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唱着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着压制他国的勾当,G7操弄涉华议题遭批驳!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唱着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着压制他国的勾当,G7操弄涉华议题遭批驳!

来源:环球时报2023-05-22 11:35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七国集团(G7)广岛峰会21日闭幕,峰会联合公报毫不意外地炒作涉华议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并以所谓“经济胁迫”影射中国。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21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垂秀夫,就G7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提出严正交涉。孙卫东表示,G7固守阵营对抗和冷战思维,其所作所为违背历史大势、客观事实和国际道义。有学者认为,G7联合公报的表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含义,即美国现在不仅要在地缘政治,而且要在地缘经济上进一步地拼凑、推升这种“团团伙伙”来共同应对中国。有日本民众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本次G7广岛峰会在日本主导下发出很多强化对华包围圈的强硬信号,这将进一步恶化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损害包括日本自身在内的地区共同利益。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G7峰会的戏剧性亮相为乌克兰要到更多军援,不过有观点认为,美国及盟友为乌克兰“搭台唱戏”,对在俄乌冲突中持中立立场的国家来说是个“陷阱”。

  两场峰会,高下立判

  G7联合公报宣称,G7正在推进减少在关键供应链上对中国依赖的措施,而另一方面又表示,他们希望同中国建立“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公报称,G7并不寻求“脱钩或内转”,但同时也意识到,“经济韧性需要去风险化和多元化”;他们将“打击经济胁迫”,“在不过度限制贸易和投资的情况下,保护可能被用于威胁国家安全的先进技术”。公报声称,“我们的政策手段不是为了伤害中国,也不是要阻碍中国的经济进步和发展”;但同时又用“教师爷”口吻称,一个遵守所谓“国际规则”的中国符合全球利益。公报还妄谈台海局势,对东海、南海、涉港、涉疆、涉藏等问题和中国核力量说三道四,称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

  孙卫东21日召见垂秀夫时表示,中方敦促G7成员顺应开放包容的时代大势,停止搞封闭排他的“小圈子”,停止遏制打压他国,停止制造和挑动分裂对立。日方应端正对华认知,把握战略自主,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原则,真正以建设性姿态推动两国关系稳定发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0日就G7广岛峰会炒作涉华议题答记者问时表示,G7嘴上唱着“迈向和平、稳定、繁荣世界”的高调,干的却是阻碍国际和平、损害地区稳定、压制他国发展的事情,这种做法毫无国际信用可言。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同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张图片,对比中国-中亚峰会和G7广岛峰会在理念与东道国反应上的不同。图片左侧中国-中亚峰会聚焦“共建未来,加强团结合作和促进发展”,配图是会议前夕游人如织、共襄峰会盛举的西安大唐不夜城。图片右侧广岛峰会则“寻求霸权,煽动分裂对抗和压制发展”,配图为日本当地民众举行“反对G7”抗议集会的场景。

  神奈川县居民京极纪子21日在抗议G7峰会的示威活动中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一段时间以来,日本政府不断渲染“中国威胁”、甚至鼓吹“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持续推动扩大军备,强化军事力量,企图把东亚地区北约化。本次广岛峰会在日本主导下发出很多强化对华包围圈的强硬信号,这将进一步恶化东亚地区的紧张局势,损害包括日本在内的地区共同利益。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执行院长朱锋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G7联合公报的表述有着非常明显的含义,即美国现在不仅要在地缘政治,而且要在地缘经济上进一步地拼凑、推升这种“团团伙伙”来共同应对中国。朱锋表示,G7宣称不能与中国“脱钩”,这样的措辞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今天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一方面要疯狂打压和遏制中国,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因打压中国政策而导致的美国国内和全球经济的消极变化。辽宁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陈洋分析称,按照外媒此前报道,今年G7峰会很可能会发表一份对华措辞严厉的公报,但从现在的结果来看,这反映出G7内部在对华认知上的态度不统一,没有形成对华“必须一定”,只能通过“既要又要”来弥合不同成员国的对华差异态度,从而达到一个最低限度,但又十分拧巴的对华“统一共识”。

  “泽连斯基参会是个陷阱”

  “泽连斯基在G7峰会戏剧性露面呼吁对乌军援”,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21日是G7峰会的最后一天,泽连斯基在当天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工作会议上呼吁向乌提供更多军事和财政支持。据法新社21日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天下午会见泽连斯基时,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3.75亿美元的新一批军援,其中包括弹药和装甲车等。拜登还表示,同意欧洲盟国向乌克兰提供美国制F-16战机。

  据俄塔社21日报道,俄外交部当天表示,G7峰会沉迷于全面对抗俄罗斯。G7领导人坚持展示他们对俄罗斯的战略失败意图,把他们扶植的政权领导人带到基辅,并最终将广岛峰会变成一场宣传表演。俄外长拉夫罗夫20日表示,西方正在把乌克兰当成工具,让俄罗斯遭受战略失败,俄罗斯已进入与以欧盟、美国和北约为代表的“侵略集团”的激烈对抗阶段。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委员会前高级顾问格里吉尔20日在美国《国会山报》撰文称,乌克兰现在已筋疲力尽,依赖于国际援助。但很多国家,尤其是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已变得消极迟缓,希望能尽快步入战后阶段,恢复与俄罗斯的事务往来。

  “泽连斯基参会是个陷阱”,彭博社报道称,泽连斯基飞越将近9000公里,亲自参加峰会,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与巴西和印度等国领导人面对面交谈,这些国家都对俄乌冲突采取较为中立的立场。据路透社报道,泽连斯基20日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次面对面会晤,并邀请印度参与落实乌克兰提出的“和平方案”。莫迪表示,当前俄乌局势是影响全世界的重大问题,他愿意尽其所能帮助结束这场战争。据巴西G1新闻网21日报道,泽连斯基与巴西总统卢拉在G7峰会期间没有举行会晤。彭博社援引巴西代表团一名成员的话称,与任何领导人坐下来谈都没有问题,但绝不应强人所难,并指泽连斯基临时宣布出席G7峰会,对于受邀出席的非G7国家领导人来说,是一个潜在的“陷阱”。

  “广岛峰会是一大失败”

  多个国际非政府组织认为,由于泽连斯基的突然出席,G7峰会被“抢了风头”,许多本应着重探讨的议题被忽视,是一场失败的峰会。“G7在广岛辜负了全球南方国家”,德新社20日援引非政府组织国际乐施会主管马克斯·劳森的话称:“他们(G7领导人)没能取消(贫穷国家)债务,也没能找到终结全球饥饿人口大幅增长的真正方法。他们可以筹集到数不清的美元用于战争,但却无法提供联合国应对最严重人道主义危机所需资金的一半。”报道称,G7在联合公报中称,计划今年拨款210亿美元用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联合国预计2023年人道主义援助规模为515亿美元。“全球公民”高级主管弗里德里克·罗德说:“G7似乎在贫困和气候问题上偏离了轨道,没有击中真正的目标——行动。”罗德批评本届G7峰会缺乏具体的新承诺,此外,发达国家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气候资金的承诺也没兑现。

  “G7峰会未能在核裁军方面取得进展”,非政府组织 “国际废除核武器运动”20日表示,G7正试图将已有数十年历史且不充分的核裁军倡议作为一种新的“愿景”来推销,而与此同时,它们自己却在加剧核风险,并推动将大规模屠杀平民包装成一种合法的国家安全政策。据日本《读卖新闻》21日报道,91岁的广岛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瑟洛节子当天在记者会上表示,G7广岛峰会是一大失败,从领导人的声明中“感受不到体温和脉搏”。她说:“肯定本国的核武器,而一味地指责对立国家的核武器,这种从核爆地发出的信号是不被允许的。”

  “今年的G7峰会成了不受欢迎领导人的俱乐部聚会”,《纽约时报》20日报道称,最新民调显示,G7国家现任领导人的支持率没有超过50%的,英国首相苏纳克为3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为31%。今年广岛峰会,这些不受欢迎的领导人可以趁机抱团取暖,同情彼此在国内的麻烦事。对于饱受抨击的他们而言,很乐于出访几天,和其他领导人站在国际舞台上,暂时松口气,同时也能趁此“昂首阔步”地扮演“塑造历史”的国家领导人,即使他们在国内地位已经摇摇欲坠了。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 岳林炜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柳 直 程 凯】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 西十高铁建设加速推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