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拉合作扬帆破浪风正劲(环球热点)
首页> 国际频道> 海外看中国 > 正文

中拉合作扬帆破浪风正劲(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3-25 09:35

  图为近日,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第27届南美多式联运展上,中国参展商推出的最新运输技术、产品和服务吸引了大批客商。拉埃尔·帕特拉索摄(新华社发)

  3月26日至31日,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卢拉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据巴西媒体报道,卢拉此次访华,率领了一支由240名商界代表组成的大型代表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巴西总统访华势必推动两国关系升级,同时为促进地区和世界发展发挥出积极作用。

  近年来,中国和拉美国家持续开展高质量合作,高层互访密切,中拉关系飞速发展,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亮点不断 成果喜人

  据埃菲社报道,巴西总统卢拉此次访华,随行商业代表团人数达到创纪录的240人。访问期间,中巴双方将举行一个商业论坛,四五百名企业家将参加,其中近一半是巴西商人。埃菲社引述巴西政府官员的话称,巴西渴望与中国建立多样化的贸易关系。

  此前不久,中巴刚刚迎来一个好消息。2月,中国与巴西签署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西成为继阿根廷之后第二个与中国签署人民币清算服务的拉美国家。

  “今年以来,中国与巴西等拉美国家关系可谓高开高走。从1月份习近平主席受邀向拉共体第七届峰会作视频致辞,到此次巴西总统访华,中拉高层交往亮点不断。同时,对中国提出的一系列重大倡议,拉美国家也积极响应并支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所长宋均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进入2023年,中拉关系稳步提升,喜讯频传。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拉贸易总额再创新高,达4857.90亿美元,连续第二年突破4500亿美元,较2021年涨幅超过7%。

  今年春节期间,中拉贸易的火热景象就是一个生动写照。智利车厘子、秘鲁蓝莓、乌拉圭牛肉等成为中国电商平台上的抢手年货,厄瓜多尔玫瑰、哥伦比亚绣球在“花城”广州热销。从中国百姓品尝“拉美味道”到拉美企业分享“中国机遇”,中拉务实合作给双方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萍向本报记者指出,近年来,中拉经贸合作持续快速推进,成为中拉关系的压舱石和稳定器。2022年中拉经贸总额创下新高,再次印证了这一点。

  “2022年,在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造成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受阻、全球主要市场动荡加剧的背景下,中拉贸易总额逆势上涨,反映出中拉在经贸领域互为发展机遇的特质。此次巴西总统率团访华,规模之大远超预期,也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巴西等拉美国家希望在基础设施、科技、新能源、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诸多领域与中国进一步加强务实合作的迫切期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长孙岩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基础深厚 互利共赢

  拉美有这样一句谚语:“真正的朋友能够从世界的另一头触及到你的心灵。”近年来,中拉不断深化友谊,拓展合作,始终做彼此信任的好朋友、共同发展的好伙伴。

  “中拉关系发展,具有多方面深厚稳固的基础:一是政治共识强烈,中拉之间没有任何历史遗留问题,政治上高度互信;二是经济互补性强,中拉经贸合作基础扎实,即便在新冠疫情期间,中拉克服不利影响,贸易额仍然稳步增长,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发展势头;三是中拉人文交流深入推进,互相了解越来越深,民意基础不断夯实。”宋均营分析称,拉美国家清晰地看到,同中国加深各领域合作,完全符合中拉双方利益,也符合时代发展潮流。

  孙岩峰也认为,中拉虽然相距遥远,却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双方都视对方为发展机遇。从产业结构来看,拉美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是中国重要的能矿产品、农产品等原材料进口来源地;从发展阶段来看,中国当前正在推动国际产能合作,为中拉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提供更多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日渐认识到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新选择。许多拉美国家期待与中国交流治国理政经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同,也是拉美国家与中国越走越近的重要原因。”孙岩峰说。

  作为拉美国家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始终尊重拉美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支持拉美加快一体化进程。近年来,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拉美深入人心。

  “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所作所为尊重我们的意愿,尊重我们的政策,中国一直对我们国家抱有非常尊重的态度。”阿根廷总统费尔南德斯赞同中国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倡议。他认为,中国尊重每个国家的主权和特质,提出的尊重多边主义等理念很有价值。“阿根廷有权与它认为友好的国家以及那些为它提供最佳发展机遇的国家建立联系。”

  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学者帕梅拉·克里斯塔莱斯也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的合作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出发点是满足拉美国家的主要发展需求。

  前景光明 潜力巨大

  巴西《论坛》杂志网站报道称,根据巴西外交部介绍的情况,预计此次卢拉访华期间,中巴双方将签署约20项协议,并可能还会增加,协议将涉及医疗卫生、农产品、教育、文化、金融、工业、科技等领域。报道认为,卢拉访华发出一个信号,即面对正在重塑世界格局的地缘政治海啸,巴西希望抓住最佳机会。

  哥伦比亚对外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卡斯特里利翁·克里根认为,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经济减速。在这个时候,与中国的合作对拉美国家尤为重要。

  “以此次巴西总统访华为契机,预计今后一段时间中拉关系发展将迎来新高潮。”孙岩峰分析称,未来中拉合作前景光明。在发展经验上,中拉将进一步互学互鉴;在经贸合作上,中拉将以原有互补性合作为基础,在高新科技、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方面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质量;在全球治理上,预计今年以中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将通过金砖、G20等平台,携手应对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议题,为全球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今年,适逢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中国将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目前,已有21个拉美国家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或合作文件。

  王萍认为,中拉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蓬勃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将为中拉务实合作打开新的机遇之窗。“同时,目前中国正同多个拉美国家进行自贸协定谈判。其中,与厄瓜多尔的自贸协定谈判已经结束。这些自贸协定深受拉美国家欢迎,将对促进中国和拉美国家贸易投资持续、稳定、多元化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拉美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之一。中拉合作本质上是南南合作。中拉关系向好发展,可以为全球范围内的南南合作提供示范,有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宋均营说。

  俄罗斯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主任德米特里·克拉夫佐夫在媒体刊文也指出,中拉合作将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影响力,全球“南方国家”将在未来国际政治和经济议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报记者严瑜)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3月25日 第 06 版)

[ 责编:宫辞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 西十高铁建设加速推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