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述评:美国才是最大“风险”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述评:美国才是最大“风险”

来源:新华网2023-05-21 09:50

  新华社日本广岛5月20日电 题:美国才是最大“风险”

  新华社记者

  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正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美国联合西方盟友,口口声声要对华“去风险”,继续对中国抹黑、施压。但大家都清楚,当今世界各种重大风险的源头,不是别人,恰恰是美国。

  首先,美国是破坏全球和平稳定的最大风险。美国意图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继续撺掇其他国家,对俄乌冲突等敏感地缘问题不断火上浇油,煽动对立,制造地区紧张状态。其根本目的就是为美国自身霸权私利服务。美国在建国240多年历史中只有10多年没有打仗。据不完全统计,从二战结束到2001年,世界上发生的248场武装冲突中,美国挑起的就有201场。除了直接军事干涉,经济制裁、文化渗透、煽动骚乱、操控选举也都是美国常用的“黑手”,把世界搞得狼烟四起,造成社会动荡、经济崩溃、恐怖极端组织坐大、百姓流离失所……

  其次,美国是搅乱国际秩序规则的最大风险。在政治安全领域,从伊拉克到叙利亚再到阿富汗,美国蔑视联合国宪章确立的自决、主权及和平解决争端等概念,自二战结束以来,不断发动战争或策动“颜色革命”,试图推翻50多个外国政府,粗暴干涉至少30个国家的民主选举。在经贸领域,权威报告显示,美国是迄今为止最“不守规矩者”,世贸组织三分之二的违规由美国引起。美国本质上搞的是“合则用不合则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美国口中所谓的“规则”,就是其说一不二的霸道规则;所谓的“秩序”,就是“美国优先”的霸权秩序。在广岛,美国还妄想操纵七国集团形成代表西方利益的所谓“秩序”,但终归不切实际,不合大势,不得人心。

  第三,美国是扭曲世界经济运行的最大风险。历史上美国就强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以“经济人质”为手段肢解法国阿尔斯通公司,对欧洲多国挥舞关税大棒。多年来,美国使用制裁、限制进出口、加征关税等多种措施对他国实施经济霸凌;美国大搞“长臂管辖”,出台《反海外腐败法》《敌国贸易法》等国内法对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实施霸道制裁;美国以政治军事力量胁迫其他国家“分帮站队”“脱钩断链”,不得不放弃自然经济联系和巨大协同效益……花样百出的美式操弄,已经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试图将世界分裂成两大市场、两套体系,正对全球经济复苏与可持续发展形成严重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发出警告,如果全球经济陷入严重碎片化,总体经济产出可能萎缩多达7%。

  第四,美国是威胁全球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19日晚,美国总统拜登放弃参加东道主安排的重要活动,紧急应对美国内债务上限棘手谈判。众所周知,美国寅吃卯粮的财政政策、激进多变的货币政策、极度撕裂的政治党争,已经汇成破坏全球金融体系与市场稳定的巨大浊流,源源不断地把美国自身风险带到全世界。去年以来,美联储持续激进加息,美元急剧升值,令不少国家本币贬值、资本外流、偿债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胀加剧,一些国家甚至陷入货币或债务危机。长期以来,美国还依仗美元霸权,通过切断或限制美元供应融通等对其他国家施压和制裁,造成金融或经济冲击。更不用说2008年金融危机和之后多次出现的全球金融动荡,美国就是“始作俑者”。

  众所周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总和。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挑战,是稳定不是动荡,是保险不是风险。所以说到“去风险”,美国还是多照照镜子,少来贼喊捉贼这一套。谁都知道,美国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乱源和最大的风险。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时隔10个月,再看国家版本馆

  • 江苏南京:高考营养餐暖心助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5月31日,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携手弧光量子等合作伙伴发布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
2023-06-02 10:36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70多年的历史,全力发展科技、支持经济建设、捍卫国家安全的主线始终贯穿其中。
2023-06-02 10:34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遵循其自身发展规律,经过量变积累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核心技术的突破更是如此,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守,长年累月的耕耘,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果。
2023-06-02 10:33
研究团队发现,这些小恒星周围三分之二的行星可能会因为主恒星的潮汐力导致其上“寸草不生”,但剩余三分之一的行星可能位于宜居带内。
2023-06-02 09:23
据介绍,长江干线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还将加密现有气象站观测网,进一步增强长江气象监测的分辨率。
2023-06-02 09:17
进一步提高我国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规范化水平,科技部近日印发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023-06-02 09:16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