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大熊猫热”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从“大熊猫热”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2023-04-28 21:45

  4月27日,旅美大熊猫“丫丫”在万众期盼中顺利回家。启程前,国外粉丝含泪送别,纷纷在社交媒体留下思念与祝福:“我会非常想念‘丫丫’,我知道她也会想念多年来的家。”“一路平安,亲爱的姑娘。”“丫丫”专机抵沪时,接机群众夹道欢迎、热烈欢呼,网友沸腾:“‘丫丫’,欢迎回家!”

  “丫丫”回国已占据多个社交媒体的热搜榜,而这股经久不息的“大熊猫热”可以说是中国保护濒危动物的最新写照。中国保护大熊猫堪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经典范例,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在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网红”大熊猫:人与熊猫和谐共处

  在中国的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和凉山一带,山林蓊郁,青笋娇嫩,湿雾迷蒙,鸟鸣声声,偶见黑白相间的身影与绿草韧竹相映。憨态可掬、性情温顺的大熊猫,时有下入山谷,时有窜入山村小镇,一幅人与大熊猫和谐共处的生态图景浑然天成。

  对于中国人来说,大熊猫就是“国宝”。对于世界各国民众而言,大熊猫也以其独特魅力收获越来越多的粉丝。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一只只个性鲜明的大熊猫迅速走红,成为“网络流量明星”。数据显示,2023年3月以来,所有与大熊猫相关的酒店预订量都达到近期峰值,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为今年清明假期中国热门景区前十。2023年3月中旬,淘宝天猫玩具潮玩类目中“熊猫”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超10倍。

  “熊猫界顶流女明星”的花花,高颜值、没脖子、还炸毛。面对相拥而上的粉丝,保安大哥无奈:“有那么多熊猫,你们只想看这一只吗?你们对她的爱太多了!”

  “西直门三太子”萌兰是个“阳光开朗大男孩”,英雄事迹不限于“越狱”、和奶爸四川话无障碍交流、帮奶爸专业收猫、养鸟等。

  喜欢坐在泳池边思考“熊生”的贝贝,直面网友评论: “里边的人快脱下熊猫外套!”

  “奥氏挖煤集团三巨头”奥莉奥、园润、淼淼,三小只经常一起“挖煤”滚得身上脏兮兮……

  中国民众爱熊猫,但不是狭隘地“圈熊猫自用”。熊猫作为象征和平友好的“大使”,游离诸国,温暖了世界上更多的人。

  1972年,“玲玲”和“兴兴”抵达美国,8000名美国民众冒雨迎接,尼克松夫人亲自出席大熊猫馆揭幕仪式,首月参观人数达上百万。

  “欢欢”于2021年在法国产下双胞胎幼崽。超12万名法国网友参与命名投票活动,中国奥运跳水冠军张家齐、法国足球运动员姆巴佩共同命名为“欢黎黎”“圆嘟嘟”。

  “如意”和“丁丁”2019年抵俄后,体重猛涨40斤,经“战斗民族”熏陶,画风突变为威猛的“功夫熊猫”:拉着水桶“狂飙”、“引体向上”、“倒拔垂杨柳”。莫斯科动物园为它们举办“最有趣的自制熊猫服饰”线上竞赛、“给熊猫的礼物”大师班等活动。

  旅韩大熊猫“福宝”被当成“小公主”宠着,饲养员姜爷爷担心她回到中国后听不懂中文、无法交到朋友,专门学习中文与其沟通。“福宝”抱着姜爷爷的腿不松手的视频,在网上引来400万人围观小公主撒娇。

  1972年,“康康”和“兰兰”抵日,日方战斗机护航,官房长官二阶堂进代表首相迎接,鸣放礼炮二十一响。当天游客数量达到空前的56000人,短短两月游客猛增100万人。2017年熊猫幼崽诞生,东京都设“选考委员会”,从32万份投稿中选出“香香”这个名字。香香最后一次公开展示当天2600张入场券被6万人疯抢。连续11年几乎每天拍摄熊猫的“每日Panda桑”高氏贵博排队7小时,参观两分钟。

  高氏坦言:“只要能看上一眼大熊猫,我就觉得幸福”。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大熊猫和谐共处的画面,温暖了全世界。

  “国宝”熊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这种无法替代的“幸福”和“温暖”背后,是中国政府和民众几十年如一日、驰而不息的大熊猫保护的坚守,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执着。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出发,强调“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项;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战;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美丽中国是其中一个。

  大熊猫保护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闪耀名片,也是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成功典例。谈及设立国家公园等生态保护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说:“自然界的命运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是在为历史、为民族做这件事。”

  我们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中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狩猎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大熊猫被列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63年,中国首次建立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配套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等五个国家公园。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留洋熊猫获得的外汇用于野生大熊猫保护和科研。截至2022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已与16个国家开展国际交流,50余只大熊猫赴海外并繁育成活幼崽21只。

  经过不懈努力,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宣布将大熊猫受威胁程度等级由“濒危”降为“易危”。从20世纪80年代大熊猫数量的1114只,到2013年的1864只,从建立67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到总面积2.2万平方千米的大熊猫国家公园,一组组亮眼数据标注着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步前行的刻度。

  国际大体联代理主席雷诺·艾德为自己的孙子、孙女准备了成都大运会熊猫纪念品,他说:“见到真正的熊猫是‘一次奇妙的经历’,我非常感谢中国政府为保护熊猫所做的一切。”

  “世界公民”大熊猫: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仰望夜空,繁星闪烁。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我们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用破坏性方式搞发展。”“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熊猫踏着雍容的步伐,跨过千万年的旅途,看过中新世中晚期的日月,见证冰川期的万物凋零,跨入人类新纪元。一路走来,同时期的剑齿象、剑齿虎、巨猿等猛兽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延续至今,可谓动物进化史上一大奇迹。走过千万年的时光,它们带着独有的灵气,与人类相遇。

  这一跨越千万年而来的地球奇迹,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带着传递这一奥秘的使命。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将这样可爱的生灵与各国共享,向世界诉说熊猫的故事,展现人与自然的故事,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延续保护大熊猫的“绿色画卷”——这是一种超越国界的关怀。

  当问及大熊猫与中日友好交流的关系时,日本上野动物园园长福田丰说,“我不是政治家,也不懂政治,从动物专家的角度来看,更重要的是大熊猫保护工作……保护熊猫等动物的努力也会关系到人类将来的生存,要把未来留给孩子们,这种心情是超越国界的。”

  美国著名动物学家乔治·夏勒在他所写的《最后的熊猫》中说,大熊猫“跳脱出它高山上的家园,成为世界公民,它是我们为保护环境所付出努力的象征”,“能跟大熊猫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演化历程发生交错,是我们的运气。”

  今天,大熊猫受威胁程度降级,孩子们得以亲眼见到一个个可爱“团子”。一只只大熊猫的悠然自得、一片片竹林的郁郁葱葱、一条条溪水的涓涓细流,见证着中国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建设的牵挂,我们对此感到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拯救濒危物种,保护生态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勠力同心,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让熊猫这一可爱的小精灵在地球上快乐生活,永远陪伴着人类。

  郑韬

[ 责编:张倩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 全国职业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京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11月11日,长征八号甲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成功实施转运,计划择期发射。
2025-11-12 05:10
近日,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主导建设的量子放射性计量实验室及电离辐射计量级设备“一线多用”产研平台正式投入运行,成功填补我国在低温量子磁量热计领域的空白。
2025-11-12 05:10
在数据管理与使用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实行物流公共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开展数据授权运营,扩大路网、轨迹、企业、人员等关键数据供给。
2025-11-11 10:03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持续增加,从2023年的5211种提升至2024年的5325种,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5-11-11 10:04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战略意义远超普通通信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我国实现信息全球覆盖、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在数字时代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布局。
2025-11-11 10:02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考验瞬间爆发力的短跑,而是需要长期持久力的马拉松。 在课程体系搭建上,北航实验学校打造了“五级阶梯式”科技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课程群,实现从基础普及到进阶的无缝衔接。
2025-11-11 10:00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相关工作作出部署。
2025-11-11 09:50
11月9日,国航C919重飞“两航起义”航线主题航班从香港飞抵天津,重温76年前“两航起义”的北飞航程,致敬“两航起义”爱国壮举。“两航”后代陈绍曾介绍,76年前,“两航起义”飞行员从香港驾驶12架飞机飞抵北京、天津,建设新中国民航事业。
2025-11-10 10:10
“超级细菌”指那些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研究人员在一种常用药物的生产流程中意外发现一种很有前景的强效抗生素,能够杀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超级细菌”。
2025-11-10 10:09
11月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闭幕。世界互联网大会秘书长任贤良用“聚焦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关注创新发展热点议题”“不断擦亮峰会品牌”“持续贡献智慧力量”概括了本届峰会的特点。
2025-11-10 10:08
使用供暖设备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来看!
2025-11-10 10:1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