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锐评丨回答“现代化之问”的中国方案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国际锐评丨回答“现代化之问”的中国方案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2023-03-17 15:13

  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探索现代化道路的认识,回答了一系列的“现代化之问”,并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

  实现现代化,是国际社会的普遍追求。由于发展阶段和历史文化不同,不同国家对现代化的理解不尽相同。当前,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面对“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现代化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见解、给出方案,展现出世界第一大党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责任担当。

  怎样回答“现代化之问”?习近平提出5点主张: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要秉持独立自主原则,探索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要树立守正创新意识,保持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性;要弘扬立己达人精神,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要保持奋发有为姿态,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这些全面系统的阐释为人类推进现代化进程指明方向。

  “现代化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品’,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些生动的表述说明,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立足本国国情、具有本国特色,还要坚持共享机遇、共创未来。

  中国共产党是这样倡导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是这样实践的。2022年10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大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这次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再次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意义,强调“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新助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这三个“新”充分表明:中国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国际正义力量的壮大。

  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次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呼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国际舆论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是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给世界贡献的又一重要理念。塞浦路斯劳动人民进步党总书记斯特凡诺斯·斯蒂芬努认为,全球文明倡议有助于推动世界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减少冲突和对抗,通过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实现人类和谐相处。

  当前,个别西方国家仍在鼓噪“文明优越”“文明冲突”,宣扬唯我独尊、强施于人、推行资本主义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的所谓“普世价值”,这只会阻碍人类文明进步与现代化进程。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挖掘各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这些主张有助于推动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也有助于解决人类遇到的诸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探讨构建全球文明对话合作网络,这将为各国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新的平台。事实上,从举办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到首倡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再到努力把“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

  当人类再次站在时代的十字路口,政党作为引领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作出回答。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未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致力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现“大就要有大的样子”。

  (国际锐评评论员)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春到茶山采茶制茶忙

  • 云南石屏:“小豆腐”带动“大产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这是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错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章于北京时间23日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网站上刊登。
2023-03-23 15:20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新修订的《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2023-03-23 04:30
在基因塑造生命的过程中,有个隐秘而伟大的遗传“剪辑师”——次要剪接体。
2023-03-23 05:05
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积极扩大油气企业开发利用绿电规模。
2023-03-23 09:33
如今,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外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正在为生产生活插上“数字翅膀”。
2023-03-23 05:00
电解质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它是由食盐水经电解后产生的。
2023-03-23 09:36
天气、气候、水有何关系?人类今天为什么要关注天气气候水?中国气象局日前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报告(2022)》和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给出了答案。
2023-03-22 07:55
3月初,在贵阳贵安新区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现场,各类工程机械忙碌不停,场平工程已全面开启。项目一期将于今年9月投入试运行,预计未来5年还将陆续启用5000个标准机架、4万台服务器。
2023-03-22 07:50
三峡集团昨天发布消息,国内首艘500千瓦氢燃料电池动力工作船“三峡氢舟1号”在广东中山下水。“三峡氢舟1号”采用氢燃料电池和锂电池动力系统,将用于三峡库区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2023-03-22 09:35
至2月份,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511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162万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跨区送电完成11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8%;各省份送出电量合计269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023-03-22 09:32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3年4月7日发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黄山普通纪念币、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普通纪念币各一枚。
2023-03-22 09:27
世界睡眠日的目标就是提高公众对睡眠健康的认知,促进对睡眠障碍的预防、治疗和管理。
2023-03-21 06:40
春节刚过,江西省第一季度新开工的1234个项目集中启动,总投资近2万亿元的工程随即公布。江西全面掀起开工热潮——省级层面今年重点推进投资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共达3558个,总投资4.57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2023-03-21 06:35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日前在京启动。
2023-03-21 09:48
近年来,天津港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和港口自动驾驶示范区,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
2023-03-21 09:46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重任。
2023-03-21 06:45
这是3月3日在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花舟翅桐。谭运洪说,此次发现不仅为我国植物增添了新成员,也是以大花舟翅桐为代表的季雨林群落在我国被首次记录。下一步,保护区还将针对大花舟翅桐的种群分布、生境质量、保护现状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2023-03-20 09:32
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18日在京启动2023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其间公布了“2022年度气象现代化建设重大进展”。
2023-03-20 07:25
当我们遇到挫折时,依然能克服困难继续努力。研究人员还在发生“偏离期待”的情况后,马上人工刺激通往伏隔核的多巴胺神经回路,结果成功驱使了大鼠去克服困难。
2023-03-20 09:35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日前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绘制出了果蝇幼虫脑部的完整连接组,即包含所有神经元及其连接状况的线路图。
2023-03-20 09:4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