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世界说】美媒:有意为之!美国严重且普遍的贫富文化是制度设计造成的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世界说】美媒:有意为之!美国严重且普遍的贫富文化是制度设计造成的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05-25 09:45

  中国日报网5月24日电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站21日刊登的评论文章指出,美国社会学家马修·戴斯蒙德(Matthew Desmond)在其新书《由美国造成的贫困》(Poverty, By America)中指出消除贫困的运动可以超越美国严重分裂的政治。许多美国人都知道戴斯蒙德的核心论点是真实的:美国的制度被操纵和设计,有利于那些已处于有利地位的人,而且种族隔离助长了美国 "私人的富裕和公共的肮脏"。

  美国政客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残酷而诚实的观点——贫困在美国的普遍存在是有意为之的,目的是让富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方式。与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其他25个发达经合组织国家相比,美国的贫困率要高得多,且更为极端。

  文章提到,对于美国是如何成为一个经济极端的国家?那些在底层挣扎的人是如何陷入根深蒂固的、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德斯蒙德认为,贫困是由三个典型的美国习惯造成的:对穷人的剥削;对富人的补贴;以及有意将富人和穷人隔离开来,使机会被囤积起来,社会流动很少。他承认,反黑人的种族主义加剧了美国人对公共福利支出的反感。

  文章作者、美国乔治敦大学法学教授谢里尔·卡辛(Sheryll Cashin)指出,德斯蒙德描绘了一幅许多美国人都参与其中的、充满道德风险的系统的清晰图景。高薪人士作为消费者从其他人的贫困工资中获益。随着企业削减或外包工作,工资停滞不前并反对工会时,富人们的股票投资不断膨胀。他们得到了免费支票,而穷人则从银行和 "发薪日 "贷款人那里得到了高利贷的费用。同时,只允许单户住宅的分区法规造成了人为的住房稀缺,提高了富人们的财产价值,却把高成本和无家可归的问题强加给其他人。德斯蒙德认为,种族隔离助长了 "私人的富裕和公共的肮脏",因为富裕的人退出了公共机构,而社会则系统地剥夺了普通人需要的公共产品。

  德斯蒙德在书中还展示了美国联邦政府如何通过税法极大程度地补贴富人。2021年,美国在税收减免上花费了1.8万亿美元,放弃了原本应该缴纳的税收,其中大部分流向非常富有的人。例如,由于跨国公司和富裕家庭的避税策略,美国每年损失超过1万亿美元的未缴税款。如果像德斯蒙德所说的那样,完全可以通过关闭无意义的税收漏洞找到大量资金来消除贫困,为什么不这样做呢?他指出,2019年,法国和德国等其他西方民主国家的税收收入占其GDP的38%,并广泛投资于公共产品,而美国约占其总收入的25%,且美国 “向富裕家庭提供大量政府福利,拒绝起诉逃税者”。

  卡辛表示,废除贫困的道德观能否控制或克服选举政治的操纵,特别是由共和党主导的立法机构通过压制选民和极端的选区划分来限制多数人的意愿,这点还有待观察。这让人们回到了种族划分的作用,以及如果美国要消除极端的系统性不平等——所有肤色的人都在遭受着这种不平等——就必须超越种族分裂。

  德斯蒙德在民意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经济对富人有利,对穷人有害;富人没有支付他们应缴的税收;以及应该有15美元的联邦最低工资。反黑人的政策和言论是创造野蛮的不平等制度的核心,这些制度伤害了所有人,而反黑人的过程继续维持着隔离制度。但是,直接努力修复对黑人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害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反作用,或者被政治右派用来招揽选民。

  德斯蒙德还提到,美国黑人受到了不成比例的伤害,特别是历史上和当代的住房重划线和歧视。他在书中呼吁废除美国的住宅种姓制度,并主张支持促进种族平等和修复历史上被剥夺资金的黑人社区的政策——以及遭受政府和私人机构掠夺和剥夺投资最多的公民。

  (编译:马芮 编辑:韩鹤)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科技创新应用“点亮”2023中关村论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高性能纤维素基纳米纸材料,其在极端条件下仍可保持优异的机械和电绝缘性能。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2023-05-26 09:25
立足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时代要求,如何向戈壁沙漠要效益、要农产品?让我们走进四地设施农业现场,感受“唤醒”沉睡戈壁和茫茫沙漠的神奇力量。
2023-05-26 09:23
北京人艺经典话剧《茶馆》采用8K技术录制,通过网络平台观看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掀起线上看话剧热潮;多位歌手视频平台开唱,线上演唱会引发现象级传播……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让舞台艺术的作品呈现、演出场景发生了颠覆式变化。
2023-05-26 09:22
这颗卫星是“一国两制”下澳门和内地合作的产物。卫星升空后将至少在轨运行五年,为年轻一代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开发先进科学数据产品服务提供平台。
2023-05-26 09:22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严峻挑战,创新发展、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
2023-05-26 09:2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2000年前后,不少省市就政务信息的开放共享等制定了地方性法规或政府规章,但随着数据立法的兴起,多数地方的政务信息立法被废止。
2023-05-25 10:05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对他们提出殷切期望。一个个科技小院如种子般播撒开来,向下扎根、向上生长。2009年,全国第一个科技小院在河北省曲周县成立,到今天,全国已建立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份;此外,科技小院模式还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推介,逐渐走向世界。
2023-05-25 10:05
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集北斗导航、5G通讯、无人驾驶等前沿技术于一体。专家表示,去年以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呈现规模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拉动。
2023-05-25 10:08
5月24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正式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以下简称“禁止清单”)。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请托行为禁止清单(征求意见稿)》基础上,此次正式发布的“禁止清单”对科研人员、依托单位、评审专家和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人员的24类行为进行了规定。
2023-05-25 10:07
2022年底,按照科技部等八部委《关于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的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涉及21家科研单位和6个地方、为期2年的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拉开序幕。
2023-05-25 06:05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龙替代化石基尼龙、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今天,这些原料都可以在工业厂房里生产出来。
2023-05-25 06:05
目前,高三学子们已进入高考冲刺阶段,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75%的学生在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会给考生造成一定影响。
2023-05-24 09:31
产业转型可能带来人力资源供给与岗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而在广东中山,当传统的产业工人遇到数智化转型,又会呈现怎样的情形?
2023-05-24 09:29
23日12时30分许,2023年珠峰科考13名登顶队员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之后,他们将完成峰顶雪冰样品采集等重要科考任务。
2023-05-24 09:19
今年以来,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增势迅猛。
2023-05-24 09:17
近日,农业农村部在各省推荐基础上遴选发布2022年十大农作物、畜禽、水产优异种质资源,旨在提升全民资源保护意识。
2023-05-24 09:17
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
2023-05-23 10:52
中国以19373.35位居全球第一,美国为17610.47,前10名还包括德国、英国、日本、法国、韩国、加拿大、瑞士和印度。
2023-05-23 09:33
自2008年起,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组织300多位专家,全面系统地收集整理公开发表的中国生物物种数据,分类学专家对每条数据进行审定确认,最终汇编成《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2023-05-23 09:29
22日,青海省林草局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该名录对于学术研究、政策制定、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编目和保护、科学普及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2023-05-23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