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大熊猫热”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从“大熊猫热”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3-04-28 21:45

  4月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在万众期盼中顺利回家。启程前,国外粉丝含泪送别,纷纷在社交媒体留下思念与祝福:“我会非常想念‘丫丫’,我知道她也会想念多年来的家。”“一路平安,亲爱的姑娘。”“丫丫”专机抵沪时,接机群众夹道欢迎、热烈欢呼,网友沸腾:“‘丫丫’,欢迎回家!”

  “丫丫”回国已占据多个社交媒体的热搜榜,而这股经久不息的“大熊猫热”可以说是中国保护濒危动物的最新写照。中国保护大熊猫堪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经典范例,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网红”大熊猫:人与熊猫和谐共处

  在中国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一带,山林蓊郁,青笋娇嫩,湿雾迷蒙,鸟鸣声声,偶见黑白相间的身影与绿草韧竹相映。憨态可掬、性情温顺的大熊猫,时有下入山谷,时有窜入山村小镇,一幅人与大熊猫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浑然天成。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熊猫就是“国宝”。对于世界各国民众而言,大熊猫也以其独特魅力收获越来越多的粉丝。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一只只个性鲜明的大熊猫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量明星”。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以来,所有与大熊猫相关的酒店预订量都达到近期峰值,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为今年清明假期中国热门景区前十。2023年3月中旬,淘宝天猫玩具潮玩类目中“熊猫”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超10倍。

  “熊猫界顶流女明星”的花花,高颜值、没脖子、还炸毛。面对相拥而上的粉丝,保安大哥无奈:“有那么多熊猫,你们只想看这一只吗?你们对她的爱太多了!”

  “西直门三太子”萌兰是个“阳光开朗大男孩”,英雄事迹不限于“越狱”、和奶爸四川话无障碍交流、帮奶爸专业收猫、养鸟等。

  喜欢坐在泳池边思考“熊生”的贝贝,直面网友评论: “里边的人快脱下熊猫外套!”

  “奥氏挖煤集团三巨头”奥莉奥、园润、淼淼,三小只经常一起“挖煤”滚得身上脏兮兮……

  中国民众爱熊猫,但不是狭隘地“圈熊猫自用”。熊猫作为象征和平友好的“大使”,游离诸国,温暖了世界上更多的人。

  1972年,“玲玲”和“兴兴”抵达美国,8000名美国民众冒雨迎接,尼克松夫人亲自出席大熊猫馆揭幕仪式,首月参观人数达上百万。

  “欢欢”于2021年在法国产下双胞胎幼崽。超12万名法国网友参与命名投票活动,中国奥运跳水冠军张家齐、法国足球运动员姆巴佩共同命名为“欢黎黎”“圆嘟嘟”。

  “如意”和“丁丁”2019年抵俄后,体重猛涨40斤,经“战斗民族”熏陶,画风突变为威猛的“功夫熊猫”:拉着水桶“狂飙”、“引体向上”、“倒拔垂杨柳”。莫斯科动物园为它们举办“最有趣的自制熊猫服饰”线上竞赛、“给熊猫的礼物”大师班等活动。

  旅韩大熊猫“福宝”被当成“小公主”宠着,饲养员姜爷爷担心她回到中国后听不懂中文、无法交到朋友,专门学习中文与其沟通。“福宝”抱着姜爷爷的腿不松手的视频,在网上引来400万人围观小公主撒娇。

  1972年,“康康”和“兰兰”抵日,日方战斗机护航,官房长官二阶堂进代表首相迎接,鸣放礼炮二十一响。当天游客数量达到空前的56000人,短短两月游客猛增100万人。2017年熊猫幼崽诞生,东京都设“选考委员会”,从32万份投稿中选出“香香”这个名字。香香最后一次公开展示当天2600张入场券被6万人疯抢。连续11年几乎每天拍摄熊猫的“每日Panda桑”高氏贵博排队7小时,参观两分钟。

  高氏坦言:“只要能看上一眼大熊猫,我就觉得幸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大熊猫和谐共处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

  “国宝”熊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无法替代的“幸福”和“温暖”背后,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几十年如一日、驰而不息的大熊猫保护的坚守,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执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大熊猫保护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闪耀名片,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例。谈及设立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自然界的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在为历史、为民族做这件事。”

  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狩猎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大熊猫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63年,中国首次建立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配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等五个国家公园。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留洋熊猫获得的外汇用于野生大熊猫保护和科研。截至2022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16个国家开展国际交流,50余只大熊猫赴海外并繁育成活幼崽21只。

  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从20世纪80年代大熊猫数量的1114只,到2013年的1864只,从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到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一组组亮眼数据标注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步前行的刻度。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为自己的孙子、孙女准备了成都大运会熊猫纪念品,他说:“见到真正的熊猫是‘一次奇妙的经历’,我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为保护熊猫所做的一切。”

  “世界公民”大熊猫: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熊猫踏着雍容的步伐,跨过千万年的旅途,看过中新世中晚期的日月,见证冰川期的万物凋零,跨入人类新纪元。一路走来,同时期的剑齿象、剑齿虎、巨猿等猛兽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延续至今,可谓动物进化史上一大奇迹。走过千万年的时光,它们带着独有的灵气,与人类相遇。

  这一跨越千万年而来的地球奇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带着传递这一奥秘的使命。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将这样可爱的生灵与各国共享,向世界诉说熊猫的故事,展现人与自然的故事,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延续保护大熊猫的“绿色画卷”——这是一种超越国界的关怀。

  当问及大熊猫与中日友好交流的关系时,日本上野动物园园长福田丰说,“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懂政治,从动物专家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大熊猫保护工作……保护熊猫等动物的努力也会关系到人类将来的生存,要把未来留给孩子们,这种心情是超越国界的。”

  美国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在他所写的《最后的熊猫》中说,大熊猫“跳脱出它高山上的家园,成为世界公民,它是我们为保护环境所付出努力的象征”,“能跟大熊猫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演化历程发生交错,是我们的运气。”

  今天,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孩子们得以亲眼见到一个个可爱“团子”。一只只大熊猫的悠然自得、一片片竹林的郁郁葱葱、一条条溪水的涓涓细流,见证着中国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的牵挂,我们对此感到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拯救濒危物种,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勠力同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让熊猫这一可爱的小精灵在地球上快乐生活,永远陪伴着人类。

  郑韬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