存在竞争,但在面临更大挑战的情况下,两国应通力合作。“‘脱钩’本身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古普塔表示,“中国已是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美元的庞大经济体,市场体量巨大。美国提出的“脱钩论”一定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原因,旨在将中国排除在价值链和供应链体系之外,这早已超出了美国声称的所谓‘国家安全’的范畴,不仅会破坏美中关系,还会破坏美国和亚洲国家之间的关系。”

  包道格则认为,随着拜登宣布参加2024年美国总统竞选,他当前倾向于避免同中国产生冲突,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两国之间的竞争还会持续,但双方应确保这种竞争不会走向恶性。”

  两国互信亟待加强促进建设性共存

  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耶伦还表示,她访华的目的是建立和深化与中方新一届经济团队的关系,减少误解风险,并为未来两国在气候变化、债务危机等领域的合作铺平道路。

  对此,包道格在采访中指出,事实上,“当前美中两国间存在极大的不信任,美国认为中国试图取代其地位。因此,近期的重点就是避免让这种不信任带来不必要的破坏性后果。”

  包道格给出建议称,“如果能增强对彼此的了解,那么美中两国都会从中获益,这就意味着要避免政治抨击,并尝试着深入挖掘彼此的利益交集,从而确定两国之间的共同点。”

  古普塔也给出了类似的见解。他认为,美中两国要打造的是“明确的建设性共存关系,且美中两国真的不必成为对手”。在这个国际体系不断变化的时代,两国会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只有携手共进,才能共同打造更好的未来。(完)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受台风“麦德姆”影响 琼州海峡客滚船停运

  • 乐享假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