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这个“奥库斯”,要开多少“恶劣先例”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要闻 > 正文

这个“奥库斯”,要开多少“恶劣先例”

来源:美联社2023-03-15 10:57

  在经过18个月的所谓“咨询期”后,美英澳三国核潜艇合作终于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

  当地时间1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加州圣迭戈海军基地会晤了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英国首相苏纳克,并公布了为澳方配备核潜艇的计划。

  根据三方会后声明,美国将于本世纪30年代初向澳方出售3艘美制“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后续或再追加出售2艘。

  三国还计划以美英技术为基础,合作研制一种新型核潜艇。

  美联社报道截图(题图从左至右依次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美国总统拜登和英国首相苏纳克)

  在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涉及的政治、法律和技术等多方面问题尚未解决,国际社会尚未找到各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之前,三国的逆流而动,无疑是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和亚太地区安全稳定大局的又一次公然挑衅。

  “满足美国喜好”的虚伪双标

  2021年9月,美英澳三国达成“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奥库斯)协议。作为其中核心内容,美英这两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将帮助澳大利亚海军建立核潜艇部队。

  自此以后,三国动作不断,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担忧和高度警惕。

  原因明摆着:美英澳核潜艇合作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的目的和宗旨,开创了NPT有核武器缔约国向无核武器缔约国输出核材料和核技术的恶劣先例,构成了严重核扩散风险。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核政策项目联合主任詹姆斯·阿克顿发表评论文章认为,美英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的做法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影响是消极和严重的,“开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先例”。

  在“奥库斯”协议达成后不久,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就在访美期间警告,此举将会促使其他国家效仿澳大利亚,进而引发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和相关法律问题。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在核领域具有权威影响的《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刊文警告,随着澳大利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核潜艇的无核武器国家,可以预见,“非常敏感的军事核技术未来几年将在宽松或没有国际保障的情况下发生扩散”。

  《原子科学家公报》杂志网站报道截图

  目前美英核潜艇使用的核燃料是93.5%丰度的武器级高浓铀。

  而根据现行的保障监督体系,国际原子能机构无法对美英供澳的核动力反应堆及其所需武器级核材料实施有效监管,无法保证相关核材料及核技术不被转用于发展核武器。

  中国军控与裁军协会与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去年7月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美英拟向澳转让的武器级核材料估计可用来制造多达64-80枚核武器。

  《危险的合谋:美英澳核潜艇合作的核扩散风险》报告封面

  虚伪的是,美英一方面扶持澳大利亚发展军用核技术,另一方面却对伊朗等国的核计划施以严格限制和打压。

  在伊核、朝核问题尚未解决的背景下,这种明目张胆的“双标”做法势必会导致相关问题更趋复杂。

  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看来,“奥库斯”协议暴露了华盛顿一贯的双重标准,再次表明美国“可以轻松地改变核不扩散机制,以满足自己的喜好”。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报道截图

  它们可能还要拉日本“入伙”

  美英澳核潜艇合作不仅大大增加了核扩散风险,还将不可避免地刺激地区军备竞赛,影响地区和平稳定。

  特别是,这对东盟在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直接冲击,因此首先遭到东盟国家的强烈反对。

  马来西亚战略分析专家班恩评论认为,“奥库斯”这个以美国为首的英语国家联盟无视亚太国家的意见,将自己置于多边约束和外部监督之上,“很难得到亚太地区的认同,最终会算盘落空”。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就连同为美国亚太盟友的新西兰,对澳大利亚发展核潜艇也不买账。

  新西兰时任总理阿德恩曾明确表示,该国将继续执行始于1985年的核动力舰艇禁令,决不允许澳核潜艇驶入新西兰附近海域。

  新西兰“最新消息”网站:“奥库斯”协议让新西兰人感到更不安全,因为这是一个带有前瞻性的联盟,旨在攻击“敌方”目标。而永远禁止澳大利亚核潜艇进入新西兰港口“将是一件好事”。

  更值得警惕的是,唯一遭受过核攻击且目前正因核污染水排海问题挨骂的日本,可能也会在美英澳的支持下浑水摸鱼。

  去年1月和今年1月,日本已先后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署了便于日本自卫队与两国军队共同训练的《互惠准入协定》。

  有分析认为,日本国会一旦通过这两份协定,将意味着日本在形式上加入了“奥库斯”协议。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截图

  而去年底,澳大利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马尔斯赴东京出席澳日“2+2”年度会议时曾公然表示,澳方希望日本通过双边方式或者通过日澳美三边机制被纳入“奥库斯”协议。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网站报道截图

  更有消息称,英国议会下院防务委员会正在探讨将“奥库斯”协议扩展到日本。

  针对英日的反常举动,英国工党的影子国防大臣希利接受美媒采访时认为,英国在亚太寻求盟友时如果涉及军事投入,应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妄称英国无所不能、无处不在,对我们的军队没好处”。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题图为希利)

  在中国推动下,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在日前结束的3月理事会上连续第七次以政府间讨论的形式审议了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

  中方代表在会上重申,美英澳核潜艇合作构成严重的核扩散风险,冲击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刺激军备竞赛,破坏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受到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和反对

  “中方敦促美英澳三国摒弃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忠实履行国际义务,多做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刘允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举行

  • 电影《731》拍摄历程特展在哈尔滨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创游”是一种将科技与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形式,不仅展示科技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还注重科技教育的普及和科技创新的体验
2025-09-17 10:23
此次大会将讨论通过“人与生物圈计划”及其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杭州战略行动计划,明确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目标和行动方案
2025-09-17 10:21
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空间探测器要“上天”进入预定轨道,运载火箭少不了。在“火箭家族”展台,长征一号至五号运载火箭模型笔直而立。
2025-09-17 10:20
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有一种强大的“分子地图绘制技术”——邻近标记技术。在癌症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需要足够强和足够多的“信号”才能发起攻击,但癌细胞表面的天然信号往往非常稀疏。
2025-09-17 10:18
当前,秋粮陆续进入成熟期。各地抓住最后的窗口期,落实落细各项增产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2025-09-17 09:32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