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硅谷银行“闪崩”破坏力有多大?(环球热点)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硅谷银行“闪崩”破坏力有多大?(环球热点)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23-03-18 13:20

  三月十三日,客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外排队等候办理业务。

  李建国摄(新华社发)

  过去一周,银门银行、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先后“爆雷”,震惊全球金融市场。美联邦政府紧急出手,推出一系列补救措施稳定人心,防止“多米诺效应”冲垮金融业乃至波及整个经济。不过,虽然美国总统拜登坚称“美国银行系统安全”,但市场并不买账,硅谷银行破产引发的“余震”仍在持续。

  此次银行关闭事件折射出美国金融系统存在哪些风险隐患?将如何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会不会演变成系统性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国际市场密切关注。

  银行“爆雷” 引发市场连锁反应

  3月8日至12日,美国三家银行——银门银行、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相继清算或关闭。其中,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已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要求有意收购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的银行在3月17日前提交竞标,希望以整体出售方式让两家银行重返私营经济领域。

  硅谷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拥有17家分行,是全美国排名第十六位的银行。硅谷银行关闭是自2008年9月以来美国最大的银行关闭事件,也是美国史上第二大银行倒闭案。

  为了防止发生挤兑事件,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积极表态并采取行动,但市场并不买账。3月13日,全球银行股遭遇“黑色星期一”,美股银行股集体下跌,多只个股触发熔断。除硅谷银行外,第一共和银行等其他经营方式和客户构成较为类似的银行或将面临相似窘境。资本市场面临恐慌情绪传染和流动性紧张。

  因担心银行业动荡冲击中小银行贷款业务,华尔街投行高盛3月15日下调美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0.3个百分点,至1.2%。高盛指出,资产值低于2500亿美元的银行,承担了美国约50%的商业和工业贷款。其中,中小银行承担了美国六成的住房贷款以及八成的商业地产贷款。一旦储户对银行信心流失,出现大面积提现的情况,中小银行将被迫压缩贷款业务以保证自身流动性充裕,而这将抑制美国经济增长。

  硅谷银行在加拿大、丹麦、德国、印度、以色列和瑞典等国家都有分行。硅谷银行危机也引发了欧洲其他国家监管机构对硅谷银行在当地子公司以及银行业潜在风险的重视。3月12日至13日,加拿大、德国、英国等国金融监管机构先后宣布暂停硅谷银行子公司在各自国家的业务。

  硅谷银行倒闭事件已引发连锁效应。当地时间3月15日,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流动性困境加剧,在自曝过去两个财年财务报告存在“重大缺陷”后,瑞信最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拒绝进一步提供金融援助,瑞信股价重挫。

  因其业务遍布欧美多国,瑞信困境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3月15日,瑞信银行一度暴跌30.8%,创下历史新低并领跌欧洲银行业指数,创1995年美国IPO以来收盘新低。这也导致欧洲主要三大股市3月15日全线大跌,跌幅超3%。泛欧股指斯托克600指数的银行板块重挫7%,创一年多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内外夹击 激进加息成为主因

  “此次美国政府出手很快,手段明确且有节制,但要平息金融市场震荡还需要一些时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政府虽然出手干预,但并未为这些银行兜底。现在,硅谷银行和签名银行主要靠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希望通过市场力量干预,而不是靠政府直接救市。美联储发布的银行定期融资计划,只保障储户利益,并不保障投资者利益。对于投资者来说,在硅谷银行危机的影响下,他们所持银行资产的估值面临大幅削减风险,所以市场出现了“情绪抢跑”现象。

  作为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的“风暴眼”,硅谷银行“猛然崩塌”的原因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3月12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硅谷银行关闭,其核心问题在于美联储持续上调利率,导致该银行所持债券等金融资产市价不断下跌,而非技术行业问题。

  过去一年,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限已从0.25%飙升至现在的4.75%。很多分析人士预计,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再加息0.5个或0.75个百分点。

  “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是硅谷银行破产的直接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对本报记者分析,此前,硅谷银行在流动性宽松时期吸收大量存款并配置长期限债券资产,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导致利率风险急剧上升。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加息,特别是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利率倒挂”背景下,硅谷银行负债成本陡然上升,持有的大量债券资产价格暴跌,存款人集中取现,导致银行流动性枯竭。

  “内外夹击让硅谷银行陷入困境。”陈凤英分析,近两年,新科技革命的加速度远超预期。众多科技创新企业处于转型期,融资需求大。但在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融资困难的背景下,很多初创科技企业纷纷从硅谷银行大量提现,形成流动性缺口。为填充流动性缺口,硅谷银行不得不出售其资产组合,由于此时利率已经处于高位,资产出售形成了较大损失。这种以斩仓亏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简称“AFS”)来筹措流动性的行为,加剧了市场对其流动性不足的担忧,造成存款挤兑。硅谷银行相对集中的科创类企业客户群体加速了这一“死亡螺旋”。

  此外,美国对中小银行监管较为宽松,也是导致硅谷银行“闪崩”的重要原因。资料显示,2018年,美联储基于《经济增长、监管放松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对金融机构监管标准进行了修订,将银行分为五档,对第四、第五档银行资本要求、流动性监管要求均有“松绑”。硅谷银行处于第四档银行范畴,根据监管要求,不需要设置逆周期资本缓冲,可以将累计其他综合收益(AOCI)项目从资本中扣除。AOCI包括某些资产和负债在变现前未实现的收益或亏损,该项目从资本中扣除后,即便银行出现浮亏,资本充足率仍保持“虚高”。

  敲响警钟 恐慌情绪仍在蔓延

  投资银行经理弗雷德里克·罗素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称,硅谷银行可能“只是地窖里的第一只蟑螂”。

  当地时间3月15日,国际知名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警告称,近期,美国银门银行、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接连“爆雷”,或清算或关闭,只是初步暴露了美国银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面临的问题。这可能是一场“缓慢滚动的危机的开端”,之后可能会有更多金融机构面临查封和关闭。

  英国广播公司称,硅谷银行关闭事件震荡全球金融市场,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市场都受牵连。市场担忧硅谷银行倒闭犹如2008年的“雷曼事件”,恐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硅谷银行关闭事件让人们再次回忆起被“金融危机”支配的恐惧。此次硅谷银行关闭事件与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有何区别?是否会诱发全球性金融危机?

  “最大的区别在于,雷曼兄弟当年是受金融创新旗号下衍生品之一的次级贷款之害,而如今硅谷银行的‘爆雷’主要是因为美联储近一年来的激进加息政策。”陈凤英分析,雷曼兄弟与很多大银行通过金融交易联系紧密,其倒闭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硅谷银行本身与金融同业没有太多交易行为,其现金流中断不会过多影响其他大银行。此外,美国政府当年并未出手救助雷曼兄弟,而硅谷银行已及时被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接管,一定程度上能使硅谷银行的挤兑有所放缓,为其流动性周转争取时间。当前,美国金融的风险点主要来自错过应对时间窗口的中小银行,幸运的是,美联储尚有“弹药”避免流动性危机。

  美国银行业面临流动性危机的背景下,美联储货币政策成为影响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

  “美联储的高利率政策迫使银行破产。这就是问题的根源。”美国政治经济研究所主席的罗伯茨警告说,“如果美联储继续提高利率,将会有更多银行破产。”

  “美联储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物价稳定和金融稳定的两难。”胡志浩表示,如果本次危机短期内能有效化解,加息与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或将延续,但力度可能有所收敛;如果事件继续发酵,引发更多银行挤兑与市场恐慌,美联储可能通过降息化解危机。但货币政策再次转为宽松使得金融市场短期平稳后,居高不下的通胀压力会令美联储面临更为棘手的挑战。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银行相继关闭,正加剧全球央行维护金融稳定的压力。目前来看,跟随美联储加息的一些央行不得不对货币政策进行调整。一些投资者和央行人士担心,鉴于金融机构的关联度,即使只是市场恐慌,也可能触发更多银行或其他机构陷入困境,并在经济领域造成恶性循环。

  “硅谷银行关闭事件给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陈凤英表示,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应吸取教训,避免更大的金融风险:一是制定更谨慎的货币政策,努力维护宏观政策稳定性;二是银行等主要金融机构要有忧患意识,要有应对金融风险的心理准备和强大能力;三是世界主要经济体要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利用G20等国际多边合作平台,共同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贾平凡)

[ 责编:王蕾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