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两百多年了,美国童工问题为何依然是“灯下黑”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锐评丨两百多年了,美国童工问题为何依然是“灯下黑”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5-12 13:09

  在《纽约时报》最新一期关于美国童工问题的报道中,有这样一张照片:芝加哥一家小快餐店里,一名15岁移民少年低头看手机,双手满是污渍,他在一家制造业公司上夜班。童工问题在当今世界人人喊打,但在美国社会依然触目惊心。

  根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22年有数百万美国青少年受雇于农业、食品服务、零售、娱乐和建筑行业,其中大多数是移民儿童。路透社报道说,自2018年以来,美国被非法雇佣的童工激增了近70%。

  美国不是自诩为“人权灯塔”吗?为何一直照不到那些被迫劳动的未成年人呢?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的法律体系存在漏洞。

  在美国国内,关于童工的几条法律——《基廷-欧文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都是上世纪早期美国政府迫于社会进步的压力推出的。它们没有禁止使用童工,只是做出一些限制,这就为部分行业雇佣童工披上了合法外衣。

  比如,关于童工年龄的限定。美国联邦法律规定,禁止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从事危险工作。但美国1938年出台的《公平劳动标准法》规定,非危险行业可以雇佣14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因此,像《纽约时报》照片中的这名15岁童工,本身就处于法律的盲区。

  再有,关于童工的工作领域。美国相关法律禁止14岁及以下儿童在大多数行业工作,但农业劳动等除外,年龄也可以更低。根据非盈利组织“美国农场工人健康中心”的数据,美国有30万至80万名未成年人在农场工作,有些还不到十岁。他们长时间辛苦劳作,工资微薄,还需要操作锋利工具或沉重机械,生命安全面临威胁。美国政府报告显示,每年有10万名农场童工因工受伤。

  此外,违法成本低、罚款不痛不痒,也让美国不少企业钻了空子。根据美国现行法律,非法雇佣一名童工的最高民事罚款仅为1.5万美元。而且这里受保护的童工还是指拥有美国公民身份的未成年人,并不包括没有取得正式身份的“黑户”。对于多数美国企业来说,小钱一交就能了事,也就不把法律规定放在眼里了。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暴发后,为缓解就业人手不足,美国企业纷纷发布广告招聘未成年人。威斯康星州等还出台法案,允许童工加班到深夜23点,导致雇佣童工的现象激增。

  下一个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关于童工的法律体系漏洞百出呢?这要从这个国家的历史说起。

  美国是一个移民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移民儿童普遍参加劳动。特别是在南方奴隶制盛行时期,童工现象更是普遍,那些被贩卖的非裔儿童占了相当比例。1791年,时任美国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就声称,儿童可以成为廉价劳动力来源。美国的矿井、农场等纷纷雇佣童工。此后两百多年来,美国童工遭到广泛剥削和压榨,从根本上说是奴隶制的原罪,是美国系统性种族歧视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美国两党制以及党争权斗也令童工问题久拖不决。《纽约时报》分析说,虽然关于移民儿童遭压榨剥削的报道引发了关注,但两党在移民政策上的斗争使得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美国会就解决童工问题陷入了党派斗争的泥潭”。拉美南方电视台曾发表评论指出,“童工没有投票权,因此无法自行推动改革,也无法影响美国各级政府决策,更没有利益代表替他们说话”。这从体制层面解释了为何童工问题饱受外界批评、美国政府却几乎没有采取任何重大措施。

  儿童是希望,是未来,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应该保护的弱势群体。但在资本至上的美国,显然把他们当成了廉价劳动力。时至今日,美国仍是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唯一没有批准《儿童权利公约》的国家。如果一个国家连儿童权利都保护不了,算什么“文明国家”,谈什么“人权”呢?当美国政客一边消费童工被迫劳动的产品,一边对其他国家人权状况指手画脚,其实是展露了美式人权的虚伪、双标与“灯下黑”。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