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携手推动马中关丹产业园走向新辉煌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携手推动马中关丹产业园走向新辉煌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4-04 12:55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鸟瞰图。

  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供图

  联合钢铁厂的工人在车间工作。

  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供图

  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驱车3个多小时,就到了彭亨州的首府关丹。这座宁静的小城位于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毗邻关丹港,关丹河从这里蜿蜒而过,流向大海。2013年2月,马中关丹产业园正式开园,与中马钦州产业园一起,开创了“两国双园”模式。10年来,作为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典范,马中关丹产业园不仅推动了中马务实合作,也加深了两国“切水不断”的情谊。

  “东海岸经济特区最成功的工业园区之一”

  2014年,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对接各自发展战略,将钦州、关丹产业园区打造成中马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围绕这一目标,中马两国展开了紧密合作。

  如今,马中关丹产业园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累计签约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额超400亿元人民币,创造总工业产值超350亿元人民币,创造长期就业岗位约5000个,预计带动关丹港每年新增吞吐量1000万吨……

  “10年来,马中关丹产业园已成为东海岸经济特区最成功的工业园区之一。”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发展理事会首席执行官柏查威说,“马中‘两国双园’模式是成功的。”

  关丹产业园的成功离不开建设者们的辛勤付出。

  联合钢铁是首个入驻产业园的项目,从项目开工到全流程生产线的建成仅用时18个月。如今,联合钢铁项目年产能已超过350万吨的设计产能,是马来西亚最大和最先进的全流程工艺钢铁企业之一,产品面向全球销售。

  回忆起刚到关丹的情景,联合钢铁(大马)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胡玖林至今记忆犹新,“2014年我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山地和沼泽,光土方工程就花了1年多的时间。”他指着自己所在的办公室,对本报记者感叹:“谁能想到这个办公楼所在的地方,以前就是一座山。”如今,厂区道路宽阔整洁,办公楼、厂房、宿舍鳞次栉比。

  “联合钢铁项目的工艺设计、装备等都来自中国,采用的是行业最先进、最优良的。”胡玖林说,有位当地官员来联合钢铁访问,一进园区就问:“你们这里环境整洁,怎么不像个钢铁厂?”得知项目环保指标高于当地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废气等都被收集起来用于发电,实现了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这位官员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联合钢铁目前有4000多名员工,其中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他们的薪水远远高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在这里工作的马来西亚小伙凯利说,关丹所在的东海岸发展相对落后,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人,以往都去相对发达的西海岸地区找工作。如今,他可以就近到产业园工作,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我们这里有的一家四五口人都在产业园上班”。

  柏查威说,关丹产业园发展推动了马中两国投资,同时为当地创造了从生产到管理多个领域的岗位。在园区开发过程中,当地承包商和供应商也参与其中,大量的当地中小企业从中受益。

  “从中国伙伴身上看到了专业和努力”

  关丹港码头,碧绿的海水轻轻地冲刷着海岸,卸船机高高耸立,集装箱整整齐齐,铁砂石、焦煤等刚运来的材料有序堆放,斗轮堆取料机往来穿梭……这是一个现代化、专业化的码头。

  关丹港是马来西亚东海岸第一大港,也是关丹产业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马来西亚政府将关丹港列为重点发展港口之一。2013年,中国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入股关丹港。中马双方携手,让这个有着40多年历史的港口迎来了新的生机。

  中马合作对关丹港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共同规划开发新港区。据关丹港口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叶竟涛介绍,当地设备供应有限,新港的设备如卸船机、斗轮堆取料机、皮带机等都来自中国。为此,中企专门对本地员工进行了培训,并组织员工到中国的港口观摩学习。

  马来西亚员工西纳潘已在关丹港工作了十几年。他说,中国企业到来后,港口运营更加自动化,卸货速度加快。2018年之前,一天只能卸货8000吨,现在达到每天3万到4万吨。“从船集中到港该怎么处理,到如何做好堆场管理,再到如何操作和维护设备……中国伙伴都传授了不少好经验。”西纳潘说,“从中国伙伴身上看到了专业和努力。”关丹港口有限公司首席商务官马斯林感叹:“是中方合作伙伴提供了技术转移,提高了我们各方面水平。”

  2015年实现吞吐量及营业收入双翻番,2018年一跃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公共散货专业化码头,投资建成两个15万吨级深水码头……在中马双方共同努力下,关丹港吞吐能力不断刷新。

  在中方入股后,关丹港与中方合作伙伴的合作交流及业务往来日益密切。2014年,钦州港与关丹港正式结为姐妹港,拉开了双方在众多领域合作的序幕。两港之间集装箱国际直航班轮开通,直航时间大大缩减。中马双方还建立了联合招商团队,共同向中国企业推介关丹港。联合钢铁等项目的达产,更是带动关丹港向“港—产—园”联动发展模式转型。

  随着中国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关丹港将迎来新的机遇。叶竟涛表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钦州港连接,将扩大钦州港和关丹港的经济腹地。传统来说,从关丹港经中国东部港口到中国西部,可能需要35天以上,但如果从关丹港经钦州港,再换乘铁路到中国西部,最快只需不到两周时间,“这将大大便利中马贸易往来”。

  “我们的心从此贴得更近了”

  马中关丹产业园的建设,造就了更多民心相通的佳话。

  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钦州市与关丹市结为国际友好城市,两地从2016年起开始轮流举办“两市双日”活动,即在关丹举办“钦州日”,在钦州举办“关丹日”,通过举办文艺晚会、青年交流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

  马来西亚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副部长傅芝雅说,当地员工与中方合作伙伴共同工作、共同生活,相互之间的了解不断加深,“马中关丹产业园扮演了促进文化交流的重要角色”。

  凯利是关丹本地人。关丹产业园建设时期,他还在读书。每次从这里经过,他都充满了好奇。“我时不时地会用蹩脚的中文打招呼,总能得到中国员工友好的回应。”凯利说,当时他就暗下决心,以后要来这里工作,学习中文的劲头更足了。毕业后,他如愿以偿,还获得前往中国培训的机会。因为通晓中文,凯利又主动“兼职”给两国员工教授语言,“我们的心从此贴得更近了”。

  在关丹的一家马来餐厅,老板看到中国员工前来就餐,高兴地迎上前问候,他的儿子也跟着打招呼。“当初,我到这家餐厅吃饭时,他的儿子才几个月大,如今都快成大小伙子了。”叶竟涛一边说着,一边与前来就餐的马来当地民众打招呼,“在这里待久了,常来这家餐厅吃饭,大家见了面都很亲近。”

  傍晚下班时,偌大的园区里,三三两两的中马员工说笑着一起去宿舍、餐厅。马来姑娘依纳说,有时候吃完饭大家还一起散步、打羽毛球。

  马来西亚有句谚语,“遇山一起爬,遇沟一起跨”。这恰恰是中马友谊的生动写照。新冠疫情期间,关丹产业园的入园企业向马来西亚当地捐赠了约200万只口罩以及大量防护服、酒精等抗疫物资,为马来西亚抗疫加油鼓劲。

  柏查威表示,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生效,“两国双园”有望在马中之间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化两国在贸易投资、技术合作、旅游和文化等领域务实合作。

  “未来,关丹产业园计划促进产业和服务升级,努力降低碳排放,中马将携手推动产业园发展走向新辉煌。”北部湾控股(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陆勇说。

  (本报马来西亚关丹电 章念生 刘 慧)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救援队伍完成缅甸地震救援任务启程回国

  • 三峡水库实施保春灌补水调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当前意识研究主要聚焦于在大脑皮层中寻找意识体验的神经相关物,但对脑深部皮层下结构的研究较少(如丘脑)。
2025-04-08 10:01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规划遵循世界农业强国建设规律,立足我国国情农情,对农业农村发展谋篇布局。
2025-04-08 09:57
活动中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4.3/10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4.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5.6‰。
2025-04-08 09:54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伴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算法架构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岗位细分,体现着行业对人才的多元期待。对用人企业来说,把竞得人才作为起点,将人才与研发生产流程精准匹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方能更上台阶。
2025-04-07 09:49
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从科研产出看,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2025-04-07 09:46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看来,AI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结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2025-04-07 09:40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