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与印尼“手握得更紧了”|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⑤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与印尼“手握得更紧了”|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⑤

来源:学习小组2023-04-01 12:25

  10年前,一个海风徐徐的傍晚,兰迪·拉姆达尼打开电视,看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尼西亚的新闻。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写下“一带一路”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10月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新华社记者 王晔摄

  彼时的拉姆达尼是印尼一名高中生,对国际关系懂得不多,但直觉告诉他:“中国与印尼的手握得更紧,对两国一定是件好事。”  时间验证了这个印尼年轻人的直觉。

  “路通,财通”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提出后不久,2014年,印尼总统佐科提出“全球海洋支点”构想。随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海洋支点”构想不断加强战略对接,推动了雅万高铁、区域综合经济走廊以及“两国双园”等重大合作项目建设。  在中国与印尼寻找共同利益交汇点的同时,拉姆达尼也在寻找理想与现实的交汇点。“我的理想是能为国家建设出力。”他说。  2020年,大学毕业的拉姆达尼应聘中国中铁四局雅万高铁4号梁场项目部,成为一名技术员。他告诉记者,能参与如此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家人和朋友都为他感到骄傲。  刚入职时,拉姆达尼对高铁技术很陌生,公司安排工程部技术主管余跃与他对接,制定一对一“导师带徒”计划。经过近半年的学习,拉姆达尼已能独当一面。通过“导师带徒”模式,中铁四局雅万高铁4号梁场项目部为印尼培养了近2000名高铁建设技术工人。  “感谢中国师傅手把手地教我。”拉姆达尼说,随着业务精进,他的工资在增长,家人的生活条件也改善了。  2022年11月16日,一列高速铁路综合检测车驶出雅万高铁德卡鲁尔车站,逐渐加速前行。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圆满成功,让拉姆达尼欢喜不已。要知道,这是印尼和东南亚第一条高铁。

  最近,拉姆达尼忙着整理竣工验收资料。预计今年6月,雅万高铁就能开通运营。“雅加达到万隆的出行时间,将从3个多小时缩短为40分钟。”拉姆达尼说,“我们当地人常讲‘路通,财通’,高铁开通后,旅游业等一连串产业会更兴旺。”

  “绿水青山”漂洋过海2022年11月,再次踏上印尼土地的习近平主席在同佐科总统举行会谈时指出,“中方将继续鼓励优秀中资企业参与印尼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助力印尼建设新首都和北加里曼丹工业园”。  在印尼,北加里曼丹工业园与众不同。2021年底工业园奠基时,佐科总统曾表示:“我们想做‘蛙跳’,实现一次飞跃。”他希望这个工业园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工业区。  叶伟利是中资企业青山控股集团员工,北加里曼丹工业园由青山控股集团与多家印尼企业共同建设。于是,他向公司递交了申请,调任北加里曼丹工业园现场管理班班长。

  从园区规划到材料应用,从码头建设到道路铺设,从能源供给到污染治理,北加里曼丹工业园处处体现绿色发展理念。青山控股集团北加里曼丹工业园现场负责人徐治国举例说:“在园区港口码头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运用竹材料改善淤泥层结构。竹子是生长速度很快的建材,使用竹材料替代传统木材,能减少树木砍伐。”  在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深入人心。在北加里曼丹工业园,叶伟利发现,这一理念也跟着中企“漂洋过海”,“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飘落在园区各个角落,生根发芽。”

  “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印尼西爪哇省芝马努河上游山口,静静矗立着加蒂格迪大坝。近些年,大坝周边民众有了一个新“习俗”:逢年过节、结婚生子,常常邀请中国人参加。  因为,是在中国的帮助下,他们终于实现了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芝马努河被当地人视为“生命之河”,但受季风影响,旱涝并存。早在1963年,印尼政府就规划修建大坝,由于资金缺乏、设备不足等,修建工作时断时续,直到中企进场才真正“动起来”。  印尼人阿塞普·塔当住在大坝附近。“大坝开工后,我身边的朋友有的做了大坝建筑工人,有的当司机,还有的成了设备操作员。”阿塞普告诉记者,村里的小卖部、超市、餐馆一个接一个“冒”了出来。

  阿塞普也在大坝上找到一份工作,成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的一名测量员。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以及中国春节,他都和中国同事一起庆祝。“中国春节吃什么?”“怎么做印尼炒饭?”“种辣椒有什么好办法?”……一次次饭后闲谈、欢声笑语中,他与中国同事成了交心的好友。  2015年8月,加蒂格迪大坝如期竣工,下闸蓄水。从此,下游750平方公里地区能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9万公顷灌区获得稳定的水量,至少480万人受益。  “大坝修好了,很多中国同事去了别的工程,但我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常在微信上聊天。”阿塞普说。  加蒂格迪大坝成了周边民众散步休闲的好去处。每次上大坝,阿塞普都会在规划图展板前站一会儿,这是大坝周边的建设蓝图,也是他未来的生活图景:水产养殖区旁将建起垂钓区,再远点是酒店区……

  10年间,中国是印尼第一大贸易伙伴,2022年中印尼双边贸易额达1490.9亿美元,同比增长19.8%;中企在印尼工程承包合同金额2022年超过140亿美元……在共建“一带一路”的阳光大道上,中国与印尼携手前行,成就实实在在,不仅造福两国人民,还在地区和全球产生积极影响。  “你的源泉来自梭罗,万重山送你一路前往,滚滚的波涛流向远方,一直流入海洋。”2013年,在印尼国会演讲时,习近平主席提到这首印尼民歌《美丽的梭罗河》。10年来,中国和印尼关系发展也如美丽的梭罗河,越过山峦,奔流向海。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原标题/中国与印尼“手握得更紧了”(元首外交 大国风范⑤)

  记者/潘旭涛、高 乔

  编辑/静玄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