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观察|美债“定时炸弹”指针被按暂停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观察|美债“定时炸弹”指针被按暂停

来源:新华网2023-05-29 10:19

  新华社北京5月28日电(国际观察)美债“定时炸弹”指针被按暂停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

  随着美国债务违约日期临近,美国总统拜登和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27日晚就债务上限达成初步一致。分析人士指出,现在美国只不过为滴答作响的债务“定时炸弹”按了暂停,其债务危机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这是1月19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国会大厦。(新华社发,沈霆摄)

  据美国媒体报道,经过多轮谈判,拜登和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27日晚初步达成了一项为期两年的预算协议。该协议同意限制2024年和2025年的支出,换取债务上限问题至2025年年初的解决方案,避免该议题在总统选举前节外生枝。另外,双方还就提高申领联邦政府救济的门槛、简化能源项目联邦许可等议题达成一致。

  不过,参众两院能否通过这一协议仍存不确定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说,尽管双方原则上达成协议,但此后每一步都容易出现新问题,且每一步都可能耗费时间,步步逼近可能发生的债务违约危局。同时,两党内部存在强烈反对意见,与最终两党内部达成共识还有距离。

  债务上限是美国国会为联邦政府设定的为履行已产生的支付义务而举债的最高额度。自1917年设立债务上限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提高债务上限或者暂缓债务上限生效都只是国会的例行操作,但近年来两党争斗日益激化,债务上限谈判已然成为争夺选票、谋取党派利益的政治秀场,不断加剧美国民众和全世界承担的风险。

  5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国会众议长、共和党人凯文·麦卡锡就债务上限问题与美国总统拜登谈判后回答记者提问。(新华社发,亚伦摄)

  两党一直在互相“甩锅”。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共和党领袖麦卡锡多次表示,白宫和民主党人应该为最后时刻的政治僵局负责,他指责总统拜登很长一段时间内拒绝谈判。拜登和民主党人则指出,共和党人试图以债务上限问题相要挟,让白宫同意一些具有破坏性的开支削减。

  美国独立研究机构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主席马娅·麦吉尼亚斯表示,两党围绕债务上限问题缠斗的过程“紧张、危险、丑陋”,美国国会众议院和参议院应该迅速采取行动,确保及时削减赤字、提高债务上限。美联社报道称,美国民众和世界都不安地看着两党谈判上演边缘政策,这样的边缘政策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混乱。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债务警报不断的病根是美元霸权。美国凭借美元霸权收获巨大利益的同时,无力消除贸易逆差膨胀、国际收支失衡等美元霸权带来的副作用,加之美国政府又要竭力应对信用度破产的压力,由此埋下了美债危机的种子。

  这是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财政部大楼。(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信息,美国联邦政府目前债务规模约为31.46万亿美元。如果分摊给美国民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负债9.4万美元。

  在此次债务上限“濒危”前,根据美国国会相关部门统计,自二战结束以来,国会已经102次批准对债务上限进行调整。仅仅是自2001年以来,国会对债务上限的修改就高达20次,债务规模从5.73万亿美元提高到现在的31.46万亿美元。

  《纽约时报》称,美国不断膨胀的债务是共和党、民主党在过去几十年共同造成的。报道估计,本世纪以来,在同为共和党人的布什和特朗普执政期间,债务增长了12.7万亿美元;而在奥巴马和拜登的民主党政府期间,债务增长了13万亿美元。

  这是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元纸币。(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则表示,近年来联邦政府财政支出的大幅上涨主要原因包括: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应对新冠疫情、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费用上涨,以及政府的其他社会服务支出上涨。另外,近几届美国政府批准或延长减税政策,都使政府财政窟窿越来越大。

  美国民众对如果出现债务违约应由谁承担责任存在很大分歧。美国广播公司和《华盛顿邮报》最近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39%的人主要归咎于国会共和党人,而36%的人则主要归咎于拜登。16%的人表示,他们认为两者的责任相当。

  美国彼得·彼得森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彼得森25日表示,美国必须开始着手解决不可持续的寅吃卯粮国家债务问题,这是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不断发生的首要原因。美国民众对财政的信心处于历史最低点表明,他们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日益增长的国家债务问题。否则,美债“定时炸弹”的指针总会走到尽头。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

  • 成渝中线高铁玄天湖双线大桥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是量子计算机的“神经中枢”,承担着量子芯片精密信号生成、采集与控制的核心职能。
2025-05-08 10:42
在火星地貌研究方面,地质地球所研究员秦小光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建军组成了黄金搭档。这些系统性突破不仅刷新了人类对火星环境演化的认知,更在行星科学领域镌刻下鲜明的“中国印记”。
2025-05-08 10:40
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可漂浮的二氧化钛材料。二氧化钛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照下能产生具有塑料分解能力的羟基自由基。
2025-05-08 10:37
从总体架构看,现代化生态环境智能治理体系可以概括为“一大脑、两支撑、多场景”的结构布局。
2025-05-08 10:31
这条特高压输送的电能超一半是风能、光伏、储能等纯绿色电能。
2025-05-08 14:01
最近,不少北京移动和联通用户发现手机上出现了5G-A信号。5G-A是什么?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
2025-05-08 09:34
历时6年采集沉积物样本,利用计算生物学研究技术,揭示真核生物祖先可能在海姆达尔纲古菌分化之前就已经形成。
2025-05-08 12:52
生命的力量,远比想象中更强大。
2025-05-08 10:5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综合实力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2025-05-08 10:28
光明智库以“当具身智能走出实验室——距离人手一台机器人,我们还有多远?”为主题举办新一期青年论坛
2025-05-08 12:01
助力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引导债券市场资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2025-05-07 16:07
英国《新科学家》网站近期报道,正在或即将于月球上部署的大型科学实验装置与天文设备,的确有望解开诸多宇宙之谜。
2025-05-07 10:05
6日,记者从中国华能获悉,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FA型燃机透平第一级动叶片首次实现“72+24”小时连续高负荷服役运行。
2025-05-07 10:03
近日,该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首个桃的基因完整变异组图谱,新发现70.6%的变异和3289个基因,揭示了全球桃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路线,
2025-05-07 04:20
记者6日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本源量子计算科技(合肥)股份有限公司推出支持500+量子比特的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
2025-05-07 04:20
近日,教育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提出深入实施“同上一堂好课”、慕课西部行2.0计划、读书行动等,倾斜支持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脱贫地区。
2025-05-07 04:10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2025-05-06 10:03
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极地气候变化年报(2024)》。
2025-05-06 09:51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2025-05-06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