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国际社会呼吁彻查“北溪”管道事件(深度观察)
首页> 国际频道> 国际观察 > 正文

国际社会呼吁彻查“北溪”管道事件(深度观察)

来源:人民日报2023-03-02 10:36

  核心阅读

  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披露“北溪”管道爆炸事件细节后,近来又有更多报道和言论支持赫什的说法。多国人士表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必须进行客观公正调查,尽快还原事件真相,维护重大跨国基础设施安全,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安宁。

  近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及其后续调查情况举行会议。联合国负责政治事务的副秘书长罗斯玛丽·迪卡洛在发言中表示,不管该事件为何发生,其造成的后果已成为俄乌冲突所引发的诸多风险之一。

  “破坏‘北溪’管道的行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

  “北溪—1”管道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卢布明,再经德国境内两条管道连接起德国各地及其他欧洲国家天然气管网,是俄罗斯对欧洲主要输气管道。“北溪—2”管道与“北溪—1”基本平行,尚未投入使用。

  2022年9月底,“北溪—1”和“北溪—2”管道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海域的部分出现4处泄漏点。瑞典测量站曾在管道发生泄漏海域探测到强烈的水下爆炸,各方普遍认为这一事件系“蓄意破坏”。俄罗斯多次呼吁共同调查,但遭西方国家拒绝。

  日前,美国资深调查记者西摩·赫什在其博客文章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2022年6月,北约举行“波罗的海行动”年度军事演习期间,美国海军潜水员在“北溪”管道上安放了远程遥控炸弹。同年9月26日,挪威军机投下声呐浮标引爆炸弹,破坏了“北溪—1”和“北溪—2”4条管线中的3条。赫什是美国资深调查记者,曾报道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制造美莱村大屠杀,还曾曝光美军在伊拉克阿布格里卜监狱虐囚丑闻。

  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2月27日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是欧洲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首次遭到攻击,应该被视为恐怖袭击事件。匈方支持对事件进行全面、深入、系统和详细的调查,让国际社会了解真相。他表示,联合国应该成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调查的重要机制和平台。

  “破坏‘北溪’管道的性质十分严重。”意大利欧洲问题研究中心高级能源经济分析师、能源问题专家德莫斯特内斯·弗洛罗斯表示,管道的部分所有权属于多个欧盟国家,这不仅仅是针对俄罗斯的攻击行为。在政治上,“北溪”管道遭破坏意味着北约内部发生了矛盾冲突。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认为,赫什的调查报道意义重大。“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后果,包括德国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工业遭受巨大损失,欧洲能源价格飙升。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西方国家就“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向俄方撒谎。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斯卢茨基说,赫什的报道内容详实,应该成为独立国际调查的基础。俄罗斯《莫斯科晚报》网站的文章表示:“破坏‘北溪’管道的行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因为全球海底存在大量基础设施,开启这种先例十分危险。”

  “这是违反国际法的恐怖主义行为,应受到国际法庭审判”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希望向欧洲出售更多天然气,毫不掩饰地视“北溪”天然气管道为威胁,并将其视为北约扩大军事同盟和推进战略目标过程中的“绊脚石”,“美国用零和思维看待世界,将正常贸易军事化。”

  欧洲议会议员米克·华莱士表示,出于战略原因,美方一直想破坏俄欧在能源等方面的紧密联系。对“北溪”管道的破坏,就是为了彻底切断俄罗斯与德国等欧洲国家的经济联系。

  法国前国防部、内政部顾问阿兰·科尔维斯认为,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看,美国都是这次事件的主要受益者,“美国的目的是通过这次事件遏制德国,同时可以更好地拉拢欧洲国家”。

  欧洲议会议员古纳尔·贝克表示,破坏“北溪”管道是为了不让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西方国家根本无意公开调查天然气管道遭破坏事件。

  奥地利前外长卡琳·克奈斯尔表示,自2018年起,美国就下决心用各种方式让“北溪”天然气管道永远无法运营,选择炸毁管道的方式令人震惊。“这是违反国际法的恐怖主义行为,应受到国际法庭审判。”

  俄罗斯的美国政治问题分析师安德鲁·科里博克表示,美国高级官员早已公开威胁要破坏“北溪”管道。“北溪”管道被毁后,德国与俄罗斯互惠互利的战略合作受到严重影响,美国能源公司却能从对欧盟的高价能源出口中获得巨额利润,因此美国有充分动机破坏“北溪”管道。

  “事件的严重性前所未闻,美国应对披露的内容做出可信回应”

  对于赫什的披露,美国不少主流媒体视而不见。美国全美拉美裔记者协会创始人胡安·冈萨雷斯表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与国会对这件事情缺乏关注,“媒体似乎一点也不感兴趣,不想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美国国会也没有人就此提出质询”。

  加拿大《西部标准报》网站报道说,赫什发布调查报道后,鲜有北美媒体联系赫什跟进报道。赫什日前在接受该媒体专访时表示,在俄乌冲突中,美国政府毫不在乎德国和其他西欧国家利益,“美国在爆炸事件中的所作所为,可能反噬其团结北约的意图”。

  意大利独立记者马泰奥·格拉齐斯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被毁对地缘政治造成冲击,严重威胁国际秩序稳定,性质十分恶劣。如果赫什披露的内容属实,说明美国已经开始针对欧洲盟友展开攻击。“事件的严重性前所未闻,美国应对披露的内容做出可信回应。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份调查报告却遭到西方媒体的刻意忽略。”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相关破坏行为应该被定性为针对欧洲大陆至关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的恐怖主义行为,“有必要对此进行透明和彻底的调查,但西方国家十分消极,这无助于查明真相”。

  意大利新丝路促进会会长弗朗切斯科·马林焦表示,如果赫什的披露属实,这就是一次美国针对盟国的战争行为,是近期国际关系中令人十分震惊的一幕。国际社会应对此予以高度关注,并就此展开独立调查,查明管道遭破坏的原委并对外公布。“知情是一种权利,应该把这个权利还给国际社会,让人们知道现在都发生了什么。”

  杰弗里·萨克斯2月21日受邀向联合国安理会通报“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事件时表示,“北溪”管道遭破坏是“国际恐怖主义事件”,对和平构成威胁。安理会有责任找出肇事者以伸张国际正义,为受害者寻求补偿,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萨克斯说,美方声称赫什披露的内容“完全虚假”,却未提供任何证伪的信息,也未提供其他可信解释。“鉴于事件关乎全球安全,安理会应要求相关国家立即将调查结果提交安理会。”

  (本报华盛顿、伦敦、罗马、北京3月1日电 本报记者 李志伟 周卓斌 谢亚宏 张梦旭)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蛟龙”号在北极成功完成10余次载人深潜

  • 国庆中秋假期第三天 全国铁路客流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