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美债违约倒计时,各大公司在做最坏打算!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美债违约倒计时,各大公司在做最坏打算!

来源:环球时报2023-05-22 11:32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美国财政部资金耗尽日期临近,而美国政府与国会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依然处于僵持状态。上周五双方关于债务上限的谈判“破裂”后,共和党和民主党方面均发表尖锐声明,相互“甩锅”。虽然美国总统拜登对谈判前景仍表“乐观”,但无论是最后时刻达成协议的“极限操作”,还是真正出现债务违约,两种状况都让美国商界和金融界感到压力,美国企业已经在为可能到来的“债务违约”做准备了。

  谈判无进展,两党相互甩锅

  美国《国会山报》21日报道称,白宫计划安排拜登当日与国会众议院议长麦卡锡通电话,试图让提高美国债务上限的谈判重回正轨。但麦卡锡20日公开表示,有关债务上限问题的谈判将暂停,直至拜登返回美国。

  双方上述表态是基于上周五的谈判没有取得任何进展这一事实。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19日,白宫同国会众议长办公室就提升政府债务上限的谈判以失败告终,且不清楚何时再进行当面谈判。共和党人称,谈判最大难点就是削减政府开支,国会众议院共和党人同白宫在此问题上分歧极大。共和党人抱怨说:“白宫根本不清楚美国存在开支问题。”白宫方面则把谈判失败的责任推给共和党。白宫通讯联络办公室主任拉伯特发表声明称,共和党人“绑架美国经济,将美国推向债务违约边缘”。

  “尽管双方都发表了尖锐的声明,拜登对债务上限谈判仍表示乐观。”《纽约时报》20日发表了以此为题的文章。当地时间上周六,正在日本出席七国集团峰会的拜登作出乐观表态,称债务上限谈判正在“分阶段进行”,他对通过谈判避免美国政府债务违约“毫不担心”。

  《纽约时报》称,美国政府早在今年1月就已触及3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上限,但美国财政部采取所谓“超常措施”继续支付政府款项,而上述资金最早将于6月1日耗尽,这意味着国会和白宫如不能达成提高债务上限协议,那么最早在6月1日美国就会出现历史上首次债务违约。

  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增加

  美国《华尔街日报》20日刊文称,长期的债务上限争论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而政府违约可能引发严重的金融危机。“最坏的情况下,如果美国政府无法向其债务持有人付款,可能会引发严重的经济衰退,并导致股价暴跌和借贷成本飙升。”美国穆迪公司分析称,如果债务违约持续6个星期,美国可能失去超过70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率将飙升至8%以上,对经济的影响将持续10年之久。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债务违约的情况一旦出现,那么美国自身、美元的全球信誉、美国的金融体系乃至于全球的金融秩序将受到严重冲击,会造成剧烈程度不亚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新一轮危机。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蓝庆新2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历史上因债务谈判出现两党僵持对峙的情况不在少数。一般来说,在涉及美国重大利益问题方面,两党最终还是会妥协。

  李海东分析说,美国两党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这项议题提升自身在美国政坛的曝光度和主导性。他认为,由于此事关乎美国的广泛利益,所以双方最终可能会在截止时间的前几小时甚至几分钟达成协议。“美国债务上限最终还是会抬高,因为两党都知道,如果出现债务违约,那么相关损失是美国无法承受的。”

  即便如此,目前的僵局依然会对美国的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华尔街日报》援引标普全球市场情报首席美国经济学家布拉肯的话称,议员们争论不休,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消费者、投资者和企业缩减开支,从而增加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布拉肯说,2011年,美国国会在最后期限前几小时提高债务上限,股市下跌并花费数月才恢复。事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

  为最坏情况做打算

  在两党争论不休之际,美国企业和金融界已经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了。

  据《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多家美国公司的财务主管正在密切关注关于提高债务上限的谈判,并为潜在的违约做准备。他们正在制定计划,应对经济动荡,并增加公司的情景规划。如果两党债务上限谈判失败,企业的首席财务官们将不得不面临债务违约造成的严重后果。

  铃盛首席财务官索帕瑞克表示,“我要确保我们有足够的财务实力来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状况。”她表示,如果美国违约,这家云通信公司的计划将侧重于保持强劲的流动性。

  丰田汽车信贷公司首席财务官库克则表示,该公司正在准备风险管理方案,以应对潜在的违约,包括如何支持其客户和经销商合作伙伴渡过难关。该公司预计,债务违约可能会影响其消费者贷款业务,包括现有客户和潜在客户,尤其是那些收入主要来自政府的客户。

  华尔街各大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也都在为可能出现的违约做准备。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弗雷泽表示,今年关于债务上限的讨论比以往更令人担忧。摩根大通则从5月初开始召开一周一次的“作战室”会议,商讨相关影响、筹划解决方案。预计从21日开始,“作战室”会议将成为每日例会,随着最后期限的临近,该会议将每日举行3次。

  蓝庆新分析称,如果出现债务违约,美国企业将经受极大冲击,企业的投融资会受到很大影响。同时,在美国国家形象受损的情况下,该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也会受到影响。

  李海东分析称,如果美国真的违约,那么美国企业将首当其冲,美企以及其他国家拥有的大量美元资产都会迅速贬值,进而使企业经营和产品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出现问题。李海东说:“美国是当前国际秩序中最大、最不稳定的乱源,所以这次如果美国在政治上‘玩脱手’了,那么将会引发国际层面的危机。”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卓然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甄翔】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