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评面】外媒热议“神十六”升空:中国航天迅速发展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海评面】外媒热议“神十六”升空:中国航天迅速发展

来源:海外网2023-05-31 19:36

  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空间站再迎“太空会师”,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首次齐登场,外媒直呼这次“太空出差”看点多、亮点足。德国之声5月30日刊文,关注到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其中,航天员景海鹏已经是第四次执行航天载人飞行任务;载荷专家桂海潮不但是中国首个戴眼镜航天员,同时也是中国首位非军人出身的航天员。

  从1999年我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首飞成功,到如今神舟十六号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逐梦太空。神舟十六号探宇,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窗口。外媒关注到,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多家外媒在报道时用“迅速”来形容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0日称,中国发射神舟十六号飞船,进行第二次在轨宇航员轮换,标志着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神舟十六号发射之际,中国太空能力迅速提升。《纽约时报》同日发文称,中国的太空计划近年来发展迅速,而美国的太空计划却经常因为相互冲突的优先事项和政府的更替而陷入困境。

f0829fbdc7407b7b0b1ec51d37e5d32.png

5月30日18时22分,翘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图源:CCTV+)

  随着中国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将有越来越多“中国足迹”留在浩瀚太空。目前,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法新社表示,中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的梦想。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声,提到“中国的航天计划远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为超前”。《纽约时报》刊文称,载人登月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自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以来,还没有人登上月球。这可能标志着中国在太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监制/王丕屹

  策划、审校/牛宁

  文案/武慧敏

  后期、运营/陆宁远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六合区是南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2025-04-27 09:1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