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侵犯难移民人权恶行累累(钟声)
首页> 国际频道> 锐评速览 > 正文

侵犯难移民人权恶行累累(钟声)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31 09:38

  侵犯难移民人权恶行累累(钟声)

  ——美国已成为全球人权发展的搅局者和阻碍者③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但其对待移民的历史充满歧视、排斥、逮捕、拘留、驱逐的非人道惨剧,对移民人权的侵犯比比皆是、从未间断。近年来,美国政府更是制造了一桩又一桩针对赴美难民和移民的人道灾难。铁的事实证明,美国在难移民问题上并非自诩的“民主灯塔”,而是充斥着谎言和双标。

  美国对待移民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斥着非人道惨剧的“黑历史”。来自爱尔兰、日本、东欧和南欧、拉丁美洲、中东的移民,都曾经在美国遭到歧视与排斥。排华运动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歧视与排斥移民暴行,还催生了美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以种族和国籍为理由,禁止特定族裔所有成员移民美国的法律——《排华法案》,该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正式废除。白人对黑人的奴役历史至今仍对黑人后裔造成严重伤害,使其生命权、发展权和政治权利很难得到有效保障。2022年9月,联合国消除种族歧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审议美国履行《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情况的结论性报告指出,美国历史上殖民主义和奴隶制留下的阴影至今仍挥之不去,助长着美国社会流行的种族主义。

  近年来,美国政府更是越来越严格地限制移民,并且苛刻和非人道地对待移民。移民儿童被迫与父母强行分离拘留,被关在铁笼子里,只有简易的锡箔纸当“保暖毯”;美国边境执法部门巡逻队员骑在马背上,挥舞着马鞭冲向人群将难民驱逐到河水里;“移民卡车”惨剧酿成迄今最严重的移民死亡事件,53人因闷热而死……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批评道,美国政府边境移民政策对寻求庇护者的基本权利构成威胁,破坏国际人权和难民法的根基。美国社会还存在对移民及其后裔的严重歧视,近年来“仇亚”问题尤其突出。根据“停止仇恨亚裔美国人与太平洋岛居民联盟”2022年的调查,过去两年该组织报告了11467起仇视亚裔美国人和太平洋岛居民事件。

  美国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是造成其移民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内政治极化导致移民问题日益恶化。种族主义贯穿着美国移民政策及对待移民的态度。调查显示,56%的美国选民认为美国仍然是个种族主义社会,70%的黑人认为超过一半的白人信奉白人至上主义。针对恶劣的现状,美国两党虽然都曾提出各自的移民改革方案,但很快就步入死胡同。美国两党都将难移民作为政治博弈筹码,但两党都没有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美国的保守政客与媒体还不断渲染移民威胁,煽动反移民情绪,在美国本土引发多起针对移民和少数族裔的恐怖主义事件。

  美国难移民问题积重难返,很大程度上是美国自身霸权霸道霸凌行径造成的恶果。美国把霸权主义的魔爪伸向哪里,就把难民问题带到哪里。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美国军事介入叙利亚已造成当地至少35万人失去生命,1200多万人流离失所,1400万平民急需人道主义援助,叙利亚难民问题被联合国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大的难民危机”。美国在提出“门罗主义”后的200年间,30多次军事介入拉美国家,向地区国家强行输出美式民主,大搞经济掠夺,甚至策动政权颠覆。当这些国家的人民不堪美国制造的贫困动荡,试图北上逃脱时,又被美国拒之门外,甚至遭到暴力逮捕和监禁。美国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奥卡西奥—科尔特斯批评说:“美国在几十年时间里,对于拉丁美洲政权更迭的不稳定状况负有责任。我们不能放火烧了某人的房子,然后责备他们逃难。”

  美国应认真审视并纠正自身在难移民问题上的累累劣迹,切实改善外来难移民处境,停止霸权主义和霸凌行径,停止制造新的难民危机,停止扮演“人权卫道士”,停止借人权问题对他国进行抹黑和打压。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九号

  •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成为“致富河”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