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澳大利亚独立学者质疑西方涉疆谎言 却遭疯狂“网暴”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澳大利亚独立学者质疑西方涉疆谎言 却遭疯狂“网暴”

来源:新华社2023-05-27 14:30

  新华社悉尼5月26日电(记者郝亚琳王琪)莫琳·许贝尔居住在澳大利亚。她在社交媒体上质疑炮制新疆谎言的西方“大V”,表达了想去新疆眼见为实的愿望,就被对方带节奏地攻击。她的个人账号不仅被当作“宣传工具”,遭到“网络围攻”,甚至还被人举报禁用。

  “他们宁愿我是一个机器人,不希望我是一个真实的人,”这位独立学者同丈夫罗伯特·许贝尔日前在墨尔本近郊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就因为他们不喜欢我和他们有不一样的说法。”

  “我不在乎西方媒体说什么”

  2021年,许贝尔就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质疑西方涉疆谎言炮制者之一的阿德里安·岑茨(自取中文名“郑国恩”),指出他所谓新疆存在种族灭绝的报告并不是基于实地研究,还可能受到有关势力的资助,因此缺乏证据和公正性。

  岑茨随即声称,许贝尔“不加批判地传播关于新疆的政治宣传”,还将许贝尔的个人账号“挂”了出来。这种“带节奏”的操作,引来一些网络暴民对许贝尔的攻击。

  风波过后,许贝尔依然勇敢地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对一些涉华问题的观点,结果又被“盯上了”。今年3月,许贝尔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我计划2024年去新疆,去研究维吾尔族为新疆经济增长做出的实际贡献,了解他们的人口增长情况。”

  莫琳·许贝尔社交媒体个人账号的截屏。

  但就是这样一则贴文,让她再次在社交媒体上受到攻击。

  自称是媒体编辑的伊德里斯·艾哈迈德留言称她是“廉价的宣传者”“不知羞耻”。澳大利亚新闻网称,许贝尔因为经常发表支持中国、谴责美国的内容,她的社交媒体账号被指控为“精心设计的虚假账号”,“被视为中国复杂的扩大网络影响力行动的一部分”。

  莫琳·许贝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归清摄)

  “我不在乎西方媒体说什么,那也影响不了我。”许贝尔对记者说,“幸好我不从政,也不为政府工作,否则我可能会有麻烦。我也从来没打算进入这些领域,所以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讲真话。”

  许贝尔的经历因媒体报道而为更多人所知。她现在已在个人账号上将这条想去新疆看看的发布置顶,收获了上千个赞。

  关注中国新疆、脱贫等话题

  “我没有受雇于中国政府,我不是机器人,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许贝尔说。

  她出生于英国,19岁来到澳大利亚。她的丈夫罗伯特是澳大利亚人。在采访中,罗伯特对妻子在社交媒体上遭遇的不公平待遇深感愤怒。

  莫琳·许贝尔同丈夫罗伯特一同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归清摄)

  许贝尔通过自己结识的中国人了解到一些关于中国的情况,发现同自己在部分西方媒体上看到的内容并不一样,于是萌生了要去中国实地探访的念头。她本人对地缘政治话题很感兴趣,作为独立学者,希望能在新疆之行中以严谨的学术方式去研究一些问题。她计划在出发前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提供给一些学者和院校,听取他们的建议。

  “没有什么比得上田野调查,如果不能亲身实地探访,和当地人聊聊,你就无法获得一手信息,所以我必须得去一趟。”许贝尔说,“亲眼看,亲自感受,再记录下来。”

  她说,希望在新疆能尽可能地贴近当地人的生活。除了新疆,她还计划去成都、上海、北京旅游。

  他们夫妻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租金相对低廉的出租屋。因此,她也对中国扶贫话题很感兴趣。

  “在我成长的年代,中国一直被描述为一个贫困国家,但中国现在已经让很多人脱离了贫困。”她说。

  “反华叙事运动从未停止”

  许贝尔的遭遇并不鲜见,再次暴露部分西方媒体以及一些所谓学者的“反华叙事”之害。

  去年10月,澳大利亚新闻网曾在报道中说,一些博主在不同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推介新疆美景美食的视频,有些人甚至讲英语或配英文字幕,报道声称这些人都是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

  2019年,澳新地区媒体监测和分析机构Streem发布了一份报告,搜集并分析了澳大利亚28家所谓“主流媒体”的报道内容后发现,他们涉华报道不仅数量大幅增加,而且大部分都是负面内容。

  曾担任澳总理内阁部主管、澳驻日大使等职务的约翰·梅纳杜近日在其创办的时事评论网站上刊文直言,从香港问题、新疆问题到所谓的“债务陷阱”问题,部分西方媒体的“反华叙事运动从未停止”。

  约翰·梅纳杜所创办时事评论网站上的文章截图。

  他还在文中给出了一个鲜明“对比”:“当然,这些白人媒体的‘专家们’可从来不提美国遍布全球的800个军事基地——其中一些直接威胁中国,他们也不会提及我们在美英澳三国机制下配合美国给中国带来的威胁。”

  -END-

  策划:倪四义

  监制:冯俊扬

  统筹:谢鹏 闫珺岩 徐海静

  执行:孙浩

  记者:郝亚琳 王琪

  报道员:胡泾辰 归清

  视频参与记者:孙少雄 周生斌 周晔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国家文物局通报重要考古成果

  • 抢收、晾晒、烘干——豫南夏收一线见闻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作为贵州本地数字货运平台,满帮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创新,把车货匹配时效从数天大幅缩减到分钟级别。
2023-05-29 10:06
早上7点半,河南省柘城县辣椒育苗基地工作人员张红霞准时来到温室大棚。
2023-05-29 10:04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