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瞰全球】危机四伏!美媒:多重因素叠加冲击,经济面临衰退或出现“硬着陆”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瞰全球】危机四伏!美媒:多重因素叠加冲击,经济面临衰退或出现“硬着陆”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3-05-20 15:36

  中国日报网5月20日电 近来,美国危险信号频现,民众和企业对于政府的信心正在“崩塌”。

  观察人士认为,受到增长动能减弱、美联储激进加息、银行业危机等多重因素拖累,美国经济或将在今年晚些时候陷入衰退。

  多重因素叠加,美国经济面临衰退危机。

  (来源:中国日报 郑华卫 英文《中国日报》2023年5月15日8版)

  通胀“高烧难退”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援引美联储官员威廉姆斯的话称,当前的通胀仍然过高,尽管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加息措施,但仍要“走很长的路”才能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两年多来,高通胀一直是美国消费者的沉重负担,是对经济的持续威胁,也是对美联储的严峻挑战。

  对此,美联储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创下16年来最高水平。然而消费者物价指数仍是大流行前平均水平的三倍左右,高物价令数百万的美国家庭和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同时更高的利率,还导致过去两个月内三大银行倒闭、银行贷款减少、经济进一步疲软。

  银行业倒闭 上演“多米诺骨牌”

  本月,美国第一共和银行因资金链断裂倒下。这是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之后,两个月来被关闭接管的第三家美国银行,也是美国历史上倒闭的第二大银行。

  专业人士认为,连续加息加剧了储户对银行的焦虑感,目前美国区域性银行正如“多米诺骨牌”般倒下。

  美媒报道,据估算全美将有186家银行可能因遭遇挤兑而资不抵债,像硅谷银行那样“垮掉”。

  芝加哥联储行长Austan Goolsbee周一表示,信贷紧缩已经开始。

  债务危机已是“悬崖之上”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刊文称,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发出警告,如果国会未能解决债务上限问题,联邦政府最快可能会在6月1日耗尽资金。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网站截图

  穆迪分析估计,如果长期违反借款限额,包括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德克萨斯州在内的各州将失去数十万个工作岗位。

  “真正的违约将是一场灾难。”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发出警告。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表示,债务违约将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

  与之相对应的是,美国人的债务水平也已处于“悬崖之上”。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周一报告称,随着通货膨胀率高企和储蓄减少,家庭债务余额在第一季度创下17.0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比去年第四季度增长1480亿美元。

  信任“崩塌” 经济衰退

  基于这些现状,民众和企业对政府的信任一落千丈,跌至谷底。

  美国《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报道称,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份下降了 9%,美国小企业乐观情绪也在4月份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这反映出经济和销售前景转黯,企业推迟投资计划。

  Comerica Bank首席经济学家比尔亚当斯在分析师报告中写道:消费者的悲观情绪会影响他们的消费行为,一些数据已经表明商品需求有所减弱。

  德意志银行表示,激进的加息将使美债收益率倒挂,导致美国经济陷入具有一定滞后性的衰退,而不是“软着陆”。

  据纽约联储的一项最新研究,随着利率上升、金融环境收紧,美国通胀正在放缓,但经济增长减速和失业率升高的风险仍然居高不下。

  (编译:曹原青 李海鹏)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 西十高铁建设加速推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