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代表:在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不得人心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代表:在世卫大会炒作涉台问题不得人心

来源:新华网2023-05-23 10:09

  新华社日内瓦5月22日电 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22日做出决定,拒绝将个别国家提出的所谓“邀请台湾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卫大会”的提案列入大会议程。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陈旭在日内瓦向媒体吹风指出,世卫大会连续7年拒绝涉台提案,充分证明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支持,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也再次表明在世卫大会炒作涉台提案问题没有出路、不得人心。

  陈旭表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也是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应有之义。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和法理事实不容置疑,更不会因为个别国家为台湾当局撑腰打气而改变。台湾地区参加包括世卫大会在内的国际组织活动必须按照一个中国原则处理,这是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和世卫大会25.1号决议确认的重要原则。本届大会开幕前,近140个国家向中方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湾参加世卫大会的立场,近百个国家就此专门致函世卫组织总干事或公开发表声明,表达对中国人民反对“台独”分裂活动、争取完成国家统一的正义事业的理解和支持。任何歪曲事实、否定和挑战一个中国原则的行径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也必将以失败告终。

  陈旭指出,多年来,台湾民进党当局罔顾各方意愿和台湾同胞民生福祉,执意唆使其所谓“邦交国”在世卫大会搞涉台提案,个别西方国家明里暗里支持怂恿、推波助澜,上演了一出出政治闹剧。台湾民进党当局甘心为一些西方国家充当棋子,企图倚靠外部势力分裂国家,却彻底打错了算盘。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这种拙劣表演丝毫无法改变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牢固格局,事实证明这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受到了世界上秉持正义立场国家的一致反对。台湾民进党当局应该非常清楚,勾连外部势力进行谋“独”挑衅最终只会把台湾推向深渊。“台独”分裂绝不可能得逞,“挟洋谋独”出卖国家民族利益必将遭到彻底失败。

  陈旭说,中国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健康福祉,持续为台湾地区及时获取公共卫生信息提供帮助,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对台湾地区参与全球卫生事务作出了妥善安排。根据中方同世卫组织达成的安排,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地区获取世卫组织发布相关信息的渠道畅通,台湾医疗卫生专家持续以个人身份参与世卫组织技术性活动。众所周知,台湾地区无法参加世卫大会的局面是民进党当局一手造成的。正是由于台湾民进党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破坏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导致台湾地区参与世卫大会的政治基础不复存在。民进党当局将政治图谋置于台湾同胞福祉之上,用“国际防疫体系缺口”等谎言政治操弄世卫大会、干扰大会进程,将自身政治考量凌驾于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之上,早就被国际社会看穿并遭到坚决反对。

  陈旭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近年来,少数国家一些势力变本加厉推行“以台制华”,鼓动“台独”分裂势力滋事挑衅。这些国家围绕世卫大会打“台湾牌”,并非真正关心台湾民众健康,而是把台湾地区当作遏制中国发展进步的棋子,到头来牺牲的却是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和光明前途。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中国核心利益和中国人民民族感情,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退让空间,“以台制华”只是彻头彻尾的空想。我们敦促这些国家立即回归一个中国原则的本源本义,恪守对中国作出的政治承诺,明确反对和制止“台独”。任何违背国际社会期待和世界人民意愿,在台湾问题上践踏国际公理正义的行径都逃脱不了失败的命运。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