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G7,真的过时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5-23 20:51

  在连绵不绝的批评声和抗议声中,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终于草草收场了。

  在当前疫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早早就提醒:G7应当同主要国家就气候变化和发展问题进行“积极对话与合作”,不要将世界“一分为二”。

  伊朗英语新闻电视台报道截图(题图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但从会议具体内容看,这个由美国主导的小圈子虽然煞有介事地将所谓“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以及“加强与全球南方的联系”列为两大优先议题,却仍在复读所谓“民主对抗威权”的陈词滥调,鼓吹“脱钩断链”的歪理邪说,不但没给世界带来任何福音,反而埋下了更多分裂和动荡的种子。

  要“去”的“风险”正是“美国的胁迫”

  继续拱火乌克兰危机,是美国所谓“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话术中的必有之意。

  在此次G7峰会上,美国总统拜登不仅宣布了对乌最新军援计划,还在援乌先进战斗机问题上首次松了口,其服务自身战略利益的真实用心,昭然若揭。

  令人颇感讽刺的是,从这场峰会召开之前直到结束,“不要G7”“不做战争帮凶”“G7峰会是战争会议”等抗议声从未中断。

  发出这些声音的不只有日本民众,更有来自美国、法国、韩国和菲律宾等其他国家的抗议者。

  日本抗议者表示:“G7峰会只服务于少数西方大国利益,这样的峰会我无法苟同。”

  法国抗议者表示:“我反对G7峰会,因为这是战争会议,根本就不是为了世界和平而举行的。”

  美国抗议者表示:“虽然G7峰会是美国主导的,但并不符合美国人民的利益。很多美国人都在对美国挑动战争说‘不’。”

  同样令人感到讽刺的是,自身经济一塌糊涂、正临近债务违约悬崖的美国不仅不反躬自省,反而极力推动将所谓“经济安保”“去风险”写入会议附属声明,贼喊捉贼地叫嚷反对他国“经济胁迫”。

  这套把戏就算在G7内部也难以服众。因为对于美国破坏国际经贸规则、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无理打压别国企业的霸凌行径,其他G7国家早有惨痛教训。

  往远了说,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等企业都曾是美国经济胁迫的受害者;往近了看,拜登政府的《芯片与科学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等无一不凸显“美国优先”的保护主义色彩,对外国特别是欧洲企业构成歧视。

  路透社: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让欧洲感到不安

  总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真正要“去”的“风险”,正是美国的胁迫!

  《南华早报》评论称,G7声称要对抗他国的“经济胁迫”,这种虚伪太过明显。

  报道援引美国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最新发表的《经济制裁对人类的影响》报告指出,全球27%的国家和地区受到不同程度的制裁,其中大部分是由美国实施或主导的。

  由于受制裁的国家和地区占世界生产总值的29%,制裁不仅使受害国民众陷入贫困,而且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拖累。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所警告的,美国的“敌对”政策很有可能将世界分裂成两个集团,使已经陷入困境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其他G7国家尝试向美国施加压力,要求它不要把世界一分为二,将会是个好主意。”

  法新社报道截图(题图为斯蒂格利茨)

  “被排除在‘G7+’之外没什么大不了”

  说完了美国版“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世界的荼毒,再来看看美国主导下的G7是如何“加强与全球南方的联系”的。

  就在这次G7峰会召开之前,国际慈善组织乐施会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G7许诺给中低收入国家的发展援助和气候援助迄今仍有约13万亿美元没有兑现。

  然而,这个习惯于爽约赖账的西方富国俱乐部,却反过来要求全球南方国家在2028年前每天偿还2.32亿美元的债务。

  乐施会官网截图

  乐施会临时执行董事阿米塔布·贝哈尔批评说,G7国家总喜欢把自己塑造成“救世主”,但它们实际上一直在执行致命的双重标准。

  “是时候揭穿G7的虚伪了:它们企图逃避责任,维持新殖民主义的现状。”

  “乐施会”官网截图

  尤其搞笑的是,这次G7峰会为了“拥抱全球南方”,还处心积虑地邀请了G7框架外的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等8个国家参会,希望拉拢这些国家与美西方的对手和敌人保持距离甚至划清界线。

  但舆论认为,动机不纯、诚意欠缺的G7已经很难取信于发展中国家了!

  路透社评论认为,G7要想赢得“全球南方”的心,就应该在维护和平、促进繁荣和保护地球等三个领域发力,但尴尬的是,G7在这三个领域全都记录不良。

  路透社:鉴于富裕国家(尤其是美国)一直未能兑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筹集1000亿美元的承诺,全球南方国家对西方持怀疑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值得注意的是,美西方一直极力拉拢的南非此次并未受邀参会。

  原因很简单:南非一直以来在乌克兰危机等国际问题上的独立自主立场犯了美西方的忌;而不久前,由美国驻南非大使无端指称南非“秘密向俄罗斯提供武器”引发的外交风波也让南非与美西方愈行愈远。

  对此,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发文指出,南非与西方关系紧张不是南非的问题,“而在于西方(尤其是美国)对待全球秩序的态度”。

  文章进一步认为,作为寻求实现国际政治经济民主化的新型合作平台,金砖国家和二十国集团(G20)正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形成制衡,也让“G7+”会议黯然失色。因此,作为金砖国家和G20成员的南非被排除在“G7+”之外,就没有什么大不了。

  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侯晨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