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媒:枪暴泛滥的鲜血溅染了美国年轻人的生活 政府的不作为与民意相悖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媒:枪暴泛滥的鲜血溅染了美国年轻人的生活 政府的不作为与民意相悖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05-31 10:15

  中国日报网5月30日电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当地时间5月28日凌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高中发生一起枪击案,造成一名16岁的花季少女死亡。警方表示,该事件涉及多名高中生。目前,并未有嫌疑人被拘留。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 News)报道截图

  该市市长安德烈·狄更斯(Andre Dickens)痛心疾首,一个鲜活的生命在枪支暴力下消逝。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无论年轻人想去哪里相聚,务必保证自身安全。学校负责人丽莎·赫林也称此次枪击事件是一个“悲剧”。

  美国《国会山报》近日刊登了帕克兰市枪击案受害者家属的文章。文章称,美国年轻人的生活永远逃不开枪支暴力的阴影,枪暴泛滥的鲜血溅染了年轻人的生活!

  作者谈起自身经历,在2018年情人节美国帕克兰市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中,他的姐妹卡门·施特鲁普(Carmen Schentrup)和其他16个同学一起丧生。他本人饱受失去亲人的痛苦,同时也亲眼目睹枪击事件过后整个城镇所笼罩的阴影、人们所遭受的创伤。

  2022年5月24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南部尤瓦尔迪市,枪击事件发生后人们惊魂未定。图源:新华社/美联

  作者强调,他们的经历绝非“独一无二”。枪支现在已经成为美国儿童和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超过了其他所有死亡原因。作者认为这一切要归咎于政府的致命选择。美国许多州对枪支所有权的限制非常少,获得枪支甚至比获得驾照更容易。作为同龄人,作者深刻认识到枪支对仍在成长过程中的年轻人危害极大。从桑迪胡克(Sandy Hook)到帕克兰(Parkland),再到乌瓦尔德(Uvalde)以及美国其他社区,年轻人既是持枪者也是受害人。

  作者以数据为证,2020年,26%的枪支凶杀案受害者的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而从2019年到2020年,美国青少年平均每7小时就有一次用枪自杀。同时,很多时候年轻人也会因枪支走火而受伤或死亡。

  作者认为保护年轻人免受枪支暴力是政府的责任,作者建议枪支安全立法并举例表示可以提高最低持枪年龄,如此一来既符合宪法,亦行之有效。然而,作者失望表示一些议员拒绝采取行动。

  作者悲恸地陈述了一个事实:美国议员们一来害怕虚假诉讼,二来难以抗拒枪支游说团体给予的利益,他们畏缩不前,眼睁睁看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命的流逝。

  在得州小学枪击案发生一周年之际,美国公布了最新民调。该调查显示,60%的美国人表示控制枪支暴力比保护枪支权利更重要。美国民众对管控枪支暴力的支持达到了十年来的最高水平。

  2023年5月24日,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小城尤瓦尔迪,人们参加守夜仪式悼念校园枪击遇害者。图源:新华社

  马里斯特民意研究所(Marist Institute for Public Opinion)所长李·米林戈夫(Lee Miringoff)表示,美国政府的不作为与民意相悖。事实上,美国民众认为有很多措施可以解决人们对枪支暴力日益增长的担忧。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迎来客流高峰。
2025-05-09 09:48
从成熟的水果到甜腻的酸奶,含有糖或其替代品的食物都能激活甜味受体,触发被大脑视为富含能量的奖励信号的信号级联反应。经过20多年的研究,虽然科学家已经破译了其他味觉受体的结构,如苦味受体,但甜味受体的精确结构仍然难以捉摸。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