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欧班列织起中国与中亚合作“金色网络”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欧班列织起中国与中亚合作“金色网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5-25 09:56

  5月18日下午,陕西省西安市国际港务区艳阳高照,哈萨克斯坦小伙儿阿金汉·别杰洛夫在工地上兴奋不已。中哈(西安)商贸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场站项目开工仪式正在这里举行。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的重要货物集散基地。作为哈铁快运股份公司(简称“哈铁快运”)员工,阿金汉见证了这个他期待已久的时刻。

  “有了这个场站,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物流往来多了一个‘大本营’。”阿金汉说,“中国与中亚国家合作越来越紧密,中欧班列织起中国与中亚合作的‘金色网络’。”

  “钢铁驼队”,往来繁忙

  “这是哈萨克斯坦境内40尺集装箱的最新价格”“货柜已经到达中国霍尔果斯海关”“这个物流方案涉及新线路,我还在和同事确认”……不到上午9时,阿金汉还没到办公室,就开始手机办公,一一回复中国客户的各种问题。

  作为哈铁快运中国西安分公司物流销售高级经理,阿金汉的主要工作是为中国客户提供途径哈萨克斯坦、运往欧洲和中东多地的中欧班列物流服务。向客户随时更新集装箱价格,“盯紧”货物通关、换装流程,处理货物报关审批相关事务,与同事沟通新物流方案可行性……刚到西安两周,阿金汉已经快速适应了“随时在线”的工作模式。

  “我能切身感受到,我们公司承接的中欧班列物流业务量在快速增加。我们每天都和在哈萨克斯坦的同事打电话、发邮件、开视频会议,手机总是消息不断,忙得脚不沾地。”阿金汉说。

  阿金汉的忙碌工作状态,与中哈物流合作不断深化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建设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开辟新的铁路线;“霍尔果斯—东大门”经济特区无水港投入运营;哈萨克斯坦在里海周边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大型物流基础设施……得益于中哈两国物流领域合作不断推进,中欧班列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间奔驰得更加顺畅。

  据哈萨克斯坦官方统计,2022年,中哈两国铁路货运量达2300万吨,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哈货物运输量超过700万吨。中国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6.5万列,运输货物超600万标箱,货值达3000亿美元。中欧班列已有82条线路开通运行,其中途经中亚的中欧班列在开行总量中占比近80%。中欧班列“钢铁驼队”在中国与中亚各国间串联起物流往来网络,也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商机带到中亚地区。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的运输和物流枢纽。中欧班列不仅联通了中国与欧洲多国的物流网络,也让沿线国家的货物在哈萨克斯坦‘集结’,运往其他中亚国家,丰富中亚各国市场,加深中亚经贸联系。”阿金汉说。

  钱包更鼓,笑容更甜

  “我的许多同事都是铁路工程专业毕业,之前他们主要参与哈萨克斯坦铁路建设工作,现在主要从事与中欧班列相关的工作。我有个直观感受,随着中欧班列业务越来越繁忙,大家的工作收入越来越高了。”阿金汉说,中欧班列的吸引力体现在生活的许多细微处。

  来西安后,阿金汉被满街行驶的新能源汽车吸引。“最近,我接触到一些从中国运往哈萨克斯坦的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物流订单,我们公司正在探索符合锂电池国际运输要求的新物流方案。可以预见,未来,会有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出现在中亚国家的街道上。新能源汽车和相关零部件的铁路运输对我们来说一定会是一笔大买卖。”阿金汉说,“我期待哈萨克斯坦也能逐渐普及新能源汽车。到时候,我也要买一辆炫酷新车。”

  中欧班列凭借时效快、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新选择。阿金汉的直观感受,是中欧班列联通中国与中亚经贸往来的一个生动“微镜头”。据统计,2022年,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额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700亿美元。中国对中亚出口合计4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3.3%;自中亚进口合计27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今年前3个月,中国与中亚贸易额同比增长22%,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中国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中亚国家第一大或主要贸易伙伴。

  从出口工程机械、农机产品、灌溉设备、新能源汽车到进口食用油、小麦,面粉、绿豆、药材等,中欧班列中亚方向的进出口贸易货物“清单”琳琅满目。

  来自中亚的面粉、食用油,在西安市民的餐桌上变成飘香馍馍;中国出口的农机,在中亚的农田上协助当地农民播种、收获;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不出10天就抵达越南市场……正如阿金汉感受到的,中欧班列不仅织就了一张覆盖欧亚的宏大物流网络,更丰富了中国和中亚民众的“买菜篮”和“购物车”,也让许许多多像阿金汉一样从事中欧班列相关产业的中亚青年钱包更鼓,笑容更甜。

  加速前进,马力十足

  最近,阿金汉忙着在西安各大商务区转悠,给公司物色新办公地点。

  “西安招商局丝路中心、中西部陆港金融小镇、西安中铁卓越中心……这些西安国际港务区新修建的办公楼都非常现代化,太漂亮了。”阿金汉说。

  2005年,阿金汉作为大学留学生第一次来到中国,在西安度过了1年的学习时光。时隔18年,阿金汉再次回到西安,国际港务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规模巨大的集装箱码头、堆场和物流园,建设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开放政策,都让他感受到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

  如今,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建设正展现勃勃生机。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此集散,为深化中国同中亚合作、促进双向物流畅通发挥重要作用。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货物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年位居全国前列。今年一季度,长安号开行超过1100列,同比增长40%。

  “未来,西安将成为中欧班列货物运往中国各地的重要节点。我们公司也计划扩大西安分公司的规模,拓展在中国的物流业务,抓住中欧班列加速前进的机遇。”阿金汉说。

  中国—中亚峰会期间,阿金汉现场参与了中哈(西安)商贸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场站项目开工仪式,再次见证了中哈物流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场站建好后,中哈两国的物流往来将更加高效便利,中国与中亚间的经贸往来也将更加通畅快捷。”阿金汉充满自豪。

  不仅如此,中国—中亚峰会也为中欧班列发展擘画蓝图。《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指出:各方强调,应巩固中亚作为欧亚大陆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加快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发展中国—中亚—南亚、中国—中亚—中东、中国—中亚—欧洲多式联运,包括中—哈—土—伊(朗)过境通道,途经阿克套港、库雷克港、土库曼巴什港等海港的跨里海运输线路,发挥铁尔梅兹市的过境运输潜力。

  “《宣言》的这部分内容与我们中欧班列物流行业发展紧密相关。我感受到了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推动互联互通的信心和决心。中欧班列马力十足,我们更是干劲十足。”阿金汉说。(本报记者高 乔)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25日 第 06 版)

[ 责编:丁玉冰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