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来源:环球资讯广播2023-05-27 10:17

  离潜在的债务违约最后期限只剩短短几天,美国两党还在激烈缠斗。民主党坚称债务是两党的共同问题,提高债务上限是国会的“宪法义务”;而重新掌控众议院的共和党人坚持要求民主党先同意削减政府开支,再谈提高债务上限。

  但让人无语的是,执意要白宫和民主党人缩减政府开支的共和党,却一点也不考虑削减美国庞大的军费开支这个可以立竿见影取得效果的选项。

  近日,领衔共和党谈判团队的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称,债务危机的问题在于开支而非收入,共和党人不考虑拜登通过税收增加政府收入的建议,而削减国防开支也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国会山报》报道截图

  明明强调花钱太多,却又不愿对军费这个“花钱大头”下手。在当下的美国,这样的自相矛盾其实一点也不奇怪。

  “美国的债务违约不是经济问题”

  近年来,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的年均军费预算占全球军费总支出的40%以上,超过排在它之后15个国家的总和。目前,美国仍在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800个军事基地,在外驻军人数多达17.3万人。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

  最为讽刺的是,恰恰是穷兵黩武的本性导致了美国债台高筑,以至催生出债务上限这个党争问题。百多年前,美国国会首次为联邦政府设置债务上限,就是为了简化筹措军费的程序,自此以后,随着美国发动和卷入的战争和军事行动越来越多,美国靠着美元霸权的加持,举债的手笔也越来越大,提高债务上限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随着债务的“指数级暴增”,美国国会历史上已上百次提高债务上限。仅自1960年以来,就提高债务上限78次,平均每10个月一次。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债务上限被提高到了已在今年1月触顶的31.4万亿美元。此时的美国债务规模已经比1917年首次设限时的135亿美元飙升了2000多倍。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举债无度,无论是再次提高上限还是发生债务违约,都势必会导致美元贬值、通胀失控,侵害美国的债权与国家信用。但在美国政客眼里,这些似乎都没有“维持甚至增加庞大的军费”重要。他们甚至不惜让政府短时间关门,也不会削减军费,因为能保证所谓“国家安全”的不是经济健康、债务可控、信用良好,而是连年高涨的军费。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以党争为基本特征的“美式民主”常态下,涉及国计民生的任何法案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几乎都难似登天。但在政客们看来,“该花的钱”美国一分都不会省。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军费开支达到877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总额的39%,继续保持全球最大军费开支国的地位。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网站截图

  而在美国政府3月公布的2024财年预算案中,军费支出进一步增加到了8860亿美元,再创二战后新高。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白宫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图表

  这实际上是以美国公民的福祉为代价,支撑美国的全球霸权野心。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根据美国布朗大学的预测,到2050年,仅阿富汗战争债务的利息成本就可能达到6.5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公民支付2万美元。

  正如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日前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嘲讽的那样:“所有人都清楚,美国人花得比挣得多。美国人眼前的‘宴席’,全靠印钞机和布满全球各地的军事基地。美国历届总统都明白,债务违约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的晴雨表。”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5月21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截图

  联合国秘书长前特别顾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近日就刊文直言,美国政府债务高企主要是由美国“沉迷于战争和军费开支”造成。

  萨克斯援引美国布朗大学“战争代价”研究项目报告数据指出,美国政府债务从2000年的3.5万亿美元(占GDP的35%)攀升至2022年的24万亿美元(占GDP的95%)。而据布朗大学的统计,从2001财年到2022财年,美国的战争费用高达8万亿美元。

  而根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的数据,如果美国保持当前政策不变,到2052年美债将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85%。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共同梦想”网站刊发的杰弗里·萨克斯文章截图

  萨克斯认为,控制持续存在的美债危机的方法就是停止美国发动的战争,关闭在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军事基地,并削减军事开支。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共同梦想”网站刊发的杰弗里·萨克斯文章截图:如果美国用真正的外交和军备协议取代其选择的战争和军备竞赛,军事预算可能会被谨慎而大幅度地削减。

  “打仗能让造炸弹和飞机的企业开心”

  这不是有识之士第一次发出类似呼吁,但美国的当权者显然不会照做,而且在党争加剧、政治极化的当今美国,国会两党对增拨军费的态度却罕见地统一。原因就在于:为了实现“军工复合体”中政客和军火商的利益共享,没有谁愿意对巨额军费稍有质疑。

  这就说到了美国近来所做的第二件“怪事”: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在日本出席七国集团(G7)峰会期间一反常态,意外地在援乌F-16战机问题上松了口,同意盟国向乌克兰提供这种敏感的美制战机。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空天力量杂志》报道截图

  拜登为何不惜冒着进一步激怒俄罗斯和升级冲突的危险转变口风?多家媒体揭出了其中奥妙:F-16的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美国乃至全球头号军火商,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公司首席运营官弗兰克·圣约翰早在今年1月就表示,他们将扩大F-16战机的生产,以保证“任何想向乌克兰转让战机的第三方”库存充足。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雅虎新闻网报道截图

  而随着援乌战机被提上日程,美国国防部官员表示,除了美国盟友可以为乌克兰战斗机飞行员进行培训,另一个选项就是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作为私人承包商提供培训。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事实上,随着美国持续拱火乌克兰危机,美国军火商正在大发横财。以洛克希德·马丁为首的美国军火商的利润在2022年创下纪录,多家企业股价在年底都达到或接近历史最高点。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广播公司用“大赢家”来形容美国军火商。报道称,2022年,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股价上涨了40%;洛克希德·马丁的股价上涨了37%。“总的来说,战乱局面让牟取暴利变得更容易”。

  当然,一个巴掌拍不响,军火商再牛,也得有军工复合体里的其他伙伴帮衬。军火商年复一年斥巨资游说华盛顿政客,美国军费不涨都难。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公开秘密”网站报道:自2001年以来,军工企业雇佣了2700多名游说者,仅今年至今,就有708名游说者为军火商工作。今年第一季度,军工复合体为游说花费了3860多万美元。

  就连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也承认,“美国国防部只想打仗,这样就能让那些造炸弹和飞机的企业开心”。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联社报道截图

  杰弗里·萨克斯发文嘲讽道,“只有勇敢的国会议员才会投票反对军工企业游说,但勇敢肯定不是国会的标志”。

  文章指出,以和平为导向的外交政策不会受到公众的反对,但肯定会受到军工游说团体的强烈反对。“军工复合体经常用漫画风格描绘美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恶棍’来吓唬美国人民。我们一再被告知,战争对美国的生存是必要的”。

  文章坦言,“压制军工游说集团是恢复美国财政秩序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是把美国乃至世界从美国邪恶的游说政治中拯救出来所必需的”。

美国做的这些“怪事”,原来都是为了它!

  △美国“共同梦想”网站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王全文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张哲

  监制丨江爱民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