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英媒阴阳怪气问“中国想从拉美得到什么”,新西兰媒体人回应亮了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英媒阴阳怪气问“中国想从拉美得到什么”,新西兰媒体人回应亮了

来源:环球网2023-06-20 16:06

  【环球网报道】“中国想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就是这样,仅此而已。”面对一篇英媒报道“阴阳怪气”提问“中国想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得到什么”,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18日在推特上发帖,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安柏然当天在推特上转发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4天前所发布一篇文章的链接,其标题为“中国想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得到什么”,文章对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

  该文章先是提到,上世纪末与本世纪初之交,中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几乎没有贸易往来,如今,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南美洲最大贸易伙伴,以及拉美几乎所有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文章借此声称,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关系“似乎正发生变化”,“在地缘政治方面,拉美对中国也越来越有用”。

  文章接着渲染关于所谓“中国在古巴建设‘监听设施’”等报道,拿中国向拉美国家进行投资和提供贷款一事炒作,还提及一些拉美国家在贸易中转用人民币结算并将其纳入央行储备货币,以及洪都拉斯等国近年来与台湾“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一事。

  对于美媒炒作所谓“中国在古巴监听”一事,古巴方面驳斥,白宫也持怀疑表态。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本月9日就相关问询表示,众所周知,造谣污蔑是美国的惯用伎俩,肆意干涉他国内政是美国的专利。美国还是全球最强“黑客帝国”、名副其实的“监听大国”。美国应该反躬自省,多做改善美古关系、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而对于所谓中国“债务陷阱”的谣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今年3月也回应称,一些人借机炒作所谓中国“债务陷阱”“贷款不透明”,向中国泼脏水,我们绝不接受。

  《经济学人》这篇文章最后还声称,“中国倾向于避免激怒美国,主要与南美洲而不是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古巴除外)进行接触,但中国日益增长的雄心,和为推进绿色转型需要与拉美国家在矿产资源(如锂和铜)方面的合作,意味着双方关系可能会加深”。

  对于上述内容,安柏然18日在转发这篇文章时写道,“‘中国想从某国得到什么?’我现在就为《经济学人》回答这一问题:中国想要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就是这样,仅此而已。我觉得《经济学人》现在可以解雇他们的所有政治分析师了”。

  对于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合作,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曾表示,中方一贯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理念,在尊重彼此需求和利益基础上,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开展经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今年6月在《人民日报》发文称,拉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越来越多地区国家欢迎中企承建本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双方合作涉及的项目种类也越来越多样,从能源项目拓展到电信、交通、卫生等不同领域。文章还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拉美国家的发展战略有效对接,为共建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增添了活力,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济一体化提供助力,得到地区各方的广泛支持。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启程回国

  • 三峡水库实施保春灌补水调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伴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算法架构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岗位细分,体现着行业对人才的多元期待。对用人企业来说,把竞得人才作为起点,将人才与研发生产流程精准匹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方能更上台阶。
2025-04-07 09:49
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从科研产出看,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2025-04-07 09:46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看来,AI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结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2025-04-07 09:40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