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挑动中美对抗冲突是危险歧途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挑动中美对抗冲突是危险歧途

来源:人民日报2023-05-04 09:51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一些政客、智库、媒体不断刮起渲染“中国威胁论”的歪风,甚至刻意炒作美国和中国未来几年可能在台海问题上爆发冲突。这些论调以陈旧不堪的冷战思维和霸权逻辑看待中美关系,给两国关系良性发展制造了诸多不和谐的杂音。

  解构美方这些不负责任的论调,不难发现其中的老套路。一是政客放风喊话,比如美空军机动后勤司令部司令米尼汉向下属发送备忘录,渲染“2025年美中将发生战争”。二是智库摇旗呐喊,比如美国兰德公司、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大型智库煞有介事搞所谓“台海战争”的兵棋推演,臆测中美冲突的结果。三是媒体跟风炒作,一些媒体刊登文章渲染“红色警戒”,炒作“即将到来的冲突”。这些操弄有着极其阴险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通过渲染战争制造“寒蝉效应”,将整个西方牢牢绑在美国对华遏制的战车上,破坏中国的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同中国的“脱钩断链”和“新冷战”。

  美国政客渲染美中冲突对抗论调,损人不利己。当前美国经济增长乏力,通胀高企,基础设施凋敝。疫情3年美国公共债务由22万亿美元暴增至31万亿美元。美联储去年以来激进加息,大幅推高全球融资成本,加剧国际资本无序流动。这不仅导致美欧一些银行破产或被收购,也加重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困难。美联储的信用受到了严重削弱,美元霸权地位不断动摇。面对美国内政治失能、经济失衡、社会失序等顽症,面对枪支暴力泛滥、贫富差距拉大、种族矛盾加深等痼疾,面对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美国政客不仅不聚焦经济民生,反而试图向外转移矛盾,执念于一场臆想的战争。美国越是擂响战鼓,其财政窟窿不断扩大与军费开支膨胀、军事实力下降等诸多矛盾张力就越加凸显,其“皇帝的新装”就越会被世人所看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国鼓噪对华战争孤掌难鸣。发展是绝大多数国家的首要任务,谁鼓噪战争,谁就站在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美国《纽约时报》的评论文章认为:“如果说21世纪初有哪个国家在寻求称霸世界、胁迫他国、藐视规则的话,那就是美国。”屡屡发起军事行动造成难以计数的平民伤亡、到处挑动地缘冲突引发局势动荡、肆意挥舞制裁“大棒”打击他国经济民生……美国霸权行径危害世界和平与发展。

  当前,美国不断拱火浇油,推动乌克兰危机向长期化、扩大化方向发展。一些西方国家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引发明显反噬效应,多国经济状况不佳,通货膨胀严重,民众承受沉重负担。越来越多的国际人士站出来批评美国自私自利的霸权本质。巴西总统卢拉日前表示,“我们必须说服那些提供武器、鼓励战争的国家停止(这样的行为)”“欧盟必须开始谈论和平”。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法国不会在台湾问题上当美国的附庸,法国或欧洲不应卷入这场危机。

  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挑动中美对抗冲突是危险歧途,推动中美合作共赢才是沧桑正道。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双方管控矛盾分歧、防止对抗冲突的关键,也是中美关系最重要的防护和安全网。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关系政治基础中的基础,是中美关系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中美关系要走出当前困境,关键在于美方必须摒弃零和博弈的迷思,放下围堵遏制中国的执念,停止破坏中美关系的言行。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中国始终高举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大旗,阔步前行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道。中国身正不怕影子斜,骨硬不怕邪霸压,中国永远不会称霸,同时任何人都不要指望中国吞下损害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美国一些势力企图通过贩卖战争焦虑来实现“政治充值”,给中国发展挖坑设陷,阻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这个图谋决不会得逞。

  (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郑宗文)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网络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国网络法治三十年大事记三

  • 世界互联网大会线上有奖答题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Open-ST平台为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度。
2024-06-27 10:33
25日至26日,以“空间智能 新质引擎”为主题的2024空间智能软件技术大会在北京举行。
2024-06-27 10:31
26日,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CETROVO 1.0 碳星快轨”,在青岛正式发布。
2024-06-27 10:30
如何统筹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贵安新区数据中心集群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绿色节能低碳之路。
2024-06-27 10:29
OpenAI当天发表声明说,原计划6月底向ChatGPT付费用户小范围开放语音助手功能,但现在认定仍需一个月才能“达到发布门槛”。
2024-06-27 10:25
6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高光效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位于水稻籽粒细胞内的河马信号通路联合介体激酶模块调控水稻籽粒大小的新机制。
2024-06-26 10:35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团队报告称,韦布望远镜的数据揭示了5个星团,每个大小约1秒差距(约3.26光年)。研究团队总结说,这些发现表明星团形成和反馈可能塑造了再电离时期的星系特性。
2024-06-26 10:34
6月25日,嫦娥六号安全回家。中国电科为嫦娥六号配备了系列测控及卫星通信手段和搜索定向设备等,为“嫦娥”旅途安全和月球样本安全保驾护航。
2024-06-26 10:30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2024-06-26 10:28
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2024-06-26 10:27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
2024-06-25 09:45
今年6月25日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邓稼先诞辰100周年。
2024-06-25 09:50
北斗导航系统辅助智能农机自动驾驶,网约农机平台对接种植户和农机手需求,节水灌溉应对持续高温干旱天气……
2024-06-25 09:49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关键看科技自立自强。
2024-06-25 09:48
与会代表表示,新征程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把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变为现实。
2024-06-25 09:4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