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美国经济”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美国经济”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5-31 10:36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以来,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产品实施禁运或限价,引发明显反噬效应:欧洲多国能源供给紧张、通货膨胀加剧、民生受到冲击。与此同时,美国却借机向欧洲出口高价天然气,美国页岩气快速占领欧洲市场,欧洲能源自主乃至碳中和目标面临新的挑战。

  法国能源经济学家让—雅克·尼维亚特撰文表示,在西欧努力为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而寻找替代方案时,美国却成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之一。“欧洲的能源依赖仍旧存在,只是换了受益者。”美国《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直言:“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美国经济。”

  美国借机大发能源财

  今年1月14日,在德国东北部梅前州的港口小城卢布明,一座在几个月内匆匆建成的浮动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正式启用。而离仪式现场仅40米处,就是“北溪—1”天然气管道接收站。自2022年8月以来,该设施一直处于停运状态。另一侧的“北溪—2”接收站,则从未被启用过。

  “北溪—1”管道于2011年建成,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卢布明,再经德国境内两条连接管道传送至德国各地及其他欧洲国家天然气管网。据卢布明市政府统计,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前,每年有大约550亿立方米俄罗斯天然气经由“北溪—1”管道被输送至德国及西欧国家,给卢布明带来超过200万欧元的税收。相比之下,新建成的浮动式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每年至多接收52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并且接收站给当地带来噪声污染,还因穿过自然保护区而引发环保团体抗议。

  根据国际能源署统计,2021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1550亿立方米,约占其天然气总进口量的45%,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为220亿立方米。但到2022年,欧盟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比已不到25%,自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增至560亿立方米——这几乎与“北溪—1”的年输送能力相当,短短一年时间增加了1.5倍。

  美国能源信息局数据显示,主要受欧洲需求激增提振,2022年上半年,美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出口量较2021年下半年增长12%。2022年1月至9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收入飙升至350亿美元,而2021年同期为83亿美元。同期,美国页岩油气企业切萨皮克能源公司盈利达到13亿美元,而在2020年该公司一度申请破产保护。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美国能源公司只需要花6000万美元就可以将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装满,而欧洲的收购价却高达2.75亿美元。除去运输等成本,每艘船可以赚超过1.5亿美元。

  法国《世界报》的文章认为,美国试图从乌克兰危机长期化中渔利,而欧洲为此承受了沉重后果,平均每月要花费几十亿美元进口液化天然气,几乎是此前年份的10倍。受能源价格冲击等因素影响,多个欧盟成员国物价持续高涨,今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环比仅增长0.1%。

  “从美国进口价格高昂的液化天然气,既对美国形成了能源依赖,又造成自身民生与经济成本高涨,欧洲能源安全面临严峻形势。”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认为。

  欧俄能源合作遭破坏

  2022年9月26日,“北溪—1”和“北溪—2”几乎同时发生爆炸。美国知名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公开爆料称,“北溪”管道遭破坏与美国情报部门及美军有关。美国情报部门2021年12月就开始策划破坏“北溪”管道。经过数月谋划,美国海军多名潜水员去年6月潜入海中安放炸弹,挪威海军的飞机9月投掷声呐浮标后引爆炸弹。

  面对赫什的爆料,西方国家及其媒体几乎一致保持沉默。美国《华盛顿邮报》近日引述一名欧洲外交官的话说,“不要谈论‘北溪’,如今已成为北约和欧盟决策者开会时的不成文规定。”

  虽然“北溪”被炸真相众说纷纭,但美国政府反对欧俄能源合作的态度却明确而坚决。“北溪”管道被炸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事件“终归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有利于欧洲“一次性彻底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前,欧俄之间有相对较强的经济互补性,来自俄罗斯的能源提高了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同时欧洲工业品大量进入俄罗斯市场。如今,欧俄能源脱钩令欧洲陷入自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严重的能源困境。

  “欧洲工业发展曾基于丰富而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但这种模式结束了,未来欧洲能源将比过去更加昂贵。”国际能源署执行干事法提赫·比罗尔认为,这将对欧洲工业的竞争力带来巨大压力,因为能源占工业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匈牙利民主者》杂志记者部主任萨尔马·久尔吉对本报记者表示:“‘北溪’管道被炸毁,严重破坏了德俄能源合作。某些域外势力煽风点火,正在利用战争破坏欧洲向上发展的动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田德文认为,欧俄能源合作曾是战后欧洲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今俄罗斯与德国的能源合作却被切断。“失去俄罗斯稳定的能源供应,欧洲‘工业化’进程会受影响。美国借助能源供给又进一步影响欧洲经济、防务等事务。”

  欧洲能源安全面临挑战

  乌克兰危机直接影响欧洲能源安全版图,对欧洲经济复苏形成挑战。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2年10月参加欧盟峰会后公开指责美国在国内低价卖油、对欧洲高价倒货的做法,称美国从地缘政治争斗中获取超额利润,卖给欧洲的天然气价格比美本土市场售价高出3至4倍。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3年经济预测报告称,如果能源危机持续恶化,欧洲将面临非常严峻的经济形势。德国《图片报》披露的一份欧盟委员会文件显示,高昂的能源价格给德国中小企业带来越来越沉重的负担。1/4的受访德国中小企业考虑将生产线迁往国外,能源密集型行业尤其如此。

  为应对能源短缺问题,欧洲一些国家解除了水力压裂技术禁令,用于支持页岩气和页岩油的开采。据新闻调查机构“欧洲调查”的数据显示,仅2022年欧洲企业就签署了10份美国液化天然气合同。与此同时,德国、捷克、保加利亚和意大利等国已相继开始考虑暂停淘汰煤炭。2022年,德国的煤炭发电占比创下了近年来新高。

  严峻的能源危机,不仅直接影响欧洲能源转型的市场信心和民意基础,也加剧了国际社会对欧洲碳中和能否按期推进的担忧。德国世界经济理事会主席彼得·纽鲍姆对本报记者表示,乌克兰危机凸显能源安全是欧洲能源政策的关键,欧洲必须制定新的能源战略。德国工业联合会主席西格弗里德·鲁斯武尔姆认为,不断上涨的电力和天然气价格有可能压垮经济,这种情况将迫使企业在实施气候中和计划上打折扣。法提赫·比罗尔表示,欧洲必须万分小心地避免这一问题——因为地缘冲突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进程。

  欧洲分析人士指出,从历史上看,欧洲陷入能源危机均源于地缘政治危机的外溢效应,其根源在于美国长期通过地缘政治来操控全球能源格局。“缺乏真正的能源战略,将导致欧洲民众和企业承受沉重负担。”让—雅克·尼维亚特强调。(李 强 刘仲华)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美英达成贸易协议 但细节尚待敲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