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沉浸在冷战旧梦中的北约危害世界和平稳定(寰宇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沉浸在冷战旧梦中的北约危害世界和平稳定(寰宇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7-14 08:30

  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

  7月11日至12日举行的北约峰会再次暴露其浓重的冷战思维。峰会发布的公报肆意歪曲中方立场和政策,刻意抹黑中国,表现出染指域外事务、继续制造分裂对抗的危险企图。这表明,北约不但没有反思自身四处生乱生战给世界带来大量灾难,让许多北约成员国陷入安全困境,反而继续做着冷战旧梦,企图进一步谋求扩张,给世界制造新的麻烦。

  (一)

  北约峰会期间,这个全球最大的军事集团继续贩卖安全焦虑,鼓动成员国增加军费,拱火乌克兰危机,继续执迷于搞“小圈子”和集团政治,强化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让其长期兜售的所谓“北约是防御性组织”“北约是和平与安全积极而主要的贡献者”等说辞的虚伪性暴露无遗。

  挪威东南大学教授格伦·迪森曾对“北约常用词汇”作出解释:“人道主义干预”是指入侵,“促进民主”是指颠覆政权,“航行自由”是指炮舰外交,“强化审讯技巧”是指酷刑,“欧洲一体化”是指扩张军事集团,“从实力地位进行谈判”是指支配……依此逻辑,北约以“防御性”集团自居何所指,不言自明。

  作为一个所谓“防御性”集团,北约的“防御手段”是不停发动战争。冷战结束后,北约一再点燃冲突引线,将战火燃向世界,从波黑到科索沃,从阿富汗到伊拉克,从利比亚到叙利亚……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后北约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就导致数十万人丧生,数千万民众流离失所。为了将战争行为“合理化”,北约抛出“人道主义干预”“保护的责任”“国家建设”等幌子,滥用冲突预防、危机管理等概念,不断挑战、践踏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侵蚀全球安全稳定的基础。

  当前,欧洲战火不息,深陷安全困境,根源就是北约长期执迷于扩张对抗。早在1994年,时任俄罗斯领导人就曾发出质问:“你们为什么播下不信任的种子?”美国前驻苏联大使乔治·凯南在谈到北约东扩时指出,这将是后冷战时代美国政策中最致命的错误。

  纵观乌克兰危机爆发全过程,北约的责任不容推卸。危机全面升级前,有关各方达成的明斯克协议及国际社会的斡旋努力,本有机会维护和平,而北约持续挑动矛盾,最终导致欧洲大陆重燃战火。危机全面升级后,北约趁机渔利,企图将危机扩大化、持久化,大大增加了政治手段解决危机的难度。本次峰会期间,北约在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上投鼠忌器,但其继续拱火助战的行径没有变。正如西班牙《起义报》此前所指出的:“北约永不满足的目标,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

  在全球战略稳定问题上,北约制造的风险也引发了广泛担忧。北约毫无根据地渲染他国核威胁,但自身却通过“核共享”安排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核武库,个别成员国还加紧推进核力量现代化,强化所谓的“延伸威慑”,加剧核扩散与核冲突风险。

  事实表明,自称防御性联盟的北约,恰是全球和平稳定的严重破坏者。正如欧洲议会议员科斯塔斯·帕帕达基斯所指出的,北约从来都不是防御机制,一直是一个进攻联盟。

  (二)

  本次北约峰会再次邀请个别亚太国家参加,企图升级与这些国家的勾连,并公然宣称“印太地区对北约重要”。北约东进亚太的图谋昭然若揭,让其所谓“作为区域性联盟的定位没有变化,不寻求地理突破”等说辞显得无比苍白。

  北约的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其活动半径早已超越北大西洋地区。1999年北约华盛顿峰会敲定的冷战后北约第二份“战略概念”文件,声称北约有“绕开联合国、自行裁决处理国际事务”的权力,为其在全球不同区域搞军事干预大开绿灯。多年来,北约费尽心机经营所谓伙伴关系网络,以“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染指欧亚地区,以“地中海对话”触及中东北非地区,以“伊斯坦布尔合作倡议”布局海湾地区,以“全球伙伴国”东进亚太地区。在推进地域扩张的同时,北约还不断延伸安全议题,在海洋、网络、太空、反恐、气候、投资、基础设施等领域搞泛安全化,企图打造一个全领域“安全帝国”。

  在跨域扩张的过程中,北约的惯用伎俩是渲染所谓“安全威胁”,挑动价值观对立。本次峰会上,北约大肆兜售“中国威胁论”,毫无根据地宣称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目的就是贩卖安全焦虑,为东进亚太寻找借口。

  亚太地区保持长期繁荣稳定,靠的是地区国家相互尊重、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妥处分歧。北约东进亚太只会搅动地区紧张局势,引发阵营对抗,甚至“新冷战”。回望冷战时期,美国就曾在亚太地区组建东南亚条约组织,拼凑“亚太版北约”,以失败告终。殷鉴不远,亚太国家不欢迎北约亚太化,很多北约国家不赞成北约亚太化,亚太地区也不需要“亚太版北约”。日本东海大学教授永山茂树直言,北约介入东亚地区事务对于东亚和欧洲的安定“不是好事”。

  “北约将触角伸向全球将制造一个分裂的世界。”北约前秘书长索拉纳指出。上个世纪热战与冷战的历史共同昭示,扩充军事集团、制造阵营对抗不会带来和平安全,只会导致战争冲突。北约应当汲取历史教训,克制扩张冲动,停止四处制造矛盾和对立。

  (三)

  北约表面上遵循所有成员国协商一致原则,但其优先服务的是美国利益,其行动反映的主要是美国意志。此次北约峰会发布的公报大肆渲染“中国威胁”,内容与美国针对中国散布的虚假信息高度雷同,充分暴露美国将北约改造为遏制打压中国的霸权工具的战略图谋。

  “苏联解体后,北约便不再有存在的意义,但在美国推动下,北约不断扩大且已发生质变。”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吉尔伯特·阿卡如是指出。美国全力为北约“续命”,目的是将其改造为美国维持霸权的工具。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任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提出的“三不原则”很能说明问题:欧洲防务建设不能与北约脱钩,不能与北约重叠,不能歧视非欧盟北约国家。换言之,美国通过北约掌控欧洲安全的格局不能改变,欧洲加强战略自主和防务建设的目标必须为美国维护霸权的需要让路。

  北约战略方向的转变,进一步表明其真实架构是“美国的脑子,欧洲的身子”。30多年来,北约的战略重点数次转换,从极力在中东欧地区搞扩张,到打着各种幌子在全球搞干涉,从阿富汗战争之后专注反恐问题,到目前重新聚焦大国博弈、加快东进亚太,其步调变化和美国的对外政策调整高度一致。

  无论是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借北约持续加强对欧洲防务的控制,还是美国出于对华战略遏制的需要,推动北约东进亚太,都让欧洲国家看到了“美国治下的北约”与欧洲利益并不一致。西班牙前外交大臣何塞普·皮克表示:“欧洲人应扪心自问:是否应该让美国人来决定冲突进程?是否应该让我们的和平与繁荣听命于美国的利益或骄横恣肆?欧洲承担后果是否有意义?”法国总统马克龙一再强调,建立战略自主性对于防止欧洲国家成为附庸至关重要,欧洲的首要任务不是在世界各地的议程上配合其他国家,不应陷入阵营对抗。

  当前的世界不再是冷战的世界。作为冷战产物的北约依旧抱持零和博弈、对抗思维,无视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呼声,逆潮流而动,开历史倒车,不得人心,也注定不会得逞。北约应该立即停止对华歪曲抹黑、编造谎言,放弃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过时理念,放弃迷信军事武力、谋求所谓绝对安全的错误做法,放弃搞乱欧洲、祸乱亚太的危险行径,不要为自身继续扩张寻找借口,而应为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

  • 内蒙古扎赉特旗:水稻迎来插秧季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可持续的减肥从不靠极端节食,而是科学的生活习惯。
2025-05-23 13:30
邓宏章对此形象地比喻:“传统LNP像‘硬闯城门’的士兵,难免伤及无辜;而TNP则是‘和平访问’的来客,以最小代价达成使命。”
2025-05-23 13:13
加强统筹协调,健全部际协同、央地协作、区域合作的工作机制,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加强统计监测,深化开放合作,着力提升科技服务业发展环境。
2025-05-23 13:50
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将于近期陆续开展。
2025-05-23 13:01
这一发现对恒星演化理论、致密星吸积物理和双星并合引力波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5-05-23 08:01
若不采取紧急行动,到2030年,全球至少半数青少年(超10亿人)将生活在健康风险高发的“多重负担国家”,面临HIV感染、早孕、抑郁、营养不良等多重威胁。
2025-05-23 09: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薛天、马玉乾团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制备出高透明、高转化效率的上转换隐形眼镜,可实现人类近红外时空色彩图像视觉能力。相关研究成果5月2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细胞》上。
2025-05-23 08:55
近年来,中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强化生物多样性监督管理、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稳步提升。
2025-05-23 08:53
这是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以来,航天员首次通过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航天员出舱与货物出舱任务首次关联耦合实施。
2025-05-23 08:51
在5月30日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今年的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国科协层面将举办1个主场活动,省级科协层面将推出2300余项特色活动,百余家全国学会将开展各类活动,50余个高校科协及企业科协等基层组织将开展200余项活动。
2025-05-23 09:04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正式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2025-05-22 21:54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生物多样性是生命网络的经纬,更是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今这张网络正被快速撕裂。联合国也呼吁各国迅速编制与KMGBF目标一致的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
2025-05-22 09:44
自然界中,鱼类能在水流复杂多变的水下灵活游动、避开障碍,主要得益于身体两侧能感知水流变化的侧线系统。
2025-05-22 09:42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离不开对自然资源的高水平保护和高效率利用。保护和利用好自然资源的奋斗路上,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2025-05-22 04:35
与大科学装置近距离接触,聆听院士专家讲解科学前沿,沉浸式感受神奇的科学现象……近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活动举办,所属135个单位“开门迎客”,
2025-05-22 04:35
从闽北山乡到广袤神州,科技特派员制度历经20余载深耕厚植,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025-05-22 03:40
(解读人:王挺,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员,本文原载于《科普时报》)
2025-05-21 17:56
基于全基因组SNP的种群基因组学研究揭示,全球雪豹可划分为两大遗传支系:北部支系和南部支系。基因组水平评估发现,相比雪豹南部支系,北部支系的基因组杂合度和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这些特征与其演化历史及较小的有效种群大小相吻合。
2025-05-21 09:38
我国的甘肃皋兰什川古梨园系统、浙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福建福鼎白茶文化系统三项遗产系统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2025-05-21 09:43
科学家发现,在线辩论中,GPT-4一类的大语言模型(LLM)如能根据对手的个性化信息调整论据,其说服力将比人类高64.4%。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Francesco Salvi和同事分别将900名美国人与另一个人或GPT-4配对,使双方辩论各种社会政治议题。
2025-05-21 09: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