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亚国家新地标,“中国造”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亚国家新地标,“中国造”

来源:环球时报2023-05-23 15:30

  【环球时报赴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特派记者 谢亚宏于洋】编者的话:近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此次峰会达成丰硕成果,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为地区和平稳定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同中亚国家是友好邻邦和全面战略伙伴,中企也曾在中亚国家建造不少地标性建筑,成为双方世代友好情谊的见证。在当地,这些建筑有的是重要活动的举办场所,有的则成为受民众喜爱的热门打卡地。

  塔吉克斯坦的“希望之地”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北郊的独立与自由公园成为当地的最新地标。公园中央矗立着独立与自由塔,这座充分体现塔吉克斯坦民族风格特色的建筑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成为两国友好合作的最新见证。

  记者虽然此前常驻中亚,但并不知道这个新建筑。此次出差中亚期间,记者晚间在杜尚别街头看到了塔身发出的闪亮灯光,经询问后才来到这里。虽然天色已晚,公园里仍有不少市民正在休闲,公园周围全是新小区,可以看出来这里已成为政府打造的重点。

  独立与自由塔由中建西北院等单位设计,塔身和公园由中建新疆建工牵头建设,于2021年3月开工建设,以庆祝该国独立30周年,2022年初竣工,最终在2022年9月9日塔独立日当天投入运营并举行了盛大仪式。塔总统拉赫蒙在仪式上表示,这里成为世界塔吉克人的希望之地,承载着民族的光荣和希望。目前,国家许多重要活动都在公园内举行,今年杜尚别庆祝新年的云杉20多年来首次转移地点,放到了公园门前。

  该塔高121米,总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塔的上层91米,代表1991年独立,下层30米,代表独立30周年。其外形象征着生命之树,其根、干、枝象征着永恒的生命、繁荣和稳定。塔的顶端是一个高8米的王冠,在塔国历史上,王冠是国家地位、独立、国家财产和文明的象征,而在塔吉克语中“王冠”与“塔吉克”的词源相关,因此也在塔吉克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塔吉克斯坦国旗上也有王冠图案。塔的底部是一个八面金字塔,由7个入口组成,每个入口后均有一个展厅,中间则是一个5D电影厅。数字7在塔吉克和波斯文化中象征完美和幸福,根据塔吉克民族的传统信仰,天上有7座山和7个果园,每座山上都有一颗星星闪耀。二层则是杜尚别历史博物馆,收藏了杜尚别考古发掘期间发现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展品。最值得一提的是萨曼王朝统治者索莫尼的复制王座,通体由该国出产的黄金制成,镶嵌有钻石和其他宝石,花样纹案繁复,周边围绕着象征全国7座城市的7把金钥匙。塔的观景台位于14层,高94米。4个大望远镜可以饱览杜尚别的美景和城市活力。

  公园中央的独立与自由塔闪烁着霓虹灯,中间的屏幕上打出塔吉克斯坦国旗,令人印象深刻。塔底部外墙镌刻着14幅浮雕,依次展示了塔吉克斯坦从古至今的历史、文化和民族艺术,许多与波斯相关,比如居鲁士大帝、波斯与亚历山大的战役等,其中浮雕最后一幅描绘的是塔总统拉赫蒙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和平、建设国家的场景,从中可以了解塔吉克斯坦人民的奋斗历程和成就。

  哈萨克斯坦有座“北京大厦”

  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市中心,一座中式风格浓郁的高层建筑引人注目。走到大厦脚下,会看到木制的湛蓝色牌楼上,“北京大厦”四个大字金光闪耀。开业十多年来,大厦已经服务了成千上万的当地和国际客人,成为中哈友好的地标和见证。

  北京大厦坐落在阿斯塔纳经济开发特区内,邻近总统府等机构和国家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是一座集写字楼、酒店和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化五星级综合大厦,地上25层,地下2层。建筑总高度为120.8余米,共26层,总建筑面积43100平方米,占地面积9600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大厦楼顶是一座标准的中式楼阁,四角为中国传统的飞檐装饰。大厦由中石油建设管理,于2008年投入使用,作为写字楼的部分如今是许多中企在哈萨克斯坦代表处所在地。

  北京大厦内2009年正式开业的阳光酒店拥有150多间客房,是当时阿斯塔纳为数不多的五星级酒店。这里是包括记者在内的许多中国人在阿斯塔纳住宿的首选之地,原因第一是这里的服务风格与中国酒店类似,比较熟悉,房间内也有中国国标插头,这在遍地都是欧标的中亚国家不容易见。第二点当然是酒店里的中餐馆十分正宗,早餐也是中式,这对于常驻海外的人士是极大的加分项。2017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访问哈萨克斯坦参加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时就曾下榻这里,大厦内也经常举行使馆和中资企业及机构的各类公务接待活动。酒店目前拥有中哈员工300余名,其中90%以上为当地员工。

  北京大厦的23层楼顶是旋转餐厅,拥有各类包间及宴会厅,落地窗外优美的阿斯塔纳市景一览无余。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普及,前来品尝中式菜肴及举行宴会的当地顾客也越来越多。

  记者在北京大厦参加过许多活动,比如使馆各类招待会、国内代表团和企业在哈宣介会、“汉语桥”比赛等中哈文化交流活动等,许多中哈官方机构的会议会见也在这里举行,这里还会举办一些访问期间的配套活动。

  打造乌兹别克斯坦“新高度”

  坐落于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市中心的塔什干新城国际商务中心,是乌兹别克斯坦总统米尔济约耶夫2016年就职后宣布建设的大型城市建设项目,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被认为是乌兹别克斯坦进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项目。塔什干新城最醒目的三座地标建筑是由中国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阿洛卡、阿萨卡和工业建设三所银行的总部办公楼,预计今年年底前启用。从棚户区变金融区,从老破旧变成新地标,这三座地标建筑的建设过程成为“一带一路”上中国速度、中国质量和中国标准的生动案例。“乌方选择中国企业作为这三座地标性建筑的建设者,充分显示了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我们充分发挥自身在超高层建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优势,打造出了让各方满意的作品。”上海建工驻乌兹别克斯坦代表处总经理庞声建介绍说,三座大楼高度分别为159米、142米和135米,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筑充分考量了三家银行的个性化与差异化需求,无论在实用性还是工艺性上都达到了乌兹别克斯坦的最高标准。

  乌兹别克斯坦处在地震活跃带上,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毁灭性的地震灾害,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一直禁止在首都建设超高层建筑,因此国内建筑行业缺乏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标准、建造能力和相应的建筑材料,而这三栋地标建筑的抗震等级达到九级,是乌兹别克斯坦建筑史上从未有过的。“抗震九级在世界范围内也较为罕见,为达到抗震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在建造技术方面的优势,比如在墙体结构连接处安装抗震阻尼器,在混凝土结构中额外添加钢结构增强建筑强度等。在近期土耳其、叙利亚发生地震造成严重损失后,乌兹别克斯坦媒体也对我们的抗震设计进行了很多报道,得到了当地民众的认可。”上海建工项目副经理顾晛说。

  为了解决高层建筑施工所需的特殊混凝土问题,上海建工与当地的混凝土供应商进行了联合实验,将中国的技术与当地的工艺进行合作改良,生产出了符合标准的混凝土,目前每天可提供1000立方米混凝土。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已累计为当地社会创造了数千就业岗位。今年25岁的娜塔莉娅·特洛伊妮娜从项目开工就加入了建设团队,在过去3年多的时间她一直奔波在工地与业主之间,眼见着三幢高楼一幢接一幢地拔地而起,心中尤其感慨。“中国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态度让人敬佩,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能够保质保量完成这一项目,更是不容易。”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