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蓝厅观察丨七国集团为何总拿中国说事?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蓝厅观察丨七国集团为何总拿中国说事?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5-13 15:29

  七国集团(G7)峰会即将在日本召开。《蓝厅观察》记者注意到,近一段时间,G7频频提及中国,并不断炒作所谓“台湾问题”。据报道,即将在日本召开的G7峰会将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G7究竟有何盘算?拿“国际规则”说事又意欲何为?

  G7试图炒作地缘冲突 日本利用轮值主席国身份谋求私利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在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七国集团进行了一系列议程,美日不断试图壮大声势,尤其是作为今年轮值主席国的日本,从年初就开始不断发力,试图提升其影响力。即将举行的G7峰会仍然是凸显地缘博弈的基调和视角,对其成员尤其是美日来说,其目的则更为明确,即通过炒作地缘冲突,进而引向大国博弈。从七国集团一系列的议程中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西方世界要对俄罗斯强化制裁,同时要对中国进行防备,试图把中俄进行绑定。

  苏晓晖表示,今年的G7峰会,从美日的一系列负面动向可以看出,带给地区和国际社会的并不是积极合作的动向和发展机遇,而是挑战和隐患。

  七国集团(G7)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和日本组成。作为今年的轮值主席国,日本也有着自己的私利和盘算。

  去年12月,日本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国家防卫战略》和《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三份安保政策文件,彻底放弃作为日本战后核心防务理念的“专守防卫”原则,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在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指出,G7峰会以及未来日本的安全战略走向都非常值得关注。这次G7峰会以及岸田的多边外交、双边外交都在强调,为了应对中国的发展壮大,日本要加强其同盟关系。

  美日搅动台海局势 妄图干涉中国内政

  今年4月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妄称“反对中国试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七国集团不断发表涉台言论,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苏晓晖在接受《蓝厅观察》记者采访时指出,七国集团不断纠缠台湾问题,美国和日本是背后的推手,美日一直尝试“以台制华”,此次妄图借七国集团峰会再次炒热台海局势,其目的就是要把台湾问题国际化,进而达到插手中国内政、在大国竞争中遏制中国的目的。

  更值得关注的是,美日这一系列动作背后还有更深层次战略设计。此前台海、南海、东海联动一直是美日的目标,但是没有达到预期,而在七国集团峰会的背景之下,再次炒热台海局势,使“三海”进行联动,既是美国推动所谓“印太战略”的目标,又是日本伺机在地区安全局势当中提升自己影响力、突破“专守防卫”原则的具体的操作。

  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刘江永指出,此前日本把“台湾有事”,说成是“日本有事”“日美同盟有事”,现在又进而想将其扩大到更大范围,甚至还包括北约,使得北约的军事力量也介入台海问题,对中国内政横加干涉。G7峰会可以说是日本与美国共同自导自演的一场政治闹剧。

  谁在违反破坏国际规则?七国集团才是典型代表

  以美国为首的G7曾多次炒作“中国威胁论”,试图挑拨中国与地区内各国的关系,宣称中国“违反国际规则”,就是其常用的手段。据报道,此次G7峰会将要求中国遵守国际规则。

  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1日直截了当地回应称,七国集团很少提联合国宪章,却总把“民主国家”“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挂在嘴边,说穿了,G7所说的国际规则,就是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西方规则,就是“美国第一”、G7主导的“小圈子”规则。这样的规则,服务的是G7等少数国家的既得利益,而不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事实上,G7自身恰恰是违反国际规则、破坏规则的代表。美国近年来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等17个国际组织或协定,在全球大搞无差别窃听、窃密,连G7盟友也不放过。同时,美国还肆意挥舞外交施压、经济胁迫、军事干涉大棒。日本则无视国际规则,试图军事“正常化”,并强推核污染水排海。

  正如中方所说,美日等G7国家,应该停止打着国际规则的旗号服务自身霸权地位和一己私利,要做的是先把拖欠多年的联合国会费补上,撤出在叙利亚的非法驻军,停止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停止挑动分裂和对抗。

  制片人丨孙岩峰 章林

  主编丨赵晶

  记者丨朱若梦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走!去马街“赶”一场曲艺大集

  • 浙江金华:五彩板凳龙迎元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月6日晚,“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2025-02-11 14:55
气动外形优化是航空设计中的核心技术,可以提升燃油效率、降低阻力,提高飞行器性能。该几何引擎无需庞大的数据集或繁琐的超参数调整,大幅降低了开展气动优化的复杂度和成本。
2025-02-11 09:43
最近,原子能院自主研发的两步法650毫米直径冷坩埚玻璃固化工程样机,完成90天连续运行试验,收获约52吨玻璃固化体,高放射性废物(以下简称“高放废物”)可被“封印”其中。
2025-02-11 09:43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2025-02-11 09:32
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对于经济安全平稳运行至关重要。智能制造能够优化供需匹配过程、提高供需契合程度、赋能供需深度协同,通过影响企业的协调成本和生产成本产生“扩链”效应和“稳链”效应,推动供给来源多元化、供需关系稳固化,有助于缓解外部不确定性对供应链的冲击,进而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
2025-02-11 09:31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有45.17万家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注册资本共计64445.57亿元,企业数量较2020年底增长206.73%,较2023年底增长19.39%,呈稳健上扬态势。
2025-02-11 09:30
基于对生成型人工智能与史学研究关系的充分实践和思考,笔者认为,这项革命性的技术既非“潘多拉的盒子”,也不是万能宝箱。人工智能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需要靠学者克服并化剑为犁。
2025-02-10 09:52
图为2月8日,影迷在成都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哪吒形象雕塑前合影。当哪吒脚踏粒子幻化的风火轮掠过水墨渲染的蜀中山水,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进化史,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以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展现出的魅力。
2025-02-10 10:16
同新能源汽车一样,未来低空经济主力场景——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与无人机等的规模化推广应用,离不开高性能动力电池。燕绍九表示,下一步,研究中心将持续推动石墨烯锂电池材料的开发和工程化应用,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2025-02-10 10:13
近日,深度求索(DeepSeek)旗下DeepSeek-R1、V3、Coder等全系列大模型正式接入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为促进超算算力一体化运营、打造国家算力底座,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去年4月正式上线,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人工智能(AI)模型训练等各个领域。
2025-02-10 10:11
当前AI(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世界,成为政府决策、医疗干预、金融交易、司法审议、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2025-02-10 09:28
张学勇介绍,科研人员挑选了17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麦品种,对它们染色体水平的基因组进行从头“组装”,最终得到了高质量的基因组数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将推动我国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迈入大数据时代,加快重要基因的挖掘与利用。
2025-02-10 10:04
很多人说睡前吃宵夜不好,最常说的理由就是会长胖。其实,长胖跟吃夜宵本身并没有很大关系。
2025-02-08 10:16
冬日暖阳下,搭乘摇橹船泛舟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水道如巷,河汊如网,如入画境。
2025-02-08 10:14
该研究团队就如何度量全球尺度土壤水分站点空间代表性、如何表述地面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如何影响站点的代表性三个方面展开了研究。他们提出了新指标“站点相似面积比”,该新指标的优势在于不仅考虑了卫星像素内环境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还考虑了站点的下垫面情况。
2025-02-08 10:04
在山东省邹城市,有着百年传承历史的非遗——火虎表演,也以全新面貌迎接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春节期间,天津游客孙先生来到河南省开封府景区,沉浸式体验开封市首个全息侦探剧目《闸口盘车案》表演。
2025-02-08 09:58
托卡马克最初是由苏联库尔恰托夫研究所的阿齐莫维齐等人在20世纪50年代发明的,是一种利用磁场约束带电粒子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
2025-02-08 09:22
踩着“咯吱、咯吱”作响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时不时俯下身子仔细查看。大年初三中午,塔里木油田油气运销部管道工程师胡毅正和同事沿着线路做检查。
2025-02-07 09:29
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海拔2827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西南丽江卫星数据接收站(以下简称丽江站)就坐落于此。唐梦月之前一直在北京密云卫星数据接收站工作,2023年7月,他主动请缨支援建设,从北京来到了丽江。
2025-02-07 10:07
记者从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视频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完成国土绿化任务超1亿亩,包括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其中,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683万亩。
2025-02-07 10: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