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朋友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朋友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

来源:人民日报2023-05-28 11:43

  索日达·扎巴罗娃原本是乌兹别克斯坦一名牙科医生,在家乡撒马尔罕州开了一家诊所。2015年,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一次技术创新国际展览会上,一块很轻的小木板引起扎巴罗娃的注意。这是一种高大乔木泡桐的原木。扎巴罗娃回家后,上网仔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泡桐树生长快、适应性强,其材质优良,重量轻、韧性强,用途广泛,适合人工造林。

  “当我得知乌兹别克斯坦具备泡桐生长所需的气候条件、却从没有种植这种树木时,我就产生了从国外引进泡桐种植的想法。泡桐栽培投资少,见效快,尤其适合人工造林,既有经济效益也有益于改善生态环境。”扎巴罗娃和记者聊起了种植泡桐的初衷。

  泡桐是中国生长最快的树种之一,种植历史超过2000年。扎巴罗娃从中国网购了泡桐种子,尝试着在蔬菜大棚里育种,之后将幼苗移栽到自家菜园里。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她租了一块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林业用地,开始扩大栽培面积,并小有收获。“初期栽种很顺利,看着一棵棵小苗日益撑起了树荫,我特别兴奋。”扎巴罗娃说,她通过种植泡桐推动家乡林木经济发展、改善地区环境的信心越来越足。为了更专心地投入泡桐种植中,她把经营了多年的诊所交给海外学医归来的小女儿。

  “当地政府为我划拨了7公顷林业用地,让我好好种植泡桐来培植人工林,我感到责任重大。随着栽培面积扩大,采用以前的简单方式培育泡桐树苗,移种后长势并不理想。我要去中国,了解他们种植泡桐的技术和经验。”扎巴罗娃说。

  2019年2月,了解到中国山东省菏泽市采用温室育种育苗技术,培育出的泡桐树苗成材快、材质更好,扎巴罗娃立即动身前往中国,与在杭州留学的儿子什利诺夫·卡莫勒汗一起到菏泽考察。中方合作伙伴安排他们参观泡桐树苗种植基地,仔细介绍了育苗和栽培全过程,还展示了用桐木做成的各式家具。扎巴罗娃说,中方合作伙伴还为他们提供了相关技术培训,“中国之行收获太大了,让我对种植好泡桐信心倍增”。

  离开中国前,扎巴罗娃采购了近10万株泡桐种根、10多公斤泡桐种子。回到家乡后,她向当地政府介绍在中国的见闻,建议推广泡桐植树造林。当地政府在布隆古尔地区划拨了55公顷土地用于泡桐种植,扎巴罗娃聘请了50多名村民帮助栽种。此后,种植泡桐的收益越来越好,扎巴罗娃不断扩大种植规模。为了增加收入,扎巴罗娃还与村民采取“林粮间作”的模式,在一行行泡桐中间种上了玉米、豆类等农作物,做到了树苗生长与庄稼种植两不误。

  “中国朋友帮我们走上了致富路。”扎巴罗娃说,她的企业2022年为撒马尔罕州贡献了3亿苏姆(约合18.2万元人民币)的税收,泡桐种植户的收入也大幅增加。为表彰扎巴罗娃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就业所作的贡献,2021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亲自为她颁发了奖章。

  扎巴罗娃的中国之行也给她留下美好记忆。“中国基础设施完备,生活便利,人们勤劳、热情、友善。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中,我发现了创业的机遇。中国成功脱贫的经验值得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学习借鉴。”(本报记者 张光政)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北京:花团锦簇迎国庆

  • 清代宫中少年生活文物展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FS8.1基因,阐明了FS8.1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
2023-09-26 05:10
地球正朝着平均温度上升的方向急速前进。一个气候模型显示,2023年,地球温度有55%的可能性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
2023-09-26 09:52
“不断尝试、不断试错,才可能有不经意间的发现。”这是陈辉的科研态度。看似“笨拙”的执着,却帮助他走得更远。
2023-09-26 09:51
一组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识别系统,其发现生命迹象的准确率达到90%。
2023-09-26 09:49
国内最大跨度跨海桥梁——宁波舟山港六横公路大桥二期工程双屿门特大桥完成主塔承台,标志着大桥正式进入地上主塔承台施工阶段。
2023-09-26 09:48
9月23日,秋分时节,清晨的杭州笼罩在蒙蒙烟雨中,别具江南韵味。但亚运气象台副台长郑沛群却无暇顾及,她的注意力全在精准预判当晚的天气变化,为杭州亚运会成功开幕提供气象保障。
2023-09-25 09:40
2022年10月,团队成功研制出±500千伏/1200安培葛南直流输电改造工程可控换相换流阀产品,并一次性顺利通过48项电气型式试验、226项控制验证试验。
2023-09-25 09:39
不久前,粟多武和他的同事们来到珠峰大本营。前方一块海拔5153.6米的高地,立着珠峰高程测量纪念碑。珠峰测高,正是从那里起算。
2023-09-25 09:3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的禹贡学派开始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探索之路,在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等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的历史地理学发展起来。
2023-09-25 09:35
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的星球撞击构造研究日前取得重要进展——在吉林省通化市发现了世界第一个位于高山上的类似冰斗状的陨石坑。
2023-09-25 09:33
古有茶博士,今有茶院士。“茶院士”陈宗懋是我国当代茶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2023-09-25 09:08
9月20日,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启幕。大会以“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为主题,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元宇宙等在内的众多前沿产品让参展者感受“智”造魅力。
2023-09-22 10:43
首创“1+6”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首条5G-Advanced万兆网络走进现实、境外“电子钱包”首次在境内“无缝对接”……即将开幕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智能亚运”成为中国尖端数字技术发展的展示窗口。
2023-09-22 10:42
为让更多好项目走出“深巷”,参展高校与各行业企业融合联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为专利成果转化按下加速键。
2023-09-22 10:42
今年峰会主题为“建设包容、普惠、有韧性的数字世界——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将围绕全球发展倡议、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网络安全、数据治理、数字减贫、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等议题举办20场分论坛。
2023-09-22 03:40
“天宫课堂”是一扇连接地球与太空的奇妙之门。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地面课堂,在这里与同学们一起跟随航天员穿越波澜壮阔的星空,展开一场关于宇宙的美妙旅程。
2023-09-22 03:5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9月21日在北京市调研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情况。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支持广大专精特新企业聚力科技创新、深耕细分领域,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挥更大作用。
2023-09-22 03:3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支撑。做强做优做大实体经济,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9-22 03:30
报告围绕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全球与中国尺度的数据产品32套,弥补了指标监测的数据空缺,提升了指标监测与评估的空间精细度,揭示中国和全球环境变化新动态。
2023-09-22 03:3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认为,本届大赛为广大技能人才提供了展示精湛技能的舞台,搭建了相互切磋技艺的平台。
2023-09-21 10:3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