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波兰最大港口“每天都能看到中国货”,当地贸易商:与中国联系更紧密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波兰最大港口“每天都能看到中国货”,当地贸易商:与中国联系更紧密了

来源:环球时报2023-05-27 14:34

  【环球时报驻波兰、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禹丽敏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王冬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柳玉鹏】还有三天2023年就将过去一半,但不少欧洲港口仍在忍受“寒意”。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4日报道,安特卫普、汉堡等欧盟主要港口因欧盟实施对俄罗斯制裁政策而遭受损失。德国汉堡港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货物周转量同比下降10.2%,集装箱吞吐量下降15.9%。但与此同时,在格但斯克等“向东看”的欧洲东部港口码头上,来自中国的货物正在将经济活力源源不断地输入。

  “与中国的联系更紧密了”

  波兰最大港口城市格但斯克一直以“琥珀之都”闻名。最近几年,借助波兰与中国等国家强劲的贸易,这个港口城市在欧洲的地位也水涨船高。《环球时报》5月初在格但斯克港口采访时,看到码头上正在忙于装卸来自中国的集装箱,新的码头基地也在建设中。“中国制造”的不断涌来正在给这个港口打上新的标签。

  “尽管遭遇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等影响,但格但斯克与中国的联系却更紧密了。”格但斯克贸易商马雷克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大家每天都能看到来自中国的货物,卖到中国去的波兰商品也在不断增加。马雷克说,目前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家具、家用电器、小型机械设备等,从格但斯克港运出的有能源产品、牛奶、饼干、琥珀等特色物品。他还向记者透露,自己认识的许多贸易商最近盯上了中国的汽车、大型机械设备、机器人等高附加值产品,正与中国企业商谈合作。

  “波兰或成为中国‘战略跳板’”,波兰 Portstrategy新闻网近日报道称,中国是波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每周都有2万标箱货轮来往于波兰和中国之间。格但斯克港是波罗的海唯一支持与中国集装箱货运直航的港口,也是距离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内陆中欧国最近的港口。《环球时报》记者从格但斯克港务局了解到,格但斯克港2006年与宁波港签署姐妹港协议,是最早一批与国内港口开展合作的境外港口。格但斯克港还与广州港、北部湾港同为姐妹港,与青岛港、厦门港、天津港签署两港合作备忘录,是欧洲与中国交流合作最密切的港口之一。格但斯克港务局还于2018年在上海成立中国代表处,作为窗口推广把格但斯克港及腹地的港航物流资源推广到国内,同时也帮助中国企业寻找波兰当地的配套设施及服务。

  目前,格但斯克港正兴建第三个深水集装箱码头。这将巩固其作为波罗的海顶级海运枢纽的地位。有德国媒体分析称,如果德国联邦政府对中远集团收购汉堡港码头态度持续摇摆,中远很可能被临近的格但斯克港“拉走”。到时候,中国货轮将从德国转向波兰。

  格但斯克港的繁荣景象是中东欧港口同中国日益往来密切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助力下,双方之间的物流更加高效。以宁波舟山港为例,它已与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克罗地亚里耶卡港等5个中东欧国家港口建立合作机制。累计开通集装箱航线14条。2022年,舟山港与中东欧五国港口共完成76.9万个20英尺当量集装箱运输,同比增长16.5%。

  加速物流合作

  “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物流方面一直有合作,这也是中东欧国家发挥地理优势地位的一个主要体现。”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中东欧研究室主任刘作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除了南欧希腊的比雷埃夫斯,我们还在东欧有很多有合作的港口,同时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下一直有内河航运合作项目。

  刘作奎认为,中国同中东欧国家航运方面合作潜力仍然比较大,“海运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比铁路更加明显。随着中国外贸进一步从疫情中恢复,以及中国经济的整体复苏,同中东欧的海上运输航运的合作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匈牙利布达佩斯经济学者福尔考什认为,许多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对华贸易的推动。在同中企开展港口物流合作方面,希腊的经验值得参考。中企与比雷埃夫斯港13年多的合作让比雷埃夫斯港从一个地区港一跃成为欧洲大港。中国的客户群非常庞大。

  有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对中国来说,港口和物流合作也有助于中企进一步推开中东欧投资合作的大门。西欧国家的高能源、人工成本等原因,已经让中东欧取代西欧成为欧盟投资和贸易的新目的地。维也纳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最新预测显示,2023年中东南欧的欧盟成员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2%,是欧元区(0.5%)的两倍以上。

  现在,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到物流合作中。电子商务巨头全球速卖通目前是波兰第二大电子商务零售商。据当地媒体报道,全球速卖通不断扩大其波兰市场,正在谋划在当地建立物流中心。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Shein也被曝将很快从波兰发货。在当地的一些新设施将作为其在中欧和东欧的分销中心,该公司还计划到2023年中期招募1000多个运营商。

  近日,中国快递菜鸟与德国邮政敦豪集团(DHL)宣布,由DHL收购菜鸟波兰子公司的部分股权。双方计划首期共同投资6000万欧元,持续建设当地配送网络,进一步扩大智能自提网络覆盖,在波兰建设自提网络。菜鸟此前启用了位于波兰华沙的分拨中心,并初步形成了东北欧整体物流基建,分拨中心可互相协同,实现分拣、集包和中转等,最终通过末端宅配和自提网点送达消费者, 进一步优化物流时效。

  释放潜力

  刘作奎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虽然铁路的运输能力没法跟海运相比,但是目前中欧班列起到的作用也十分重要。随着中国-中东欧航运需求的逐渐打开,有望同中欧班列一起帮助中国-中东欧物流合作释放更大的潜力。

  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欧班列运行稳健增长。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四个月中欧货运列车班次同比增长17%至5611趟。在此期间,通过货运列车运输约60.9万件20英尺标准箱(TEU)货物,比一年前增长32%。截至4月底,中欧班列国内始发城市达到109个,通达欧洲25个国家的211个城市。

  匈牙利是中东欧国家对接中欧班列最成功的国家之一。“中国和匈牙利联手开发新的物流中心”,铁路物流信息网站Railway.supply近日报道称,布达佩斯将新建一个10万平方米的中欧物流贸易交流中心。该项目将获得超过3000万美元投资,目标是创建一个可执行仓储、配送、整合、捆绑和转口贸易等功能的物流中心。计划2024年初投产,年储运货物超过400万吨。

  匈牙利于2015年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成为第一个签署此类协议的欧洲国家。匈牙利布达佩斯经济学者福尔考什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10年,匈牙利通过中欧班列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的金融、旅游和物流的重要枢纽,也推动将中欧班列的影响力辐射到更多周边国家。

  谈起中欧班列,来自斯洛伐克的经济记者玛利亚回忆称,2017年,当来自中国的首列试验货运列车抵达首都布拉迪斯拉发时,引起全国轰动。2021年,该国第一列东行集装箱列车从布拉迪斯拉发附近出发开往西安市,运送婴幼儿饮用水等当地产品。她表示,中国市场的需求令当地企业震惊,2022年有斯洛伐克葡萄酒商通过中国直播卖货,不到半小时就卖出上千瓶酒。中欧班列有助于对接两国的需求。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