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创造机遇 增进福祉(新时代中非合作)
首页> 国际频道> 外媒聚焦 > 正文

创造机遇 增进福祉(新时代中非合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23-04-04 11:03

  中几友好医院手术室内,中几医生共同为患者实施手术。

  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供图

  达喀尔大学校园里,塞内加尔学生跟着中国老师学习移栽辣椒苗。

  中国援塞内加尔农技专家组供图

  在几内亚比绍巴法塔,当地农民接受中国农技组专家的培训。

  中国援几内亚比绍农技专家组供图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港远景。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中非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10年来,中非务实合作不断提质升级。从“十大合作计划”到“八大行动”再到“九项工程”,中非合作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提升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开展农业技术合作、派遣援外医疗队……一个个合作故事在非洲大陆上演,如同一个个音符,汇成中非合作的动人乐章,为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切实增进了非洲国家民生福祉。

  坦桑尼亚——

  基建合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达累斯萨拉姆港一派繁忙景象,集装箱牵引车、起重机、叉车等港机设备往返穿梭,一艘艘满载的货轮接续驶入,塔吊一刻不停,货物装卸有序进行。这座坦桑尼亚的“门户港”位于印度洋西岸,承载着该国约90%的进出口货运量,也是诸多东非国家的出海口和经济通道。在实施改扩建项目前,达累斯萨拉姆港曾一度因为设施老化、泊位狭窄,难以承载日益繁忙的货运任务。

  一年多前,由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达累斯萨拉姆港1—7号泊位改扩建工程完工并移交业主运营,港口吞吐量升至1765万吨,较此前提高约26%。原来只能靠泊2万吨级货轮的泊位,现在已可停靠7万吨级的重型货轮。中国港湾坦桑尼亚水工项目群负责人卞亮介绍,港口投运以来,运营效率和货运处理能力大幅提升,不仅满足了坦桑尼亚本国的货运需求,还推动了乌干达、卢旺达、布隆迪等内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坦桑尼亚总统哈桑指出,达累斯萨拉姆港改扩建工程“对于提高港口综合运营效益,助推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带动坦桑尼亚社会经济发展,为东非内陆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坦桑尼亚《国民报》报道认为,“该项目极大地增加了港口货物吞吐量,巩固了达港东非重要港口的地位,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与此同时,改扩建项目的实施还为当地培养了许多专业人才。

  坦桑尼亚姑娘乔伊斯曾在中国港湾公司工作了5年,是当时达港改扩建项目人力资源负责人。在与中国同事一起参与项目的几年时间里,她不仅掌握了人力资源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对港口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表现优异,她去年被坦桑尼亚港务局聘为正式员工。乔伊斯表示,坦中基建合作为促进两国民心相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企业工作的这段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宝贵财富”。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满足东非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达港二期项目已开始实施。项目包括港池航道疏浚、沉船打捞、导助航设施采购安装等。二期项目负责人单纪峰介绍,在疏浚过程中,中方团队使用了中国自主设计、投资建造的重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通旭”号,并严格执行环保高标准,相关工作获得了业主和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达港改扩建项目和疏浚工程等是中国助力坦桑尼亚基建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莫希认为,坦桑尼亚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的支持。“在坦桑尼亚,许多现代化基础设施都是在中国帮助下建设的,坦中合作已成为助力坦桑尼亚发展的强大引擎。”他说。

  莫桑比克——

  用中国技术提升农业生产力

  “我们生产的大米在当地很受欢迎,和它的名字一样,‘好味道’!”赛尔蒂斯是5个孩子的母亲,她已经在中非合作建设的万宝莫桑农业园工作了5年。据她介绍,原先当地的大米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价格昂贵。“是中国的农业专家教会了我们自己生产大米,让我们吃上了最合我们口味的大米。”她说。

  2016年,赛尔蒂斯一家与万宝莫桑农业园签订生产协议,承包了2.5公顷稻田进行种植,种子、农药和技术等全部由农业园提供,一年能有4000多元人民币收入。现在,她的家里已经扩建了3间房,还买了电视,妹妹开小店铺的梦想也即将实现。

  “好味道”大米是中国稻米品种经过多次改良后适应当地口味和需求的新品种,受到当地民众普遍欢迎。看到中国农业技术结出硕果,更多种植户参与到两国农业合作中来。目前,在万宝莫桑农业园所在的加扎省首府赛赛市,像赛尔蒂斯这样的种植户已超过500户。

  据介绍,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已累计举办10余期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农用机械培训班。“我和我父亲都在这学习,不仅是拖拉机,播种、脱粒等各种机械都有中国师傅教我们。”年仅20岁的科达尔克骄傲地说,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他不仅自己学有所成,现在还带起了徒弟。

  如今,农忙时节,2万公顷的农业园上空还可以看到借助北斗导航技术工作的植保无人机。它们可以获得厘米级高精度定位,躲避高压线及强磁场等干扰环境,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测绘、水稻播种、农药喷洒等田间植保作业,效率较人工操作高出几十倍,为当地水稻种植提供了巨大支持。

  加扎省农业厅厅长拉蒂福表示,中国农业技术为莫桑比克实现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万宝莫桑农业园合作种植户的平均粮食产量翻了几番,农技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北斗+无人机”精准农业模式是非中农业技术合作的有益尝试,将进一步推动莫桑比克农业产业升级。

  马辛格是农业园的水稻种植示范户,在中方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已掌握了多项农业技术,家里也盖起了新房,家具家电一应俱全。因为尝到了规模化经营以及农技革新的甜头,马辛格和其他种植示范户现在把目光投向了“北斗+无人机”精准农业模式,并对未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期待,“中国农业技术一定能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万宝莫桑农业园项目是中国在莫桑比克最大的杂交水稻项目,实验区水稻产量已由每公顷1.5吨大幅跃升至每公顷8吨。”莫桑比克农业与粮食安全部部长伊吉诺·马鲁莱表示,从中国引进种子改良和机械化生产等新技术,快速提升了莫桑比克的农业生产力,“将帮助我们早日实现粮食自给目标”。

  几内亚——

  大大提升当地医院诊疗水平

  在位于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的中几友好医院内,一场高难度的脑瘤切除手术正在进行。“进行超声检查,辅助评估肿瘤血供及矢状窦通畅情况!”“发现中1/3矢状窦肿瘤浸润闭塞,局部皮层回流静脉及代偿性的侧支循环静脉被肿瘤包绕!”……经过6小时的奋战,在中国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神经外科专家、主刀医生张国滨和其他几名医护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手术成功完成,患者终于化险为夷。

  接受手术的马丁是中几友好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一名患者。手术前,右额顶部的肿瘤已伴随他十余年,肉眼可见。因反复头痛伴有嗅觉减退,马丁来到中几友好医院检查,经颅脑CT扫描,诊断为右额顶矢状窦旁脑膜瘤,肿瘤侵蚀颅骨向外生长。“这个手术风险很高,我们能做吗?”得知马丁的病情后,几内亚神经外科医生索亚雷心里没底。张国滨沉思了一会儿回答:“可以做!”

  在中几医生通力配合和中国医疗队多学科协作下,这台矢状窦脑膜瘤手术顺利完成,创造了几内亚神经外科史上的两个“首次”——首次实现显微镜下矢状窦脑膜瘤全切除手术、首次应用术中超声辅助探查肿瘤血供及矢状窦通畅情况。索亚雷医生观摩了手术全过程,他对中国医生娴熟的技术赞不绝口:“谢谢你们,最棒的中国医生!”

  今年是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派遣55周年。自1968年起,中国向几内亚相继派遣29批、总计705名医疗队员。提起中国医疗队,在科纳克里几乎无人不晓。“中国医生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不少市民这样赞叹。“我们希望尽自己所能,帮助几内亚患者解除病痛,将诊疗技术传授给当地医生,努力促进中几两国友谊长存。”第二十九批援几内亚医疗队队长郭伟说。

  由中国政府援建、几内亚卫生部负责管理和运营的中几友好医院,是中几医疗卫生合作的重要象征之一。目前,医院二期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在新增病床数的同时,也将配置DSA血管造影机、核磁共振等大型医疗设备。在尽力挽救几内亚民众生命的同时,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还为当地医护人员定制了许多培训,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正确使用和操作除颤仪、气管镜仿真模拟培训等,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中几友好医院院长迪亚内表示,中国医疗队因地制宜开展急诊急救培训,“大大提升当地医院诊疗水平”。

  “我们衷心感谢中国向几内亚提供的宝贵援助,以及长期以来为促进几内亚公共卫生领域发展提供的无私帮助。”几内亚卫生部部长迪亚洛高度评价几中医疗合作,希望进一步深化同中国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取得新成果。

  塞内加尔——

  农技合作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正值旱季,天空碧蓝如洗,万里无云。达喀尔大学校园里,红色的三角梅盛开,在一块平整起垄的菜地里,一群年轻的塞内加尔学生正围着中国老师学习如何移栽辣椒苗。

  菜地旁立着一块写着“农业科技园”的牌子,正在开展中国援塞农业技术专家组和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汉语+农业技术培训”。移栽到这里的辣椒苗是一个月前在专家组的基地里种下的,经过悉心培育,棵棵根茎壮实、叶片饱满。

  “辣椒苗的株距为30厘米,行距45厘米”“栽苗时要直,这样才能让苗子迅速生长”……专家组成员张元平一边用中文向学生介绍着要点,一边手把手示范如何挖坑覆土。孔子学院塞方院长迪亚耶不时拍照记录,他说:“这个培训项目非常实用,我希望每次都能来参加。”

  20多名学生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把300棵菜苗种到了地里。卡迪姆已在孔子学院学了一年中文,他认真地按照讲解,栽好了一棵辣椒苗。他说,这是他第一次下地种菜,不仅学到了农业技术,还学到了很多新词汇,扩展了语言使用场景。孔子学院中方院长崔杰说,“汉语+农业技术培训”很受当地学生欢迎,学生们还要求去专家组的基地参观学习。

  专家组组长周建鹏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第四期培训从今年2月开始,将持续3个月,“学员们到时候就能吃上自己种植的生菜、香葱、辣椒了”。此前参加过培训的学生在自家地里试种蔬菜都非常成功,孔院的老师和同学在得到他们反馈后,对“汉语+农业技术培训”的热情更加高涨。

  “在专家组基地所在的桑加勒卡姆村,有不少村民依靠学到的技术,提高了产量,过上了好日子。”周建鹏介绍。村民乔玛曾在基地工作,靠着种菜发家致富,现在每个月能有数千元人民币的收入。“中国农业专家们帮我们过上了好日子。”他说。

  对于一些家庭困难、无法负担农资农具的,专家组也会想办法解决。例如,桑加勒卡姆村村民约瑟夫家里买不起支架,种不了好黄瓜,专家组就让他砍灌木做支架,用香蕉树叶搓绳子来捆住。“尽量用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来推广技术,当地村民学以致用,效果很好。”周建鹏说,技术要因地制宜扎根当地,用适合当地的方式推广。

  塞内加尔农村装备部官员迪欧夫表示,培训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中国专家们克服困难在塞内加尔推广农业技术,多年来,通过不断带来“新东西”“新理念”,为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黄培昭、沈小晓、邹松、崔琦、万宇采写)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 西十高铁建设加速推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