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甲子岁月峥嵘 非洲团结自强开新篇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一甲子岁月峥嵘 非洲团结自强开新篇

来源:新华网2023-05-27 14:33

  新华社亚的斯亚贝巴5月25日电 (国际观察)一甲子岁月峥嵘 非洲团结自强开新篇

  新华社记者汪平

  非洲联盟(非盟)的前身非洲统一组织(非统)25日迎来成立60周年的日子。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这片古老大陆。

  60年前,非统宣告成立,开启了非洲国家联合自强、共同发展的新篇章。60年来,非盟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团结带领非洲国家在发展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引领非洲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中非友谊历久弥坚,双方休戚与共、守望相助,合作不断向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方向发展,向着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目标迈进。

  团结统一的象征

  1963年5月25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31个非洲独立国家领导人通过并签署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统。5月25日也被定为“非洲日”。自此,非统成为非洲最大的区域性组织,是非洲大陆团结与统一的象征。2002年7月,非盟正式取代非统,肩负起维护非洲和平与稳定、实现非洲发展与复兴的神圣使命。

  非统成立后,非洲的独立解放运动蓬勃发展。非盟委员会主席穆萨·法基25日评价说,非统的成立是集体追求政治自由、和平和社会繁荣的结果,这是非洲大陆发展的先决条件。自成立以来,非统在促进非洲各国人民间谅解和国家间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所有成员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就非洲共同关心的问题采取协调一致的立场,有效捍卫了非洲利益。

  这是5月25日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拍摄的自由雕像。新华社发(马丁·姆班圭塔摄)

  非盟取代非统后,在机构建设和政策引领、经济一体化、和平与安全等方面取得诸多成就。2021年1月,非洲大陆自贸区正式启动,非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去年6月,世界银行与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处共同发布报告认为,非洲大陆自贸区有望为非洲带来巨大发展机遇,预测到2035年,非洲国家有望新增1800万个就业岗位,帮助500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

  非盟还在冲突预防管理、冲突后重建及和平建设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去年11月,在非盟主导下,埃塞政府和反政府组织“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在南非达成和平协议,决定结束在埃塞北部长达两年的武装冲突。

  与此同时,专家指出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如今面临着维护地区和平、实现经济复苏、应对气候变化、缓解粮食供给紧张等重重挑战。非盟需要带领非洲国家进一步加强团结合作,更加充分地发挥其自然禀赋优势,从而激发出更大的发展潜力。

  中非关系驶入“快车道”

  不管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非友好合作一如既往。如今,中国切实践行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中非关系发展按下了“加速键”,驶入了“快车道”,迈入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

  中非合作不断深入,给非洲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在东非的非洲之角,蒙内铁路和亚吉铁路延绵千里,构筑起地区发展的“两轴”;在西非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解决了该国七分之一人口的吃水用水问题;在南非,德阿尔风电项目年发电量超过7.5亿千瓦时;在北非的阿尔及利亚,面额500第纳尔纸币上的阿尔及利亚一号通信卫星由中国研制和发射,其信号可以覆盖该国全境。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亚蒙巴萨,当地民众在中国承制的蒙内铁路首批内燃机车旁载歌载舞。新华社记者孙瑞博摄

  中非坚持携手前行,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范例。中国医疗队驻守在40多个非洲国家,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在同埃博拉等疾病的抗争中守护生命;从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到西临大西洋的塞内加尔,中国农业专家和非洲兄弟在田间地头共同劳作,分享减贫经验;在吉布提、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国,一所所鲁班工坊为非洲发展职业教育增添助力。

  肯尼亚国际问题专家卡文斯·阿德希尔表示,在中国支持下,非洲取得了可喜的发展成果。中国和非洲人口相加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非中密切合作,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对于促进全人类福祉至关重要。

  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大学教授科斯坦蒂诺斯·贝尔胡特斯法表示,中非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密切协调配合,展现了务实合作,维护了多边主义精神,堪称国际合作的典范。

  独行快,众行远。中非如今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迎来新的重要机遇,将继续心手相联,奋勇向前,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促进双方合作提质升级,全力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云南屏边:“绣”出致富路

  • 上海历史博物馆馆藏银器展首尔开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