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道德沦丧且无所作为!美媒:遭美国伊州神职人员性虐待儿童人数远超此前披露数据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道德沦丧且无所作为!美媒:遭美国伊州神职人员性虐待儿童人数远超此前披露数据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05-27 19:11

  中国日报网5月27日电 据美联社24日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州总检察长夸梅·拉乌尔(Kwame Raoul)当地时间23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1950年至2019年期间,伊州有450余名天主教神职人员对近2000名儿童进行了性虐待,这表明问题远比该州教会此前披露的要严重得多。但拉乌尔在发布会上承认,许多案件的诉讼时效已过,这意味着这些施虐者“永远不会得到法律意义上的正义审判”。

  美联社报道截图

  拉乌尔说:“我希望这份报告能够揭露那些侵犯他人权力和信任、虐待无辜儿童的人,以及那些掩盖这种虐待行为的教会领导人。”拉乌尔赞扬了指控者,使审查成为可能。“这些施虐者可能永远不会在法庭上被追究责任,我们在这里公布,是为了提供一个公共问责制,并为长期在沉默中受苦的幸存者提供某种程度的治愈。”

  这项审查始于2018年伊州前任总检察长丽莎·麦迪根(Lisa Madigan)任期内,她在准备离职时发布了一份措辞严厉的报告。拉乌尔继续了这项调查,他表示,他们的25名工作人员审查了超过10万页的教区文件,并与联系人进行了600多次机密互动。这份报告显示了伊州教会领导人在承认性虐待的严重程度方面慢的出奇,还指责了他们在面对被指控的神职人员时经常拖拖拉拉,且没有警告教友他们中间可能存在的施虐者,有时甚至在指控出现几十年后才警告。

  芝加哥大主教布莱斯·库比奇(Blase Cupich)红衣主教22日称虐待行为是 "令人厌恶的",但他表示,教会从1992年开始改革其政策和项目,并全面配合州的审查。“我希望这份报告的发布将成为总检察长向所有成年人发出号召的契机,让他们加入到保护儿童的工作中来,以免此刻失去机会,”库比奇说。“我随时准备继续履行我的职责。”

  这份报告大部分内容都是关于性虐待的个人陈述,以及每个教区被控性虐待儿童的神职人员和修士名单。其中一些人因刑事诉讼或法律诉讼而声名狼藉,包括神父丹尼尔·麦考马克(Daniel McCormack),他在2006年因在芝加哥虐待五名男孩而被捕前的几十年里,曾被提出过100多起虐待指控。后来他认罪并被判处五年监禁。

  据该报告,即使在2005年麦考马克首次因性虐待被捕后,芝加哥大主教管区也没有解除他的职务,因为这些指控因缺乏证据而被撤销。当年大主教区的一个审查委员会建议撤换麦考马克,但被当时的主教弗朗西斯·乔治(Francis George)拒绝了。麦考马克的一名受害者的母亲后来说:“如果乔治主教(做了)正确的事情,这些其他男孩就不会被猥亵。(相反,他只是为(麦考马克)虐待其他黑人儿童打开了大门。”

  报告中所载的许多叙述几十年来一直处于保密状态。其中包括鲍勃·科科伦(Bob Corcoran)的叙述,他报告称,神父托马斯·康斯丁(Thomas Considine)是埃尔金一所高中的教师,曾在20世纪70年代多次对科科伦进行性虐待。康斯丁于1980年因不明原因被解除职务,并于1988年去世。

  科科伦告诉州政府调查人员,他在2011年向罗克福德教区报告了这起虐待事件,教会最终认定他的说法无法被证实或反驳。他要求拉乌尔办公室将他的名字列入最终报告,并说该文件的发布让他有一种解脱的感觉。“看到隧道尽头的光,再也没有货运列车向我驶来,这是一种解脱,”科科伦在其律师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都需要为最脆弱的人——像你和我这样的孩子——带来解决方法而尽一份力。”

  “神父施虐幸存者网络”组织称这份报告的内容“令人震惊”,但强调拉乌尔引用的受害者和施虐者的人数可能被低估了。该组织还呼吁州和地方官员进行类似的审查。“这份报告中的事实是毋庸置疑的——直到2018年调查开始,伊州每个教区的领导层都对已知的施虐者保密,拒绝将他们列入被指控名单,并拒绝承认那些站出来向他们报告的受虐者所分享的真相,”该组织说。

  由政府主导的类似调查详细说明了关于神职人员性虐待的报告以及教会领导人未能追究肇事者的责任,这些调查震撼了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等其他州的大主教管区。伊州天主教会议表示,350万天主教徒约占伊州总人口的27%,该教会有949个教区,有2215名牧师、1372名执事和260名修士。

  多年来,指控者和活动人士一直在抱怨,属于教会的施暴者往往能够避免其他神职人员受到的审查,因为他们从大主教辖区获得了半自治权。然而,这份新报告正式列出了一些与此类“命令”有关的前神职人员。

  其中包括布鲁斯·韦勒姆斯(Bruce Wellems),他曾是圣母圣心爱子会(Claretians)的牧师,多年来被派往芝加哥的西班牙裔社区。他的指控者说,从1973年开始,韦勒姆斯对他进行了十几次性虐待,当时他们是新墨西哥州的邻居。指控者当时在读二年级,而韦勒姆斯在读高中。韦勒姆斯在2014年接受美联社采访时承认,他曾不适当地接触过这个男孩,但他说自己再也没有虐待过儿童。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和平颂”美术作品展在京开幕

  • “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文化主题展”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