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来源:新华网2023-03-16 17:19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新华社记者

  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回顾历史,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并将继续创造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将给世界带来多方面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改写现代化世界版图

  当今世界,完成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总和不到10亿人。中国式现代化将实现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惊人一跃”,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这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

  中国的经济总量从1978年的3679亿元跃至2022年的121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除此之外,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中国令人叹服的经济发展成就正加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

  作为西方率先提出“全球化”概念的学者之一,英国知名社会学家阿尔布劳表示,从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可能是有史以来任何一个国家取得的最大进步”。

  中国式现代化还为现代化世界版图赋予了共同富裕的新底色。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在泰国泰中文化经济协会会长、前国会主席、前副总理颇钦·蓬拉军看来,重视人民福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大显著内涵。“中国在减贫、推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方面取得卓越成绩,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颇钦说,“这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发展模式,致力于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日子。”

  为世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近十年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经济近期克服了超预期挑战,保持增长动能,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和稳定器。

  柬埔寨贝尔泰国际大学资深教授约瑟夫·马修斯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世界各国的合作发展带来积极变化,推动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中国倡导互联互通、包容性发展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为促进地区增长和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即将迎来10周年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鲜明标识。2013年到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2.0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10年来,“一带一路”已经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促进世界共同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长期研究“一带一路”的斯里兰卡专家亚西鲁·拉纳拉贾以本国为例说,斯里兰卡长期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滞后,中国以各种方式帮助斯里兰卡修建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带动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发展。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先进技术优势,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这些技术将让沿线国家获益。

  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引领世界发展朝着更加全面均衡的方向演进。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助理所长陈刚指出,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指标,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蓝图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现代化,精神文明也应与之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其他国家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选项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开辟了一条属于中国但又具有世界意义的现代化道路,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回顾探索历程,独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团结奋斗……一个个现代化“关键词”浓缩着中国人民的发展智慧,给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重要启示。

  “虽然现代化的概念起源于西方,但放眼世界,很多国家走的现代化道路并不是全盘西化,而是在物质层面有所参考的同时,在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上保留自身特色。”陈刚说,“现代化从来就不是简单的西方化,中国式现代化为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行得通,就是因为它立足中国大地,植根中国文化,契合中国实际。

  “中国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是否正确,关键要看是否符合本国国情,是否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哈萨克斯坦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叶尔苏丹·然谢托夫说。

  肯尼亚国际问题学者卡文斯·阿德希尔不断思考中国发展的绿色动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与实践真正抓住了环境保护的本质,对推动人类未来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新西兰商学院院长黄伟雄认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弘扬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为更多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增添了信心。中国式现代化的每一步跨越都将产生世界性影响,将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发挥积极作用。”

  ……

  计利当计天下利。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不断以现代化的成就造福自己也惠及世界。

  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紧密相连。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中国式现代化将为全球发展繁荣带来更多机遇和启迪,中国携手世界将共同创造更大的人类发展奇迹。(执笔记者:王玉;参与记者:黎华玲、张继业、蔡蜀亚、李、吴长伟、车宏亮、宋宇、卢怀谦、杜鹃、许凤)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